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和处理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关系问题探论

2016-05-28 13:18赵晓娥
理论导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多元文化

赵晓娥

摘要:节日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示方式。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不断与西方节日文化相互交织、碰撞、融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适应多元文化交流发展的态势,本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西方节日文化的关系,不断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走向世界。

关键词:多元文化;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西方节日文化;交融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6)05-0081-04

节日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示方式,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民族文化,同时也是一种民族风俗和民族习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与世界各国全方位的文化交流对接过程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不断与西方节日文化相互交织、碰撞与融合,实现了历史嬗变与现实重建。与此同时,在如何看待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交流碰撞现状,乃至如何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两者关系等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很有必要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推进文化强国战略实践,进一步深化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一、传统节日文化在新中国的曲折发展

在中国数千年积淀的传统文化中,节日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作为对我国人民生产生活状态的一种反映,已深深融入整个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特殊符号,它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由节日衍生出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受经济、政治、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经历了长久的积淀和不断的演变。在新中国成立后,传统节日文化于波折中得到传承与创新。

1建国初期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建。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即着手推进先进文化的建设,在对待传统文化,“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1]思想的指导下,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出现了诸多显著变化。在这一阶段,我们党提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传统文化形式进行利用并加以改造。同时,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因此,建国初期的节日文化呈现出继承性、政治性、现代化等鲜明特征。许多传统节日保留了建国前的特色,比如: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赏灯,二月二青龙节炒黄豆,清明节踏青祭祖,端午节食粽插艾,中秋团圆赏月吃月饼,重阳节登山赶庙会等。这些节日风俗寄托了大众对于生活的美好愿望,得以继承和保留。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某些带有浓厚封建迷信色彩的节日习俗被予以革除,如超度亡魂的中元节。在节日创新层面,“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一系列国内外纪念日在这一时期被定为法定节日。在这一时期,新旧节日得以创设和继承,新的节日文化体系初步构建。

2传统节日遭到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人民日报》发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文章,明确提出“要彻底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十年浩劫中,所有传统的东西一概被否定,传统文化遭到了严重的摧残和打击,传统的节庆、婚庆、丧葬习俗被大规模的社会运动所破坏。如最具传统代表性的春节就被当作“四旧”打倒,许多地方的造反派组织联合发出“破除旧风俗,春节不休假,开展群众性夺权斗争”的倡议书,正月里的社戏、娱乐活动全部被禁止,民间欢庆春节的传统活动和仪式 ,如扎花灯、舞龙、耍狮子等,也被取消,代之以革命样板戏。一系列“破四旧”的做法极大地破坏了传统节日文化的完整性,甚至使一些节日礼俗和风俗由此而失传,除了清明节外,几乎所有的传统节日都被取缔,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文化本能趋向淡漠。

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节日文化。20世纪70年代末,我们党重新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施拨乱反正,传统节日文化逐渐得到了恢复和肯定。1979年1月,《人民日报》发表了《为什么春节不放假?》和《让农民过个“安定年”》的两篇文章,表明了政府对春节休假制度的态度,传统节日逐步回归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党和政府不断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2005年,中宣部、文明办、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要求各地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充分展现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2006年,《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6个传统节日列入名录。2007年《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明确规定: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设定为国家法定假日,传统节日休假制度化使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发展更具有了法制保障。

二、中西方节日文化在我国的交融与碰撞

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一样,西方节日文化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方世界民族心理、道德伦理、价值取向、精神气质和审美情趣的体现。自19世纪起,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就已由国外传教士引入中国,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始终未得到广泛传播。伴随改革开放,西方节日开始逐步进入中国社会,且影响范围越来越大、影响程度越来越深。由此,中西方两种节日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也日趋严重。

1西方节日文化在我国的渐进和拓展。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得以恢复,在整个节日文化价值体系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同时,在经历了长时间自我封闭和禁锢后,国门重新向世界敞开,各种西方文化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其中包括西方节日文化。大众在改革开放初期对西方节日的认识主要局限于表面认知,对这些节日特定的仪式及活动方式有了初步印象。例如,人们开始知道圣诞节唱圣诞歌,情人节送玫瑰,感恩节吃火鸡等西方节日习俗,但极少有人关注其真正的内涵和意义。

