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切实推进高校考风考纪建设

2016-05-28 17:25倪晗栗磊
考试周刊 2016年32期
关键词:建设措施

倪晗 栗磊

摘 要: 考风考纪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通过认真研究考风考纪建设的现状与规律,探索新的体制和机制,通过多渠道共同努力,综合治理,推动考风考纪建设的根本转变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校考风建设 考纪建设 建设措施

1.引言

考试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近年来,考试的规模、类型、数量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学生、家长对考试的关注度和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复杂。加强考风考纪建设,是促进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的需要;是增强诚信意识,加强学生诚信教育的需要;是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是高校生存与发展、提高高校社会声誉的需要[1],[2]。

2.高校考风考纪现状

近年来,高校考风考纪建设面临严峻考验,考试作弊问题日趋严重,使社会风气、学习风气受到严重侵蚀[3]。作弊现象普遍化,大学生考试违纪行为屡禁不止,参与人数、规模、范围越来越大。作弊形式手段逐渐多元化、作弊形式多样化,花样层出不穷。考试管理制度执行不严,在处理作弊学生时手下留情,处罚力度不够。考试占座现象严重,为作弊创造有利条件。欠缺思想认识,对待学习、考试态度消极。贿赂老师、替考现象日趋严重,且有蔓延之势。

3.考风考纪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考风考纪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分为客观、主观原因两个方面。

从客观方面讲,主要有:(1)社会大环境方面,社会诚信缺失、歪风邪气逐步渗入高校校园中,逐渐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侵蚀了内在灵魂。(2)诚信教育方面,强调在教学、管理、服务等领域体现诚信,却未在培养目标中被专门要求[4]。(3)任课教师方面,责任缺失,部分教师只教书不育人,过度强调个人利益,忽视考试评价作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评价方法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单一,教师诚信缺失的不良示范等使学生不能发挥学习的积极效应。(4)监考教师方面,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对监考工作不重视、责任心不强,不敢认真监考,同情学生,缺乏有效培训、监管等,无形中助长了学生违纪作弊现象的发生。(5)考试管理方面,考试规模不断扩大,考试制度不合理、存在漏洞,学校、有关部门及具体执行人认识不到位、各自为政,硬件设施配套滞后,学风、教风建设滞后等致使考风建设实效性不强。(6)生源质量整体下滑,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等使得部分学生只能通过违反考风考纪通过考试,严重影响考风建设。

从主观方面讲,大学生易受依赖、投机、冒险、功利、虚荣、自从、讲义气、不平衡等心理因素影响,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学习效果不理想,学习动机和目的不够明确,学生诚信意识不足,纪律观念淡薄,面对诸多课程考试,在成绩利益诱惑下不能自持而选择考试作弊。

4.多措并举,加强高校考风考纪建设

考风考纪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从抓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支持服务体系的完善入手,立德树人、以学为本、疏管并重,总结起来就是:抓源头、筑通衢、勤治理。抓源头实质上就是要从教与学两方面入手,深化培养模式改革,推进课程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创新课程考核方式,推进诚信化考试进程。筑通衢就是用制度、规矩、规范筑起牢固的堤坝,使考试、考风形成有显著边界约束限制的、顺畅的、可持续推进的良性机制。勤治理就是需要在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加强管理制度、手段的调整与改革,持之以恒。

(1)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在加强考风考纪建设的过程中,学校领导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核心推动力,要形成一套适合学校实际、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和激发学生兴趣的良性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提高思想认识,推动考试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2)强化诚信教育,树立诚信意识。第一,加强教育引导,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以考试诚信教育为切入点,激发自律意识,由他律走向自律,推进诚信化考试建设进程,促进考试风气的根本好转。第二,营造诚信环境,加强活动引导,思想引领行动,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学校一方面要帮助在校大学生充分认识诚信及践行诚信的重要意义,积极聘请校内外专家开展诚信专题讲座,提前打消学生考试作弊念头。另一方面要加大诚信考试宣传力度,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考试作弊是一种无法容忍的行为,从而把作弊等不良思想消灭在萌芽状态。第三,重视诚信教育,塑造诚信品格,将诚信教育常规化,学校要力争将诚信教育纳入培养方案、进书本、进课堂,坚持对学生诚信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强化对违纪学生的后续教育和转化。第四,鼓励自我管理,学校要充分调动各级学生组织和优秀学生榜样的积极性,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第五,建立诚信档案,学校可以组织成立专门的在校学生诚信档案领导小组,由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组成,制定详尽的诚信档案。第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引导,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化诚信意识,增强诚信行为。

