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丁玲
一个故事,讲述26年
□ 李丁玲
1990年至2016年,整整26年。安庆石化人一直在讲述着一个关于好人的故事……
安庆石化党委以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主题的“讲奉献十件好事”评选活动已经持续26年。这些由员工自己推荐、自己投票选出的“草根明星”,成为安庆石化人的最美诗篇。
□ 安庆石化“讲奉献十件好事”评选活动已持续26年。安庆石化 供图
“看,社区管理部刘圣高的票数已经冲到3240票了,太厉害了!”
“他十几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的老母亲,能做到这样,真难得啊,我就投了他一票!”
“确实不容易,我也投了,我还投了程震龙,他能在一摊水迹里发现大隐患,这种责任心值得我们学习!”
…………
每到年底,“讲奉献十件好事”评选就成了安庆石化干部员工的一件大事。评选活动还未开始,安庆石化党委宣传部就通过企业报纸、网站等多种媒介将初选过的18件好人好事进行发布,供员工了解。
近年来,安庆石化在纸质投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网络投票的方式,这种形式特别受年轻员工的喜爱,图文并茂,票数一目了然,排行榜让人看得直呼“过瘾”!“李勇无偿献血21年,王洪抱病奋战在一线,两员工下班路上除险情,赵继蓉物归原主暖人心,何宏钊暖冬行动润心田……”能在50多件好人好事中脱颖而出,进入“二次PK”,这些事儿个个都有让人感动的点。
2015年评选活动又加大了网络评选环节的比重,根据评选办法,按照纸质投票与网络投票8:2的比例进行选票统计,从50多件好事中初选18件,角逐产生15名“讲奉献十件好事”的二次候选者,再由公司评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投票,并根据综合得票结果,上报公司党委会确定通过,最终产生10件好人好事。
“我们就是要通过员工在评选自己的‘明星’过程中,不知不觉加大身边好人好事的宣传力度,从而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引导广大员工在社会做好公民、在企业做好员工、在家庭做好成员。”对于多种形式的评选,党委宣传部相关工作人员解释道。
17年前,一本1990年至1999年“讲奉献十件好事”评选活动汇编——《托起朝阳》,成为当时干部员工一份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
“先进人物,是明辨美丑的一面镜子,是催人奋发的一杆标尺,是鼓舞士气的一面旗帜,是我们企业宝贵的财富。”这是序言里的话。
又一个10年过去了,《托起朝阳》续本出版了。
当打开那些泛黄的书页时,我们发现,无论时光怎么变幻,先进人物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
《托起朝阳》首页中记载着安庆石化第一件“好事”,讲述着当时的热电厂女工郎燕华十年如一日为实验台宿舍区义务清扫厕所的事迹。原来,1979年,郎燕华家搬到德宽路实验台宿舍居住,十几户人家共用一个简易厕所。由于厕所没有专职清扫人员,郎燕华看到宿舍区公厕很脏,便自觉担负起厕所的清扫工作。10余年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暑夏寒冬,她都坚持每天上厕所时顺便带盆水冲一下,隔天把地扫一次。
李兰珍孝敬婆母,化肥码头工人见义勇为救弱女,余春文救助陌生受伤人、章良流程传美名……当我们通过媒体看到“最美司机”“最美教师”“最美母亲”时,为他们的事迹感动之余,一代又一代的安庆石化人,在自己的身边看到这些影子。
“《托起朝阳》续编旨在为平凡者‘立传’,富有灼见,值得称道。我们安庆石化人的奉献精神要一代一代传下去!”安庆石化退休员工纷纷点赞。
安庆石化不仅仅为“好人”立传,还让这些“明星脸”上了企业道路的灯箱,成真正的大明星。
2月14日,安庆石化腈纶部纺丝作业区林林走在安庆石化“先模文化一条街”上,望着马路两旁灯箱上“讲奉献十件好事”主人公的笑脸,内心感到说不出的温暖,因为他的笑脸也曾出现在灯箱上。
在第23届安庆石化“讲奉献十件好事”评选中,“志愿者爱心救助瘫痪女”的事迹在57件候选材料中脱颖而出,以最高票数当选。林林就是其中的志愿者之一。
“让‘好人精神’看得见、摸得着,我们一直致力搭建这样一个舞台!”安庆石化企业文化相关工作人员说。
□ 安庆石化为平凡者“立传”。安庆石化 供图
26年,260件好人好事,都在告诉人们——当好人、做好事,让奉献故事成为最美的旋律。
东北,零下30摄氏度的寒夜。过完春节,在家人送行的汽车里,远在安庆石化工作的韩翼飞感到特别温暖。
“快停车!”正和家人聊天的韩翼飞突然大声喊道。透过寒夜的车灯,韩翼飞和家人看到一个满头鲜血的汉子一动不动地躺在路边。
“救人要紧!”韩翼飞在家人的帮助下,立刻将这个满身酒气的汉子抬上车送往医院。
“现在伤者情况稳定,如果再晚半小时到,就有生命危险了!”医生检查后说。
“哎呀,火车就要到点了!”帮伤者交了费,韩翼飞没有留下姓名,匆匆离开医院,直奔火车站踏上了回安庆的旅途……
水质净化场团员关爱孤老17载、操昭亮真情献血14年、陈忠急救坠楼儿……一件件传递正能量的最美故事正在安庆石化延续。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署名“安庆石化报李记”的人就开始捐款,帮助那些素不相识却需要帮助的人,每次都是300元至3000元。没有人知道“李记”到底是谁,只知道他两度入选“讲奉献十件好事”。寻找“李记”的努力至今没有结果。“李记”留给大家的是一个动人的背影,一个“石化好人”的背影。
(作者单位:安庆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