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丽
摘要:“营改增”是我国税务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以往具有的税务制度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需要积极的进行改革,政府部门对此内容非常重视。我国税务制度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暴漏出很多新的问题,对事业单位会带来不良影响。为防范“营改增”税制改革带来的风险,事业单位应采取提高管理水平,注重财务工作人员培训以及加强发票管理等措施。
关键词:税务制度改革;税务风险;“营改增”;事业单位;策略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3-0075-0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税务制度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营改增”是我国税务制度改革中的重点内容,但是深入调查发现,在“营改增”税务制度改革背景下我国的事业单位承担着一定的税务风险,其重要作用不能良好发挥,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也造成了一定阻碍。相关人员对此必须要不断的加强研究力度,积极找寻有效的策略加以应对,避免事业单位承担税务风险。所以对于“营改增”下事业单位税务风险及其应对策略进行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
一、我国落实“营改增”的重要性
(一)“营改增”的概念及意义
对于“营改增”详细的阐述就是将营业税改变为增值税,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以往重复收税的情况发生,还能有效地缓解税务制度改革对于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营改增”税务制度改革落实后弥补了传统税务制度的不足和缺陷,减轻了企业赋税压力。对于不同经营规模的纳税人,会应用不同的税率,使得我国税务制度更为科学化、细致化,对于促进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改革,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1]
(二)“营改增”税务制度改革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
我国虽然属于发展中国家,但是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特别是在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出口贸易逐渐增多,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需要明确的是在新时期企业承担的市场竞争压力也越来越为沉重,每一个企业都希望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营改增”税务制度改革呈现了差额征收税金的体制,从理论层面讲述这种方式缩减了企业的赋税负担,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强化企业税收成本控制,一直是我国事业单位思考的重要难题。“营改增”将营业税转变为增值税,实际就是我国在落实减税政策,这为我国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三)“营改增”税务制度改革避免了重复收税不良情况发生
以往的税务制度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对于以往的税务制度落实进行深入调查发现,经常会出现重复收税的不良情况,引起了纳税者的不满,对于我国税收部门的信赖程度也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对此不良情况我国只有积极对税务制度进行改革,使得税务征收体系不断健康发展,坚决避免重复收税的不良情况产生,保障纳税者对于我国税收部门的信赖度。“营改增”税务制度改革恰好能够满足此要求,不仅能够促进我国企业实现健康发展,对于我国税务制度的健康发展也有着深远影响。
(四)“营改增”税务制度改革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变
“营改增”税务制度改革的落实促进了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的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为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好税务制度保障。以往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较为缓慢,但是“营改增”税务制度改革的落实为第三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使得我国经济产业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对于我国经济均衡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2]
二、“营改增”税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造成的不良影响
(一)税务制度改革时间紧、任务重,事业单位没有做好准备
我国政府部门对于“营改增”税务制度改革非常重视,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税务制度改革大范围、深层次的落实,导致我国很多的事业单位还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不能将“营改增”税务制度改革具有的重要意义全面发挥出来。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对于“营改增”税务制度改革没有正确性的认知,误以为税务制度改革是加强税收的一种手段,不能将“营改增”税务制度改革缩减企业运行成本,减轻企业赋税压力,促进企业不断发展的内涵呈现出来。面对“营改增”税务制度改革,事业单位的财政部门还没有进行针对性的调整。这样不仅没能将减轻赋税的作用展现,同时还加重了企业的赋税负担,对于企业的长久持续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事业单位在“营改增”税务制度改革落实后操之过急
营业税与增值税相比较有着巨大的差异性,增值税的报批程序较为复杂,同时税收管理力度也大幅度提升,事业单位对于“营改增”税务制度改革会觉得非常陌生、不知所措,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作为切入点对事业单位的财政部门,以及众多其它部门进行调整。我国事业单位想要良好地适应“营改增”税务制度改革的新形势,除了需要加强内部控制之外,还需要注重财务工作人员培训。事业单位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更多的了解“营改增”税务制度改革,明确其具有的内涵,使得事业单位财政部门改革不仅是停留在表面层次,而是切实地达到了“营改增”税务制度改革对于财政部门的实际需求。
