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坤
摘 要:筷子是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在人类的历史文化中,筷子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同时,在不同时代,其功能和形式也不同。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在被文明塑造着。通过探讨中日两国的筷子文化,进一步思考了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筷子;饮食文化;中日文化;历史差异
中图分类号:J528.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09.028
1 筷子传承的历史差异
在所有食器中,筷子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在远古时代,人们用火烤制、蒸煮食物之后,为了方便地将烧熟的食物放入口中,就需借助一种器物,比如树枝和竹枝夹取食物,这种器物便是筷子的雏形。我们知道,中国早在先秦时代就普遍使用刀叉。当时的叉子齿分两个方向,很有趣,并且那时实行的是分餐制,一人一盘,这与西方国家相似。据考察,出土的筷子大多是铜制的,因为铜可以保存很久,但也有铁制、锡制、木制的。
随着食物的精细化,使用叉子越来越不方便。相传最古老的筷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殷王朝,在殷墟中曾经出土过青铜制的筷子。
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唏。”也就是说,我国至少在3 000多年前便有了精制的象牙筷子。在出土的筷子中,其制作材料除了有象牙、金属外,还有木头、竹子、玉石等,并且其多呈圆柱形。在古代,世界上以筷子为日常餐具的国家除了中国外还有日本。
在公元3世纪,即日本的弥生时代,筷子开始从中国传入日本。最初,筷子在日本只是作为一种祭祀用的祭器,供奉神明时使用。后来,日本天皇也可以使用。
据说,最初将筷子作为一种食器使用的是日本人所熟知的圣德太子。有一次,圣德太子派遣使节访问中国,日本使节在宴会上看到王朝的人用筷子进食,感到十分震惊,回国后便将此事报告给圣德太子。自此,日本为了招待中国使节,就开始学习烹饪方便用筷子食用的食物,日本宫廷也开始实行“箸食制度”。渐渐的,到了公元8世纪的日本奈良时代,筷子正式为普通百姓所使用。这标志着日本从粗狂的“手食” 演变到了文明的“箸食”。
在日语中,筷子写作“箸”,日语读音为“はし”。之所以读成“はし”,一种说法是取自“将食物与人连在一起的桥梁”之意。日本“箸”的名称自然借用了我国筷子的古称。日本“箸”起源于中国,后传到日本、朝鲜、韩国和越南等地。另外,在日本文献中记载有“唐箸(からはし)”之类的词,并被广泛使用,延续至今。
2 筷子的外形对比
从设计外形来看,中国的筷子较长,大约为30 cm左右,日本的筷子较短,为中国筷子的2/3;日本的筷子大都是圆锥形的,夹物的部分较尖细,中国的筷子则多为圆柱形,夹物的部分没那么尖细。
日本的筷子之所以较短,据说是因为日本古时就实行分餐制,宴会、家居每人一盘饭食,置于面前,筷子虽短,但绝不碍事。同时,与中国的筷子相比,日本的筷子要轻很多,夹取食物时,并没有强烈的负重感。而在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有这样一种说法——筷子的质量象征着整个家族的发展。筷子的轻重俨然被赋予了一种超越实用价值本身的精神物质。
3 筷子的礼仪对比
中日两国都是礼仪之邦。但是,两国的餐桌礼仪有所不同,最大的不同点在于:①在中国古代,餐桌上使用的是筷子和汤匙;而日本只用筷子。②在中国餐桌上,分配食物时不使用公用筷,主人用自己的筷子给客人夹菜;而在日本,招待客人时通常使用的是公用筷——在日本,只用自己的筷子夹菜给家人和好友。
在日本,筷子的顶端对着对方是失礼的。筷子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但为什么在摆放方式上有如此大的区别呢?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当时的日本对中国文化无比尊敬与崇拜,不断地派使节来中国访问学习,希望能够拉近与中国的距离。在中国古代,是不是也将筷子横着摆放呢?根据日本原版书張競的《中華料理の文化史》(ちくま新書)的论述,在中国古代,筷子是横着摆放的。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唐代绘画和敦煌壁画中描写宴会场景的创作中看到横着摆放筷子的细节。至唐代以来,筷子都是横摆的;但到了宋代,出现了竖摆筷子的习惯;后来到了元代,竖摆筷子已经变成了一种风俗传承下来。
4 结束语
在古代,日本不断地向强盛的中国学习,比如汉字、筷子等均被直接拿过去用,中国也将日本当作门生,毫无保留地向日本教授技术和文化。直至现在,两国同是亚洲强国,虽然在行为和习惯上存在差异,但这并不影响中日两国的友好往来。只有求同存异,将“和”的精神融于友好往来中,才能实现两国的共同发展。随着全球共融的不断推进,各国经济往来、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在饮食上使用筷子进餐的人越来越多,而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将筷子当作餐具的优点和作用。筷子文化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延绵不断。
参考文献
[1]一色八郎.箸の文化史[M].东京:お茶の水書房,1993.
[2]万建中.中国民间禁忌风俗[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3]蓝翔,王剑勤.古今中外筷箸大观[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2003.
[4]秦明吾.中日习俗文化比较[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
〔编辑:刘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