王江艳,刁惠民
护理
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
王江艳,刁惠民*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颅脑损伤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以期为患者提供认知康复的护理方法。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认知康复训练。通过LOTCA认知功能评定量表、简易智能量表(MMSE)、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来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LOTCA、MMSE和MBI的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后的LOTCA、MMSE和MBI评分值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颅脑外伤患者的认知功能,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颅脑损伤;认知功能障碍;康复护理干预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创伤,在我国发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其造成的致残率及病死率给患者和家属造成极大痛苦,同时也给社会带来很大负担。颅脑外伤后即使存活,也常常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以认知功能障碍最为多见。脑部损伤的患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导致感觉、语言、记忆及思维方面障碍,从而影响认知功能。而相较于运动障碍,认知障碍对患者以后的生活影响更大。研究指出[1],70%~80%的脑外伤幸存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为脑外伤术后患者应用科学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生存能力及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对脑外伤患者的躯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报道较多,而对智能和认知方面的评估及强化训练的报道甚少。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2015年3月解放军第401医院神经外科病房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颅脑CT或MRI证实存在颅脑损伤且受伤时间<6个月;(2)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年龄20~60岁;(3)意识清醒,病情稳定;(4)既往无认知功能障碍及精神疾病史;(5)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调查的患者或家属。排除标准:(1)受伤时间≥6个月或没有明确颅脑外伤史;(2)无认知功能障碍者;(3)病情危重,意识不清者;(4)不配合此次干预者。其中男51例,女29例;年龄21~60岁,平均(45.4±10.1)岁;GCS评分9~12分,平均(10.0±1.0)分;受伤原因:车祸18例,外力打击11例,摔伤33例,高空坠落18例;文化层次:小学11例,初中30例,高中及其以上39例。按入院时间的先后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GCS、受伤原因、文化层次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以下认知康复护理干预措施。
1.2.1入院及术后护士及其家属对患者进行定时呼唤、并播放患者熟悉及喜爱的歌手演唱的歌曲或患者喜爱的影视插曲及背景音乐,同时护士指导家属对患者的肢体进行不定时的接触安抚。
1.2.2病情稳定后(1)饮食护理。合理安排饮食,提倡适量优质蛋白,给予高热量,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的食物。(2)心理护理。采取个性化心理干预措施,指导患者进行有意识的放松训练,缓解其不良心理,指导家属安慰、鼓励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康复心态。(3)认知强化。患者清醒时,护士指导患者进行数字、亲人、空间、时间、季节、物品、环境等的辨认,同时进行躯体部位及不同器具名称的识别。(4)言语训练。鼓励患者从简单发音开始。有意识的与患者进行字、词的认识表述及简单对话锻炼,鼓励患者自行表达诉求及意愿并视病情逐渐加大难度。(5)记忆训练。指导患者认人、回忆与其有关的往事、循序渐进地加大重要事件及亲友同事等的认知范围,必要时给予提示、纠正、赏识及肯定。(6)注意力训练。随着患者言语及认知记忆逐渐恢复及强化,要求与对话者思路、节奏、内容尽量一致。(7)思维能力。根据患者病情的恢复,对患者进行亲人关系、自然现象、空间概念、数字分类、是非辨别及自我认知等方面的训练。(8)感知能力。训练患者对事物的异同、范围限度、人际疏亲以及言行判断与扩展等的感知能力,并视伤情给予同步强化。(9)肢体功能锻炼。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借助按摩、肌肉拿捏等方法,以防僵化、失用性萎缩、血栓形成。(10)出院跟踪训练。定期随访患者的心理、认知功能的恢复情况;鼓励患者逐渐融入社会生活中。
1.3临床评价标准LOTCA量表是目前诊断和评定颅脑外伤后认知障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所有项目得分共计115分,得分越低提示认知功能损害越大;MMSE总分范围0~30分,正常与不正常的分界值与受教育程度有关:小学组20分、中学或以上组24分,分界值以下为有认知功能缺陷,以上为正常;MBI:>60分生活基本自理,41~60分日常生活需要帮助,21~40分日常生活明显依赖,≤20分日常生活完全依赖。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康复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智商恢复的影响观察组干预后的MMSE评分值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MMSE评分值的比较(±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MMSE评分值的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t P观察组 40 14.7±2.1 15.3±2.3* 5.631 0.000对照组 40 14.4±2.2 14.3±2.2 0.726 0.472
2.2康复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观察组干预后的LOTCA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LOTCA评分值的比较(±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LOTCA评分值的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t P观察组 40 26.4±7.4 31.2±4.7* 9.563 0.000对照组 40 24.3±6.0 24.4±5.9 1.778 0.083
2.3康复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能力评分较护理前出现显著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MBI评分值的比较(±s)
表3 两组干预前后MBI评分值的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t P观察组 40 47.5±6.8 51.7±4.8* 7.875 0.000对照组 40 45.7±5.9 45.8±5.9 0.552 0.584
认知功能是人体大脑高级机能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人们认识和知晓事物过程的总称[2]。认知障碍是颅脑外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指因各种外伤所致的脑功能障碍,大脑处理、储存、回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障碍[3]。目前临床上把认知障碍主要分成以下几类常见类型:知觉认识功能障碍或失认症、运用功能障碍或失用症、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等[4]。脑外伤的康复治疗最佳时间在6个月左右[5],为颅脑外伤患者应用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生存能力及生活质量。当前护理干预教育的重要性已得到广大护士的充分认识,在护理行为医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6]。随着临床神经心理学的发展,其研究成果被应用于认知障碍患者的评测与训练[7]。
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LOTCA和MMSE评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应用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颅脑损伤后,患者认知功能受损,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迟缓,且由于机体整体功能下降,仅仅普通的临床常规护理不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同样的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全面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的训练,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认知功能。研究表明大脑具有可塑性,可进行功能重塑,受损的神经细胞在外界环境刺激下能自行修复,重建神经通道,从而改善患者认知功能[8]。实际上一直强调脑外伤康复应急期介入,只要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特别是颅内压持续24 h稳定在2.7 kPa以内[9],没有神经系统进一步损害的征象即应介入康复。研究报道67%由交通事故导致脑损伤的患者中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脑损伤1年后20.3%患者患有认知障碍,明显高于普通人群14.4%的发病率[10],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其身心健康、家庭及工作、社会秩序等带来严重影响[11]。有研究支持混合机制[12],脑外伤脑组织损伤得越严重、部位越广泛越容易引起认知障碍,表现为患者在病程中出现智能、情感、记忆、人格改变等症状,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可逆的神经损伤不仅给患者本身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患者家属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3]。研究证实[14],使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提示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效果更佳。
