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文雅
摘要: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已成为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愈加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现阶段不合理、不公正的收入分配制度造成的。缩小收入差距,可通过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机制,构建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来实现。
关键词:分配制度;收入差距;基尼系数;分配机制
中图分类号:F091.3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3-0018-02
一、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取得巨大成就。而收入分配制度,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一直积极稳妥推进,形成了我国特色收入分配制度,实现由单一按劳分配向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的转变,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日渐突显,已成为制约社会稳定和谐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挑战。面对当前我国收入差距的现状,通过分析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于彻底解决收入差距问题,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
收入分配问题,一直被党和政府关注和重视。我国改革首要从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入手,主要以效率为原则。近年来,党和政府开始从促进社会公平的高度来调节和缩小收入差距。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并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注重公平”。2012年,十八大强调要 “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013年2月,国务院批转《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收人分配制度改革的原则性要求,各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完善分配制度,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彻底解决农村地区的整体贫困问题,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
改革开放带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但同时,也带来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和不同群体的内部之间。
(一)总体收入差距
从基尼系数来看,我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改革前,我国收入分配实行平均主义,所以改革初的基尼系数处于较低位,1980年约为0.21,1982是0.28。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世纪90年代后,基尼系数急剧上升,1993年已达0.407,超出国际警戒线的0.4。自2000 年开始, 我国基尼系数越过警戒线且逐年上升,只2004年稍有下降,2008年达到最高值0.491,之后开始连续下降,差距有所缩小。但从绝对值角度,其仍处于较高位,2014年为0.469,远高于国际警戒线水平。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居民收人差距较大的国家之一。
(二)城乡收入差距
这是我国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受二元经济体制和侧重工业发展的差别政策影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无论在增长速度还是数量上都要比农村快得多,城乡收人差距也随之增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81-2013年,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长了77.6倍,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长66.4倍。其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波浪式扩大态势。1978-2009年,比率由2.57:1扩大到最高水平3.33:1,收入差额由209.8扩大到12021.5元。其中比率1984年达最低水平1.84,1995-1998年,也只由2.9短暂回落到2.51,近几年比率出现持续下降趋势,2015年约为2.9:1,但总体差距仍很大,大部分年份的比率都在世界平均水平2倍以上。如果再加上城乡居民福利、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综合因素考虑,城乡差距将远不止3倍。
(三)地区间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后,国家实行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国家政策导向差异的影响,地区间的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变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由1978的1.10:1.0:1.01扩大到2010年的1.49:0.99:1。从省际间收入差距状况看,1988-2007年,省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差异较大,上海、北京等地增幅都超过16倍以上,而黑龙江、甘肃、青海等地增幅较慢,仅在10倍左右。同时,东部省份农民的人均收入几乎都是西部的2~4倍多。
(四)行业间收入差距
邮电通讯业(16.8%),而建筑业(13.8%)和农林牧渔业(12.7%)末居后两位。各行业增速差异明显,导致行业间收入差距随之增大。最高和最低行业之间工资收入比由20世纪80年代的2倍左右扩大到2006年的5倍多。据2010年有关数据公布,我国最高与最低行业收入的比值相差6倍,远高于国际通行的3倍标准。倘若再将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等加上,差距将扩大到6~10倍。
三、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分析
在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过程中,收入分配制度缺失及改革滞后是造成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因,如下。
第一,收人分配体系存在缺陷。自改革以来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主要注重效率而忽略公平,尤其在初次分配领域,造成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当前,我国存在初次分配有缺陷,再分配调节体系不完善的突出问题。初次分配中,未明确和形成合理的国家、企业、居民的分配比例关系。由于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完善,要素价格和市场主体扭曲,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占比较低,其增幅远低于企业利润增长,更未建立起正常、合理的劳动者报酬增长机制。
