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日霞
摘要:对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而言,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与单位预算管理之间的有效结合是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国家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得以深化的基本内容,极富积极的现实意义。根据财政部相关管理办法,行政单位资产管理以及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均应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彼此结合的基本原则。基于管理信息化建设这一出发点,加大推广资产动态管理的力度;着眼于规范管理,适时推行资产配置标准以及最低使用年限要求;应着眼于资产强化管理,对资产预算编制操作流程以及资产实物费用定额体系加以规范;应对资产配置机制、监控机制以及共享共用机制加以创新。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国有资产;预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3-0141-02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互结合是其提高管理水平、强化财政管理质量的必要手段和途径。我们应建立国有资产配置体系并加以健全,对事业单位资产预算编制加以规范,采取标准化流程,促进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实现国有资产配置以及共享共用机制的创新,强化监管国有资产收入并提高制度约束监督力度,最终将资产管理与单位预算管理良好结合起来,这不仅是行政事业单位在现阶段的发展需求,同时也是节约资金支出、公平并高效配置国有资产的必要途径。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必要性
(一)节约型政府以及和谐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互结合,有利于从源头上对资产增量加以控制,并对资产存量做出调节,从而在不同单位间实现资产共享共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资源浪费,资源配置进一步趋向于均等化,从而有效应对了资产配置差异化过大的矛盾,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二)提高财政预算管理水平的需求
就国内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其国有资产来源大部分为财政预算资金,我们是否能够科学、规范地安排财政预算资金对单位资产配置的公平和合理性有着直接决定性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长久以来都存在资产管理独立于预算管理的问题,二者彼此脱节,处于“两张皮”的状态。因此,基于预算途径来改善资产规划,实现资产科学配置显然难以实现。对于资产管理而言,预算管理是其基本前提;而资产管理可视为预算管理的拓展和延伸,将二者有机结合是极为必要的。所以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互结合,不仅是提高资产管理水平、从源头上对资产形成施加控制的客观需求,同时又是细化和修订部门预算编制、凸显预算方案科学性的一项重要手段。
(三)协调收入分配关系、打击腐败的必然要求
现阶段部分行政单位资产处置收入良多,同时还享有资产投资、投资担保以及资产出租出借等多项收益,且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不受财政预算监控管理。部分资产甚至由此沦为行政单位的“小金库”,贪污腐败行为时有发生。而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则有利于科学、均衡地配置单位资产,防止国有资产受到贪污腐败行为的侵蚀,制止投机分子以不合理手段谋取津贴补贴。应对国有资产收益与处置收入的预算管理加以规范,从源头上遏制腐败行为。
(四)应对国际金融形势变化、落实现行财政政策的必要途径
通过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良好结合,我们能够科学配置资产,降低资源的闲置浪费,并有利于财政经费支出的节约和控制,同时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形势变化,更好地落实现行财政政策。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两相结合的有效思路
(一)二者结合的范围
就其资产形态来说,其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流动资产。而就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互结合这一层面而言,政府财政需要对固定资产做出监控。结合国家相关规定,使用年限不少于一年、单位价值10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1500元以上,且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被划定为固定资产。对于单位价值不符合上述标准,但设备使用年限不少于一年的大批量同类物资均可视同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就此来看,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结合范围可视为固定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之间的结合。但是就现阶段国内各地做法来看,部分地区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之间的结合范围普遍较小,但固定资产规模相对较大,因此财政部门宜遵循循序渐进以及“抓大放小”原则,做好房屋建筑、设备类以及机动车等大资产原值以及高运维费用的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管理经验的积累,一待条件成熟即可拓宽固定资产管理范围。
(二)二者结合的原则
从原则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结合财政部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出台的两个办法确立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有效手段:第一,对于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均应严格执行,即资产预算管理行为应始终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其他规章制度规定。第二,应确保与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职能职责的履行相适应。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其资产配置的最终目的在于履行公共服务,这一过程既要遵循节约原则,又要保证服务需求。第三,要保证科学合理,遵从勤俭节约原则,做好从严控制。应从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职能职责履行的客观需求出发,根据资产使用绩效与存量状况,遵循调剂——租赁——购置的合理顺序安排,对资产配置预算加以细化,同时还应结合政府采购。尽量减少资产供给不足以及资产闲置浪费的问题。对于已有配备标准规定的单位资产,在购置过程中应结合单位自身实际需求,严格控制购置行为,实现资金与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能够利用部门间调剂解决的设备需求,原则上不提倡重新购置。第四,促进资源整合,提高资产调剂力度,最大限度实现资产的共享共用。建议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加快公物仓改革,以便于促进单位间各类闲置资产的合理调剂与高效流转,避免资产闲置浪费的现象。