随着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在西方的“文化营销”和媒介、商家的推波助澜下,西方节日在我国迅速传播乃至流行。一方面,西方国家凭借其经济优势,试图垄断发展中国家文化市场,乃至改变其国民的风俗习惯,节日文化的输入便是具体表现。另一方面,媒介和商家为了迎合受众心理,不断为西方节日贴上“快乐”“消费”“狂欢”等标签,使其为广大受众特别是年轻人所接受。自上世纪90年代起,每年圣诞节、情人节,商家的各种广告和宣传活动就会铺天盖地,商场和街面充斥着与西方节日有关的商品和服务,西餐厅也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

当前,“70”“80”“90”后已逐步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从小吃麦当劳、喝可乐、过圣诞节,上英语课,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使得西方节日成为中国新一代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年轻人乃至中年人,他们在圣诞节结伴去狂欢,在母亲节、父亲节为亲人送上礼物,在愚人节与朋友开玩笑。西方节日在某种程度上真正融入了中国当代社会,也契合了年轻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释放压力的情绪要求。2010年,中国首家开展民意测验和社会调查的专业机构——中国社会调查所进行了“公众过圣诞节状况”的调查,该项调查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深圳等多个城市展开。电话访问了2000名公众,结果显示:九成受访者表示“过圣诞节就像过元旦和春节一样”。可见,过主要西方节日已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习惯。

2西方节日文化的特点。在世界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分属不同的文化体系,产生于欧洲的西方文化在商品经济的作用下,辅以宗教的巨大力量,具有开放与外向的特征。而由此衍生出的西方节日文化则带有明显的宗教性、娱乐性与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

一是宗教性。对于西方节日文化自身而言,宗教性是其最重要的特质。与强调世俗性及泛神性的中国传统节日相比,西方节日具有极强的宗教性特征,它们的起源、发展和传播多与宗教有关,如圣诞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酥基督诞生的节日,复活节是为纪念基督教的创始人耶酥复活的节日,万圣节是按照基督教的习惯纪念所有圣徒的节日等。

二是娱乐性。西方节日进入中国后,宗教性的表达有所衰减,它之所以被大众所接受,更多的是基于其娱乐性与大众性。现代中国的青年人更加开放,倾向于追逐时尚、新颖的节日文化。在精心包装下,西方节日文化表现出更多的娱乐形式,与东方传统节日的严肃庄重相比起来,西方节日显得更加轻松有趣,这大大满足了年轻人的快乐原则。不管是情人节的浪漫基调、红色玫瑰、诱人巧克力,还是圣诞节中的欢愉气氛、神秘礼物,都体现了西方节日“娱乐”与“狂欢”的特色。

三是推崇个人主义。相比强调集体、大局的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表现出对“人性”“自然”的推崇,更加热衷于挖掘个体的价值,追求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以中西“情人节”作比较,中国的“七夕节”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后随着牛郎织女故事的融入,该节日又演变为对美好爱情传说的追忆。而西方的情人节则是借助于节日这个载体来实现对个人情感的表达,突出了现代人文主义和浪漫色彩。

3中西方节日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今的中国更加开放和包容,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中外文化不可避免地展开了大交流、大碰撞。在此过程中,西方节日来势迅猛,我国传统的节日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从政府到民间,对于如何处理中西节日文化存在多种观点。

当前,一部分人认为应当“全盘西化”。他们认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是先进文化的代表,较之中国传统文化,西方节日文化具有先天的优越性。他们“买洋货”“过洋节”以崇拜西方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为荣。与此观点相对,也有很多人士认为对西方节日的盲目崇拜,是“国人在文化上陷入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其根本原因是“中国文化的主位性缺失和主体性沉沦”。如2006年,北京大学等高校及科研单位的十位博士联名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号召抵制圣诞节。又如某市教育局发文,要求各学校“不在校园内举行任何与圣诞有关的活动”,某高校在平安夜,组织学生观看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片,并对过圣诞节的学生给予处分。部分高校、学生抵制圣诞节的事件被媒体披露后,受到广泛关注,其后相关话题被引入论坛、微博等公共讨论媒介,并引发如何处理好中国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关系的大讨论。

此外,持折中观点的人认为,过西方节日与坚持中国传统文化不相矛盾,庆祝不同的节日可以增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丰富大众的日常生活,增加生活情趣,他们认为这也是中国融入世界的表现。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的关系

