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2016-05-26 06:36孙葛峰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6年5期
关键词:体育课动作效率

孙葛峰

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培养“健康第一”的理念,将学习效率的提高建立在学生强健的体魄之上。通过体育活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体育技能,形成持续锻炼的良好习惯。教师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设计新奇有趣的课堂内容,实施高效的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

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是忽视的,将体育课视为费时费力的课程,没有充足的兴趣来学习。教师要针对体育课的特殊性采取新的教学方式,发掘学生的兴趣所在,设计相关的教学项目,让学生能在繁忙的文化课学习中放松精神,改善身体素质,获得充足的精力更好地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除了教学观念的改变,体育课的教学目标也是需要十分明确的。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针对每一节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的设计,不能只是笼统地要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高技能技巧。这样的教学目标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是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的,也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体能。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有侧重地进行目标设定。

例如,在进行篮球课的教学时,不能仅仅是要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技能,还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篮球运动的乐趣,感受这项运动对身体的锻炼效果。可以将篮球教学的内容分为运球、原地投篮、行进间投篮等,每节课针对一项内容进行反复的练习,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地掌握某一部分的技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优化导入方式,更新讲解手段

对于任何课程来说,好的开端都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课堂的导入部分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设计出创新性的课堂导入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以充足的热情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当中。在众多的课堂导入方式中,有以下几种是经常用到的。一是提问导入,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中大多采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方式教学,所以在教授一个新动作的时候,可以先由老师带领回顾以前学过的动作,并让学生思考新旧动作之间有哪些联系,通过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新动作,并且强化记忆。二是示范导入,在教授有关的基础技能时,同一个动作可能会有多种表现形式,不同的学生对不同形式的掌握效果是不同的,这时就可以让教师首先将多种动作表现形式都示范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身体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方式,这就能够大大提高练习的效率,也能使学生快速掌握技巧。三是启发导入,有些动作要领凭学生的体育功底很难快速理解,在练习中也不容易掌握要领,教师要开动脑筋,去设计与这些动作相关的具体行为,然后在上课时以启发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想象。生活中的动作行为大多是容易做到的,然后对其进行小小的改变,成为具有体育技能的动作,就能使学生快速掌握要领,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除了导入要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在授课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讲解的方法。例如要加强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每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都是有相关性的,在讲解体育知识的过程中老师要跳出单纯的讲解,如将铅球的知识与抛物线的知识结合;将身体肌肉的锻炼与生物知识结合,学生可以根据以往学过的知识进行整合,更好地理解体育知识。

三、优化师生关系,分组差异教学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授课效率,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所以教师要努力构建与学生良好的关系,要做到两点:一是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同等的位置上,做学生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指导者,学会了解学生的心理、他们的兴趣爱好,将这些因素加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更加愉快地学习。二是教师一定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只有将热爱注入到教学过程中,才能让课堂变得充满生机与活力,抛弃传统的公式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关心学生,了解每位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鼓励那些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陪伴他们一起进步。

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程度是不一样的,如果对所有学生采取统一的教学模式,会使程度高的学生得不到充分的锻炼,而程度较低的学生则会产生挫败感,对以后的学习丧失信心,这些都是不利于学生体育水平提高的。教师要采取差异化教学的方法,先用测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分组,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可以增加一些专业技能的授课,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重视基础技能的训练,让他们跟上大部队,同时要培养他们的信心。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具有良好身体素质的人才,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摸索,找出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体育课堂中获得良好的锻炼,为更好地学习打下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西亭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体育课动作效率
体育课
动作描写要具体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