(3)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树立育人意识。第一,加强师德建设,提高育人能力,通过健全制度,构建教风建设长效机制,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与积极性。第二,规范教学行为,强化教学考核,鼓励教师认真做好各教学环节;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加强教材建设,适应教学形势发展;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第三,加强学风建设宣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的学习理念,创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第四,加强过程管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重视班风建设,鼓励自我管理,规范学术管理,严肃处理学术造假。

(4)加强制度建设,树立制度意识。打造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建立规章制度,推进考试工作的依法组织与管理,是建设优良考风考纪的关键。第一,落实管理制度依据,依法治考,要在国家法律、政策的范围之内,以严谨的、严肃的态度制定管理制度。第二,完善考试管理制度,加强引导,考试的每个环节都应有科学、严谨的规定,让执行者每步都有章可循,确保考试管理无漏洞,对所有参与考试的人员给予规范和指导。第三,落实管理主体责任,确保质量,通过完善考务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各级考试组织、成员的权利责任关系,使考试运行呈现有序状态,确保考试质量。第四,加强考试制度宣传,惩前毖后,严格执行考试制度,从严治考。第五,建立健全巡视制度,完善监督机制,要形成多级巡考制度,规范考试行为,建立健全考试总结与违纪通报机制。

(5)加强考试管理,时刻保持考风建设意识。第一,加强考试组织,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考试动员,落实考试工作任务;推动两级考试管理体系,落实考风建设责任制。第二,加强监考选聘,建立考核机制,探索建立专职监考队伍;重视考前培训工作,严格实行培训上岗制度;注重监考方法,做到科学监考;加强监督和考核。第三,加强考试过程管理,规范考试流程,促进考风建设;转变考试评价理念,培养综合素质;鼓励改革考试内容与形式,推进无纸化考试,缓解学业压力;规范考试命题,推进试题库建设,保障试卷安全;重视补考管理,塑造严谨考风;加强信息化建设,创新考试管理手段;加强考试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第四,增加违纪成本,以高代价遏制违纪;多渠道控制作弊源头,以技术手段增强监督有效性。

(6)发挥考试效能,树立联动意识。第一,以考试促教风学风建设,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深入进行试卷分析,促进教风严谨;积极采取激励措施,促进教风学风向上。第二,将考试与教、学紧密结合,把考试工作融入教学过程中进行设计、管理、监控,形成教、学、考联动机制,抓教风促学风、抓学风促考风、抓考风促教风学风,达到良性循环。

(7)加强统筹协调,树立全局意识。加强考风考纪建设,需要全校各部门以做好本职工作为基础,统一认识,通力协作。加大考试经费投入,加大考试硬件建设力度,推动网络考试模式建设,加强后勤保障工作,做好考试应急预案,努力为学生提供风清气正的考试环境,推进考试公平。

5.结语

抓好考风考纪建设,既是学校教育教学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只有认真研究考风建设的规律,探索新的体制和机制,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诚信教育、加强学风教风建设、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考试管理、加强统筹协调等多渠道共同努力,上下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内外兼治,持之以恒,才能推动考风考纪建设的根本转变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栗磊.完善高校考试管理加强考风考纪建设[J].考试周刊,2016(7):3-4.

[2]文学运等.新建本科院校加强考风建设探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1):125-128.

[3]孙天罡,张明君,张莉,施雯.浅析上机考试在期末考核中的优势与实际应用[J].考试周刊,2014(38):4-5.

[4]阎秋凤.以诚信促考风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5(1):107-110.

基金项目:

(1)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石油石化类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考核模式研究与实践(JG2014010641)

(2)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核心课程考核评价机制研究与实践(14Z015)

猜你喜欢
建设措施
加强节水型生态灌区建设探析
医院政工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工会管理的强化举措与信息化建设
高校办公室凝聚力建设探讨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雇主品牌建设 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探析
浅析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措施
重庆渝东南城镇化建设措施思考
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独立学院财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文化强国背景下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方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