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康复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一定的效果。颅脑外伤患者病情稳定期或者术后,应该循序渐进地进行肢体及生活能力训练,越早训练,恢复越好。脑外伤后患者机体处于极度脆弱的状态,对患者实施任何康复措施,必须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增加难度,且不可操之过急。文献指出[15],为患者应用系统护理模式,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王芹[16]探讨了系统护理干预对脑外伤术后恢复期患者的影响,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分优于对照组,提示系统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及推广价值。研究显示[17],颅脑外伤患者经过康复护理干预后,在出院后6个月较出院时的日常生活能力有着显著的提高。目前颅脑外伤发生率呈渐涨趋势,临床工作的繁忙与实施康复护理措施之间出现冲突,不能保证相关康复护理措施的实施,从而影响脑外伤患者的功能恢复,延长脑外伤患者康复时间。研究表明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和康复护理,对于改善残存功能、提高康复疗效、缩短康复疗程以及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十分重要,但是许多脑外伤患者会遗留终身的严重残疾,所以康复治疗和护理也是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18]。
综上所述,此次研究对颅脑损伤患者认知障碍、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制订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并通过康复训练进行系统的规范化护理,研究结果显示对颅脑外伤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这两个方面均较对照组有较多的医学和社会效益,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和康复中进一步应用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何敏.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外伤综合征患者康复的影响观察[J].中外医疗,2012,17(12):152-154.
[2]Prigatano G.Neuropsychological rehabilitation after brain injury [M].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6:29-50.
[3]张雪丽,刘小平.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外伤后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7(8):123.
[4]张善纲,范建中,郁可,等.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中文应用软件的研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2(4):287-289.
[5]张小年,张皓,山磊,等.不同病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1):902-904.
[6]江基尧,朱减.现代颅脑损伤学[M].上海:第二军医出版社,1999:387.
[7]谢欲晓.认知康复的新领域:认知神经心理康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1):5.
[8]俸献珠.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1,26(17):94-96.
[9]李鲜,梁炳卉,李亚茜,等.脑外伤早期康复介入时间与疗效分析[J].中华现代理杂志,2008,14(21):3168-3169.
[10]Deb S,Lyons I,Koutzoukis C,et al.Rate of psychiatric illness 1 year after traumaci brain injury[J].Am J Psychiatry,1999,156(3):374.
[11]罗前颖,李凤英,罗美妮.颅脑外伤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28(4):692.
[12]伊琦忠,王俊英,陈强,等.司法鉴定中不同程度颅脑外伤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对照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5,31(6):430.
[13]徐慧英,李爱萍.创伤性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5):489-491.
[14]解飞,董玉贵,杨春丽,等.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效果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4,10(1):131.
[15]沈高英.护理对外科术后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2,08(06):964-965.
[16]王芹.护理干预对脑外伤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观察[J].医学信息,2014,05(27):292.
[17]鄢杰.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1,30(20):152.
[18]朱静,范建中,张善刚,等.计算机训练与人工训练对脑损伤患者自我认知障碍康复的比较[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1):34-36.
[2015-07-21收稿,2015-08-19修回][本文编辑:吴蓉]
Influence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cognitive impairment of craniocerebral injury
patients
WANG Jiang-yan①,Diao Huimin.①
Nursing School,Qingdao University,Qingdao,Shandong 26607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h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cognitive impairment of craniocerebral injury patients so as to provide 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for patients.Methods Eighty cases of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neurosurgery routine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based on the the control group,and nursing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y LOTCA,MMSE and MBI.Results The LOTCA,MMSE and MBI score valu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1);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LOTCA,MMSE and MBI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before intervention(P<0.01).Conclusio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cognitiv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trauma,greatly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and can be used widely in clinical nursing.
[Key words]Craniocerebral injury;Cognitive impairment;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中图分类号]R473.6:R651.1+5
[文献标志码]A
[作者单位]266071山东青岛,青岛大学护理学院(王江艳);解放军401医院人力资源办(刁惠民)
[通讯作者]刁惠民,Email:diaohm0618@163.com
DOI:10.14172/j.issn1671-4008.2016.0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