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政治教学要体现应有的学科特色和教师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全面提升学生政治素养,这就需要关注在教学中教什么。笔者认为高中政治教学应教感悟,教历史,教时政,教阅读,教思维。
【关键词】感悟 历史 时政 阅读 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58-02
根据工作体会,我认为要激发同学们学习政治的热情,展示政治学科的魅力和教师的专业特色,发挥好高中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感悟
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的共鸣、交流和引领,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是照本宣科,人云亦云,便很难触动学生心灵。这要求教师对课本上的理论、社会中的现实多观察、多思考、多感悟,并且把自己的感悟与学生进行交流,在授课过程中陶冶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
例如我在讲授经济生活中财政的作用中“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时,结合自身的一些经历谈了社会保障中农村合作医疗给普通老百姓带来的影响,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到祖国的富强、国家财政的现实意义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学们听了之后都深有感触。
二、教历史
“六经皆史”,“欲知大道,必先知史”,我国古人很早就知道这些道理。通过与历史结合,让学生知道理论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习的趣味。这需要高中政治教师对经济史、政治史、哲学史、艺术史、中共党史等知识有系统的了解,在授课过程中能从专业知识体系的角度去进行分析和拓展。例如当我讲授价值规律时,我为学生引入了西方经济史中的亚当﹒斯密关于“价值”的两种含义的划分及水-钻石悖论的事例、大卫﹒李嘉图的劳动成本价值论以及边际效益理论的有关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了学生对价值规律的理解。
三、教时政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性质规定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学校其他各项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教师在政治课教学中要经常结合时事政策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加深学生对政治理论的理解支持。例如在复习经济生活的知识时,我及时引进了“供给侧改革”的相关时政材料,同时结合新高考改革,把经济上的“供给侧改革”同文化教育上的“供给侧改革”相结合,增强了同学们的时政分析能力,提高了同学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教阅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过程与方法”的重视是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之一,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更要重视方法的渗透。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我觉得应该对阅读方法加以充分重视。
高中政治是一门文科性质的科目,文本阅读能力是基本功。我在授课或讲解习题时,经常有意识渗透语文阅读训练的方法。如让学生归纳材料的主题,给材料分层,寻找关键词,分析材料的引申义,甚至推测作者的态度。遇到一段材料,我不是直接点出主题和有关理论,而是先让同学们理清材料的脉络,找出核心概念,分析该段材料是“提出问题”还是“给出措施”,并思考理由是什么,寻找理论和现实的结合点。
五、教思维
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总目标规定学生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与时俱进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主要体现的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考察。
思维主要表现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顿悟等等思维形式。逻辑思维的具体表现是概念、命题和推理。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我们在授课时要加强对概念教学的重视。可以通过概念的分类比较辨析,让学生了解概念的具体内涵和外延。如讲解文化的作用时,我采取这样的一种形式让学生明白文化的作用所包含的内容:文化的作用=文化的精神力量=﹛1.文化的性质=(先进+落后)+2.文化对社会的作用=(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综合国力)+3.文化对个人的作用=(来源+特点+表现+塑造人生)﹜。
在命题和推理方面,我模仿斯宾诺莎《伦理学》中的几何化结构形式,总结了每个知识点的命题,然后又做了一些推论,增强了理论的应用范围。如在讲授我国的外交政策时,我把知识整理为:
命题十二: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证明:必要性(主权国家的权利义务,国家利益,国际形势等)+意义(国内+世界)
推论一:我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其它国家主导国际局势,自己也不主导不称霸,走和平发展道路,做负责任的大国。
推论二:我国不与任何国家结盟,但愿意在求同存异基础上发展战略伙伴关系。
参考文献:
[1]哈里·兰德雷斯,大卫·C·柯南德尔,经济思想史[M],周文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3.
[2]斯宾诺莎,伦理学[M],贺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1.
作者简介:
王立贺(1980.6-),男,汉族,河南省舞钢市人,硕士研究生,中教一级,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