(三)二者结合的方式
资产管理分为如下四个环节:配置、使用、处置以及收益管理;预算管理也分为投资评审、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以及绩效考评等多个环节。因此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有效结合也就是其所属不同环节之间的有机结合。第一,资产配置。资产管理的资产配置环节应结合预算投资评审以及预算方案编制环节,首先由行政事业单位向财政部门提交资产配置计划,经审核后转交投资评审机构评审,对待配置资产所需资金预算进行核定,纳入部门预算。第二,资产使用、处置以及收益管理应充分结合预算编制,即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相关的出租、担保、出借、处置和投资行为均应体现在部门预算方案编制中,同时预算管理中也应纳入上述相关收益。第三,资产管理应充分与预算执行监督以及绩效考评相互结合。换而言之,资产管理应与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财政监督以及绩效考评相互结合。就现阶段而言,该操作主要体现在遵从现有规定和制度,在国库管理或者财政专户中纳入资产处置收入;政府按照采购目录采购资产时应充分重视资产管理衔接工作;财政监督检查过程中应将资产管理工作作为监督检查的一部分;绩效考评中涉及探索实物资产时,应做到资产管理和相应绩效考评之间的有效衔接,以便于增加资产管理收益。
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两相结合的有效策略
(一)重视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大资产动态管理的力度
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中,资产动态管理是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有效结合的基础与必要前提,其现实意义重大。首先是资产动态管理的全面推进,建议以省级单位为主,创设资产动态管理机制和体系,各级财政部门之间能够动态联网并实现数据统一收集,同时还应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实施资产统计报表工作制度,要求各单位均应重视数据更新,不可出现拖沓、延误的现象,以免出现账卡、账实或者账账不符的问题。其次应对资产动态管理系统做进一步完善。从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彼此结合的需求出发,树立资产管理软件各项功能,并对现有软件予以健全和完善,做到部门预算、财务核算、政府采购以及国库集中支付等系统的有效联接,进而实现信息的高效共享。
(二)规范管理,适时推行资产配置标准以及最低使用年限要求
加强探索力度,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现状建立综合性制度体系,涵盖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以及收益管理多个环节。现阶段应重点探索资产配置标准以及资产使用最低年限标准,制定并出台相关制度以配合资产管理以及预算管理工作。若限于种种因素制约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统一标准,则应由各省市按照各自区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标准,确保资产合理更新,实现资产的科学配置。
(三)强化管理,对资产预算编制操作流程以及资产实物费用定额体系加以规范
首先应对资产配置预算编制的操作流程加以规范,将其与国库集中收付、投资评审、财政监督以及绩效评价等多个环节相互结合。在部门预算过程中主要与“二上二下”程序紧密衔接,密切关联其实施过程,确保整个操作流程流畅而紧凑。资产预算购置计划均应通过投资评审环节,奠定坚实的预算基础。应重视政府采购环节的衔接工作,政府采购体系中的各类资产均应通过政府采购途径来购置。确保资产预算收入和非税收入之间的管理紧密衔接,其中资产出租、投资以及处置收益均应纳入预算管理体系。决算环节应深入分析并制定固定资产报表以及资产收益报表,并结合财政决算报表,确保财务数据和实际资产数据彼此统一和一致。应全面监督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在日常监督检查的基础上实施专项监督检查,通过全方位、多环节监控来遏制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应切实落实资产绩效评价,从实物资产管理实际出发建立绩效管理评价机制、方法以及标准,充分利用国有资产并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其次应对基于资产实物管理对费用定额体系加以规范。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体系得到进一步细化,资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我们应针对资产实物管理制定并规范相应的费用定额体系,拓宽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互结合的范围。应对房屋建筑物、大型设施设备以及车辆等资产运维费标准展开重点研究和分析,确保此类标准的合理性,以便于公平、规范地分配预算资金。
(四)应对资产配置机制、监控机制以及共享共用机制加以创新
首先应着眼于推动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有效结合这一基本点,科学创设资产配置机制。以资产购置预算编制为基础,将存量资产与单位资产配置相关联,结合相关标准并遵循均衡配置以及限高补低原则来配置单位资产,确保资产配置均等性。其次应围绕资产使用效率这一工作重心,基于资产动态管理全面推行这一前提,与公物仓建设相结合,适当调剂临时机构资产和单位闲置资产,针对现有各类大型设施设备实施共享共用机制,尽量避免资产重复配置,确保财政资金投向合理性与使用效益。此外还应对资产动态管理机制与系统加以完善,创设信息化与网络化的资产监控机制。就现有资产动态管理系统做进一步完善,在网络化平台上实现产权登记、收益管理、资产配置、处置以及使用等各项操作,确保财政部门能够全程监控资产利用,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 金杨丹.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实证研究——基于绍兴市资产管理调研数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10):12-14.
[2] 王志刚,乔 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方法[J].经济问题,2015(9):99-104.
[3] 苗永旭.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5).
[4] 赵爱玲,潘 姝.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实证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2(2):232-235.
[5] 孙国防.政府采购和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的应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8):9-10.
[责任编辑:庞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