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高阳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奇葩,它不仅思想内容丰富,而且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炼字炼句的技巧更是让后人惊叹。所谓炼字,就是指写作时推敲用字,使得所用之字形象、凝练,富有表现力。
炼字是古代诗人提升诗歌品位的重要手段。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都道出了古人对炼字的重视。炼字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之一。
知识梳理与总结
一、炼字的位置通常有其规律性
一般而言,五言炼第二、三或第五个字,七言炼第二、五或第七个字。五言如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中的“垂”“涌”;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中的“归”“下”;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中的“浅”“深”等。七言如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自”“空”;宋祁的《玉楼春》“绿阳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等。
二、古人炼字尤其关注极富表现力的动词和丰富多彩的形容词以及一些特殊词语
动词的使用。如:“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愈燃。”(杜甫《绝句二首》之二)“燃”字的使用,不仅突出了山花火红的颜色,而且赋予了一种动态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诗句中“浮动”一词以有形之态状无形之物(“暗香”)给人一种梅花馨香微微荡漾,沁人心脾的感觉。再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穿”化静为动;“拍”有面积,有气势;“卷”形态美,并与下文“江山如画”对应。
形容词的使用。如:“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诗中的“老”字照应了后句中的“白发多”(即风掀起的层层白浪),以一个“老”字形象地描绘了洞庭湖波浪翻滚的样子。王维《观腊》“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两句话共有四个形容词“枯”“疾”“尽”“轻”都是谓语;但是,“枯”与“尽”是平常的谓语,而“疾”与“轻”是炼字。草枯以后,鹰的眼睛看得更清楚了,诗人不说看得清楚,而说“快”(疾),“快”比“清楚”更形象。雪尽以后,马蹄走得更快了,诗人不说快,而说“轻”,“轻”比“快”又更形象。
特殊词的使用。如数词:“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巳《早梅》)中的“一”字,说明了梅花之少,暗中突出了一个“早”字。郑板桥有一首《咏雪》诗十分别致:“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人梅花永不见。”全诗几乎都是用数字堆砌起来的,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却丝毫没有累赘之嫌,读之使人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人了梅花,人呢,也融入了这雪花和梅花中了。
叠词。叠词作用或是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中的“青青”,渲染色彩美;“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中“曈曈”状摩日初出渐明的美丽。有些拟声词也属于叠词,使用这类叠词可以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几个拟声词把琵琶演奏的声音逼真地表达出来。
表颜色的词。颜色表现心情,准确使用这类词能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诗人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着色的思绪”。
虚词。虚词的锤炼可以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与”“共”二字的使用;欧阳修《昼锦堂记》首句“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二个“而”为诗句增色等。
三、很多情况下炼字常常与词类活用、修辞手法运用结合起来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这句词少意多: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
再如周邦彦的诗句:“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老,长大,这里是使动用法。肥,硕大,也是使动用法。嘉,美好。清圆,指树荫清丽圆正。这几句的意思是:暖风吹得小黄莺迅速长大,充足的雨水,滋润着梅子也日渐肥硕,正午阳光下的树荫显得特别清丽圆正。一“老”一“肥”,把莺雏长大,梅子成熟写得形象生动,呼之欲出。
古代诗人在创作上强调字的推敲和锤炼,力求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我们应该在熟知炼字知识的基础上正确解读诗句,把握诗歌的精神内涵,“一字值千金,如何不用心”!
答题方法与步骤
考试题型分类
1.某一联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赏析。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
4.诗歌的诗眼是什么?请鉴赏它的妙处。
5.某个字被认为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一般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人句中描述景象。
3.结合表达技巧阐述该字的表达效果,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牛刀小试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下列问题。
晚次鄂州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①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②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③声!
[注释]:①估客:贩货的行商。
②三湘:泛指今洞庭湖及湘江流域一带。
③鼓鼙(pi):古代军队中用的小鼓,这里借指战乱。
(1)试简析诗歌首联“犹”“孤”的含义。
(2)诗歌颔联描绘了哪两个场景?其作用是什么?
(3)仔细体会诗歌尾联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
秦观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丽谯①吹罢《小单于》,迢迢夜徂②。
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③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注]①丽谯:绘有彩纹的城门楼,后指谯楼,即城门上的更鼓楼。
②迢迢,漫漫的意思;徂,是往、流逝的意思。
③“衡阳”和下一句中的“郴阳”都是楚地名。衡阳有回雁峰,相传雁至衡阳而止。
(1)这首词系秦观贬谪郴州时岁暮天寒的感慨之作。试简析上片第一句中“寒”、第二句中“虚”所包含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本词结句“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明人沈际飞评说:“伤心!”这两个字确是道出了本篇的感情特点。你是否同意他的评说?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1)这首词为明道元年(1032)春,欧阳修与友人梅尧臣在洛阳城东旧地重游有感而作,首二句语本司空图《酒泉子》“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而添一“共”字,便有了新意。你能说说添一“共”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今年花胜去年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末两句“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可惜”的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诗人思乡心切,日望归程,天际云开,引领而望,仿佛已见到汉阳城,真恨不得马上能够赶到。可惜天色已晚,须待明日,而屈指计算,竞还有整整一天路程。句中一个“犹”字,道出诗人的迫促心情,一个“孤”字,流露了旅途的寂寞情绪。
(2)诗歌颔联描绘了估客昼眠,舟人夜语两个场景,采用反衬的手法表现了诗人昼夜难眠的焦躁心情。
(3)家中原有用以维持生计的产业已随战乱化为乌有,但战火还未熄灭,在逃难的途中,难保前方水路上不再碰上兵灾。倘若真的碰上,那简直无法忍受了,从而控诉了战争的罪恶。
2.(1)首句中“寒”一方面是指湖南岁暮风雨交加,气候由冷转暖,但刚进入初春季节,天气还是比较冷的,即所谓春寒时候;二是在毫无复苏希望的词人枯寂的心房里,由于被贬心里更是感觉凄凉。第二句中的“虚”字是写词人环顾所居,庭院深邃,空寂冷落,欲言无人,人世间除旧迎新的气氛,在这里一点儿也看不见、闻不到,从而道出了词人心头郁闷寡欢的况味,突出了贬谪生活的寂寥。
(2)同意。相传雁至衡阳而止,而郴阳更在衡阳以北,是大雁也飞不到的地方。这两句说,来年北上,总还有大雁可以传递书信。而今身贬郴州,却是连雁儿也飞不到的地方。诗人不说自己贬谪远地音信断绝,度日如年,而只说郴州是连雁儿也飞不到的地方。从而委婉曲折地透露出他内心难以言传的苦痛。语淡意浓,余味无穷。
3.(1)首二句语本司空图《酒泉子》“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而添一“共”字,便有了新意。“共从容”是兼风与人而言。对东风言,不仅是爱惜好风,且有留住光景,以便游赏之意;对人而言,希望人们慢慢游赏,尽兴方归。
(2)“今年花胜去年红”有两层意思。一是说今年的花比去年开得更加繁盛,看去更加鲜艳,当然是希望同友人尽情观赏。二是说“花胜去年红”,足见去年作者曾同友人来观赏过此花,这里包含着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也说明此别已经一年,这次是久别重逢。这句写的是鲜艳繁盛的景色,表现的却是感伤的心情,正是“以乐景写哀情”。
(3)明年这花还将比今年开得更加繁盛,可惜的是,自己和友人分居两地,天各一方,明年此时,不知同谁再来共赏此花啊!把别情熔铸于赏花中,层层推进,以惜花写惜别,写别情之重,亦即说明同友人的情谊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