再分配领域中,缺乏明确的、公平合理的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支出比例的分配制度和财税机制,政府职能发挥滞后,逆向调节现象突出,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进一步拉大收入差距。一是政府当前用于民生和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比例远低于行政和经济建设支出比重。二是税收调节功能不健全,房产税、遗产税等税目有待建立和健全,个人所得税征收并未从综合因素考虑,税收征管不力使偷税漏税现象严重。三是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滞后和设计不合理,造成城乡居民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差距较大,直接扩大收入差距。同时,政府救济性的再分配调节力度过小,难以解决贫困问题。四是第三次分配如慈善事业的发展落后于经济增长。2008年,我国较高的458亿元慈善捐赠只占GDP的0.18%。
第二,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劳动力市场的不发达,以及收入分配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了收入分配秩序的混乱,推动了分配不公。市场经济的不成熟使各要素的定格不合理,出现如国企职工工资过高,农村的土地征用补偿较低等情况。因市场配置资源职能缺失和政府行政垄断,一些行业和单位处于垄断地位而获超额利润,其他行业和单位得不到市场准入和政策支持,拉大了收入差距。
收入分配秩序的混乱还促使各种非法非正常收入的出现,加剧了高收入的政府机关与其他单位职工的收入差距。改革过程中新旧体制的摩擦和矛盾为权钱交易、贪污腐败的权力寻租活动,以及违法经营、垄断等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无序行为的产生留下了体制性空间,是其产生根源。据有关学者估算,若党政官员经济犯罪率为5%,将使基尼系数上升0.64%,而如果官员经济犯罪率达30%,则基尼系数将上升3.65%。
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对策和建议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一方面会造成社会分配不公和影响社会安定和谐。另一方面,也抑制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居民消费能力,不利于内需扩大和经济增长,阻碍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以下是一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对策建议。
第一,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经济发展战略。一是要在保证东部继续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坚定不移执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的区域发展政策,实现区域协调平衡发展,缩小收入差距。二是要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大力支持农村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技术的财政投入力度,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农村的城市化进程,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三是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推进中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来缩小行业间和地区间收入差距。
第二,进一步规范初次分配体系,建立公平有序的分配秩序。一是建立和健全与经济增长同步合理的劳动报酬决定机制,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例。如建立健全正常的工资决定、增长、调节机制的法律规范,由最低的工资标准和福利津贴、社保缴费等组成的企业职工收入保障机制以及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劳动者收入协调机制,破解收入分配不公难题。二是加大对政府权力和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约束和监督。完善反垄断、反腐败等法律法规,监管灰色收入和取缔非法收入。加快政体改革,削减政府权力,继续推动简政放权,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转变,消除权力寻租等腐败行为和行政垄断的体制根源。三是完善市场经济竞争和价格机制,加强对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调节和监管,改革国企高管和职工的薪酬制度,还要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监管制度,遏制灰色收入,促进行业和部门间的公平分配。
第三,完善政府再分配体系,调节初次分配不公。一是政府要加强收入分配的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包括法律、市场经济体制、就业机制、个人收入分配监督和约束机制。二是完善政府财税功能,加强再分配调节力度。在财政支出方面,建立中央和地方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加强中西部地区的民生、社保等公共服务支出。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一般转移支付为主的支付模式和专门机构,解决各地区财政收入不公问题,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在税收方面,个税税率设置应该综合考虑家庭负担、地区差异、通货膨胀、婚姻状况等因素。税种设置要多倾向于房产税、遗产税等直接税。加强税收征管力度,重点打击高收入者的偷、漏、逃税行为。三是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体系。如制度设计、扩大覆盖面、筹资机制、管理体制、补偿机制等环节。尤其需要重点扩大对边缘贫困群体、农民工、流动人口、非正规就业人员等人群的社保覆盖面。
第四,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第三次分配补充作用,弥补政府调节不足。这就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和支持社会捐赠机构的建立和健全相关经营运行机制、管理监督制度和公信力建设,政府和媒体要加强舆论宣传和全民的慈善文化理念。
参考文献:
[1] 于国安.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2] 苏海南.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理论前沿,2009(15).
[3] 曹顺霞.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的体制成因与政府职责[J].经济研究导刊,2015(1).
[4] 余 斌,陈昌盛,邓玉松.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现状、问题及改革建议[J].经济界,2011(3).
[责任编辑:金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