(三)“营改增”税务制度改革落实后对事业单位税负影响很大
事业单位日常业务中涉及到缴纳营业税的内容众多,其中包括房屋出租所得收益、服务类型的资金收入等等。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只有服务类型的资金收入,是在“营改增”税务制度改革中包含的,对于其它的业务内容,像房屋出租所得收益等还需要如同以往进行营业税的征收。在“营改增”税务制度改革没有落实之前,我国事业单位服务类型的收入依据百分之五的税率进行征收。在税务制度改革落实之后,税率上调到百分之六。事业单位服务类型的收费主要是来源于其它单位的课题研究费用,税务征收标准依据课题经费的性质,有的需要进行税务征收,有的则是不需要。“营改增”税务制度改革落实后事业单位可能没有进行进项税务的抵扣,这样依据百分之六的税率进行征收,会使得事业单位的税负一定程度上涨。
三、事业单位面对“营改增”税制改革的措施
“营改增”税制改革的落实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升我国综合实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事业单位对于“营改增”税制改革需要有正确性的认知,严格的把握“营改增”税制改革具有的内涵,以及税务制度改革落实的重要意义,从而做好相应的准备,为税务制度改革奠定良好基础。
(一)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水平
事业单位想要更为良好地适应税务制度改革的新形势,就需要对增值税进行深入研究,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下,合理的、科学的对税务进行筹划。事业单位需要理清管理工作落实流程,创建责任制度,将责任和义务落实到个人头上。需要设立具有较强税务管理能力的部门和岗位,派遣专业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承担相关的管理职位,对项目成本和税务成本完全进行分离。对于人员的派遣需要谨慎对待,不仅需要考虑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还需要考核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使得工作人员上岗后能够对自身的岗位工作认真负责。事业单位需要创建内部控制体系,找寻有效的项目经济考核措施,从而提升管理力度。我国事业单位在落实“营改增”税务制度改革后,需要从法律法规允许的路径获得增值税的进项发票,避免在税务制度改革落实后事业单位的税负加重。将税务制度改革的内涵充分的展现出来,减轻企业发展承担的巨大压力,促进我国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3]
(二)注重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的培训
事业单位需要创建一只高素质的财务工作队伍,从聘用、岗位培训、绩效考核等众多方面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为税务制度改革奠定良好基础。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只有具有从业资格证件,并且具有丰富岗位实践经验的财务人员,才能承担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事业单位还需要注重财务工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其中包含的内容众多,不仅要求财务工作人员学习先进的业务技能,还要使得工作人员对“营改增”税务制度改革有充分的了解,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事业单位可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原则,邀请专业的财务工作人员到本单位进行讲解,传授丰富的实践经验。派遣本单位学习能力强,并且有进取心的工作人员到优秀单位进行学习,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财务工作理念带回本单位,形成蝴蝶效应。在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内部需要张贴有关增值税的法律条款,加强财务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使得事业单位可以尽快的适应“营改增”税务制度改革节奏,为事业单位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
(三)加强事业单位的发票管理
发票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重点难点。在以往传统的营业税的税务制度下,事业单位只需要依据签署合同内的条款,进行营业税发票的开出。但是在税务制度改革之后,事业单位还需要开出增值税的发票,发票种类与以往相比有着很大的变化。事业单位对此内容也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对于单位发票管理模式也需要重新进行调整。增值税发票主要包括两种,一种为普通发票,另一种就是专用发票。其二者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主要是因为专用发票可以对进项税进行抵扣。所以事业单位需要依据目前的新形式,制定新的发票管理条例,多层面的考虑发票管理工作,避免发票的不良应用,导致事业单位承担税务风险。[4]
“营改增”税务制度改革是我国税收领域发展的重要体现,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能够有效的缩减企业的赋税压力,为企业发展输入新的生命力。“营改增”税务制度改革对于我国事业单位也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事业单位需要积极的找寻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不断适应税收制度改革的新形势,消除税务制度改革对于事业单位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提升其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 佐.专家热评“营改增”[J].国际商务财会,2012(3):30-31:85.
[2] 刘东辉.试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不同行业的影响[J].经济师,2013(5):675-677.
[3] 张 斌.营业税全面取消后的影响分析[J].财会研究,2011(2):31-33.
[4] 杨志勇.大势所趋下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J].资本市场,2012(1):18-19.
[责任编辑:王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