面对当今多元文化交流融合不断壮大的形势,正确认识和处理包括中西方节日文化在内的中外文化关系,对国外文化本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至力于推动文化强国战略之落实,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2]在中西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我们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对于西方节日文化在国内的传播,必须积极加以引导,建设以我为主、兼容并包的节日文化体系。

1始终坚持导向性和民族性。价值观引领文化发展方向,它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标志性特征渗透在文化的各个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指明了新时期下我国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建设必须树立全球视野,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原则。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民族之根,它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于家庭、社会乃至国家凝聚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必须认识到文化的发展进步是一个全面、持久、深刻的演进过程,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以发展的视角看待不同的事物,西方节日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不应被视为洪水猛兽,我们可以充分借鉴其精华,为我所用。

2深入保护、发掘与创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保护是文化长久存在的根基,改革与创新是文化兴盛的源泉,在积极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发掘与创新的力度是实现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繁荣的有效途径。要看到在我国,西方节日从形式到内涵已悄然发生变化,更多地成为“消费”“娱乐”“时尚”活动的载体,从而被越来越多的大众特别是年轻人所接受。与此相应,我国政府和大众传媒必须双管齐下,通过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综合价值,提高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开发利用效率,唤醒大众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和认可。例如,在各界的努力下,通过对传统“七夕”的内涵发掘,利用新闻策划和宣传活动等多种形式,成功将其包装为“中国情人节”,迅速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喜爱。目前,类似七夕节的成功案例还不多,为此,面对咄咄逼人的西方节日文化,必须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媒介有机结合起来,重视微信、微博、论坛等全新社交媒介的巨大影响力,利用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使其成为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阵地。

3重视构建节日文化产业体系。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文化产业的繁荣,节日经济、节日文化的兴起与经济的成长密不可分。2014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比同期GDP增速高51个百分点,对整体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日趋明显。当前,要更加重视节日文化体系的构建,注重掌握和运用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努力实现传统商业与文化产业的深度结合。在这一过程中,要努力实现国家、市场、企业和消费者的和谐统一:国家应当继续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我国传统文化相关产业,营造良好的节日市场环境,通过规则的制定,引导商家认识到不仅通过西方节日能否实现经济利润,通过发掘开发中国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同样可以实现丰厚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要通过宣传、引导,使消费者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最终形成植根于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四位一体”的商业体系。

4让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经之路就是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正确的价值导向是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现,葛剑雄教授曾指出,“今天,当我们在考虑中国的文化如何能够走向世界时,必须加强对自己文化的自信。也只有当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有充分的自信了,才能够理性、稳步、踏实地走向世界。”[3]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良好的文化交流关系,先后与145个国家签订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近800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全方位的对外文化交流的新格局已经形成。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在经济“走出去”的同时,我们应当致力于让世界更多的人群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参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活动。可以通过从政府到民间的系列活动,让其他国家人民感知到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进而形成一定的节日文化认同感,使中国传统节日成为中国与世界分享的共同节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既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是立足本国、面向世界,将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的重要途径。5切实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当前,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西方节日文化的博弈过程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应当引起重视。年轻一代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史知识不甚了解,缺乏人文素质的“传统文盲”越来越多。对于西方节日,青少年又太过注重其形式,不了解其内涵,因过节而过节,盲目地追求。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通过一以贯之的教育引导来实现,首先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紧培养一支谙熟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责任心强又贴近时代脉搏的国学教师;其次,要把中西节日文化的精华融入课堂教学中和课外文娱活动中,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增强青少年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感。此外,可以在电视节目上推出一些关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专题讲座;在博物馆陈列各民族欢度传统节日的照片和宣传视频;在图书馆里设置节日文化图书专栏等等。只有不断探寻传统文化教育的客观规律,才能真正找到出一条可持续、有效果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新途径。

费孝通先生曾指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4]在多元文化并存、交融碰撞日趋加剧的当今时代,只有提高大众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增强青少年的传统文化自觉,才能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挑战而不乱,才能构建好我国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从而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与时俱进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707-708.

[2]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Z].2014-02-17.

[3]葛剑雄.“复旦人文智慧课堂”的演讲[N].解放日报,2014-09-06.

[4]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群言出版社 ,2005:256.

【责任编辑:黎峰】

猜你喜欢
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素质教育探索与课程的实践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多元文化背景的艺术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略论
多元文化背景下音乐教育的意义和挑战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民歌之功能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