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展主题活动过程中,虑及主题墙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一直很重视对主题墙的创设和利用。在开展中班主题活动“下雨的日子”前,我首先在墙面的左下角画了一个男孩,表现的是他在下雨的日子里不能出去玩的郁闷情绪,我的主观愿望是迅速把全班幼儿带入预设的问题情景之中。当然,我留出了大部分墙面,以期在主题活动过程中动态展示幼儿的活动剪影或他们创作的作品。接着,我按照主题活动开展的脉络在主题墙上先后呈现相关活动内容,记录幼儿的学习过程。我先带幼儿去雨中漫步,让幼儿看看雨滴流到雨伞、雨衣表面的形态。孩子们还自发地玩起了接雨水、踩水坑等活动。孩子们玩得很开心,我则及时拍摄了一些照片并把它们展示在主题墙上,我给这个版块取了一个富有童趣的名字“和雨朋友的约会”。接连几天下雨,有幼儿自发画了雨景,我为它们加上说明文字贴到主题墙上,并把这个版块命名为“我眼中的雨”。一天,翔翔驻足在主题墙边好像在思考着什么,我便问他:“翔翔,你在看什么呀?”翔翔小手一指,说:“这是我的照片。”我继续问他:“再找找看,哪里有好朋友的照片?和我分享一下你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好吗?”但翔翔只是敷衍了我几句,便走开了。我感到幼儿并不真正关心这些内容。于是,我决定去问问孩子们到底在关心些什么,到底有些什么疑问,并将孩子们的问题一一用文字记录下来,然后在主题墙上创设了一个版块“关于雨的问题”,其中包括:雨水能喝吗?雨水最后到哪里去了?下雨的日子里小动物在干什么?有彩色雨吗?等等。我希望能够借此引发幼儿的自发讨论,并期望能从中捕捉一些可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内容。谁知幼儿仍没有出现与墙面发生互动的情景。后来,我又相继把文学作品《糖果雨》的挂图以及幼儿开展科学活动“收集雨水的实验”“制造人工雨”的照片布置到主题墙上。我原以为幼儿至少会去关注、讨论这些自己学习过、熟悉的内容,不料仍然少有幼儿驻足。随着主题活动的接近尾声,主题墙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了,主题脉络也逐渐清晰完善。可是,让我感到困惑的是:我辛辛苦苦不断丰富着的主题墙,孩子们始终表现得不大关心。即使有幼儿会片刻停留,也多半只是找一找自己的照片、作品,谈不上与主题墙的互动,更不要说对主题墙有多少的观察与认识了。细想起来,其他的主题活动也大抵如此。按理说,所展示的内容符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幼儿的学习痕迹也留下了不少,但幼儿为什么就不愿意与之产生互动呢?深想下去,我更为困惑的是,主题墙还需要吗?如仍需要,那我们要怎样创设并发挥主题墙的作用呢?我们常说的“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又该如何体现呢?
您遇到过类似的困惑与问题吗?如果是您,会如何应对呢?
让主题环境活起来
很多时候,主题墙上堆砌着各类调查表、记录单、美术作品及活动照片,没有真正凸显其教育价值。那么,如何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呢?
1.追随幼儿的经验和兴趣
教师在开展主题活动前要先分析主题,可调查幼儿关于下雨的已有经验,从而设计相关活动,在主题环境中呈现幼儿感兴趣的内容,让环境跟着主题走,主题跟着幼儿的经验和兴趣走。
幼儿参与环境的规划与布置,本身就应是课程的一部分。在创设主题墙时,教师应让幼儿参与策划,让他们说说对什么内容感兴趣,幼儿、教师共同收集各种有关资料,然后让幼儿去布置这些图片和作品等,达到交流、分享、共同学习的目的。
主题环境并非只是展览性的,教师要追随幼儿的发展,动态地呈现幼儿的前期经验和通过活动获得的经验,体现幼儿成长的轨迹。如,教师可以让幼儿制订关于下雨天活动的计划,商量下雨天可以怎样“和雨朋友亲密接触”,带哪些工具,怎么观察雨落在地上、水塘里以及雨衣雨伞上的不同形态等,引导幼儿自主地将这些想法呈现在主题墙上,并在活动后把自己的体验和收获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来。
2.创设丰富的主题环境
我们不要把主题环境等同于主题墙,幼儿的学习是一个整体,在班级的多个空间都要有跟主题相关的环境创设,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来反映主题的内容,可以利用墙面、地面、桌面、柜子、架子、网格等。如,在阅读区投放关于雨的故事书或科普读物;在科学区提供不同规格的器皿、透明的软管等,进行关于雨水的观察和实验;在美工区,让幼儿自由表现对雨水的理解;在自然角,引导幼儿设计制作雨水浇花器,尝试收集储存雨水……
3.灵活呈现幼儿的作品或照片
幼儿的作品或照片如果换一种呈现方式,可能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如,可以把幼儿的活动照片、调查表、简报等装订成活页书挂在主题墙上或投放到阅读区,幼儿随时可以将这些“书”拿下来翻阅,和同伴一起回顾、讲述,分享活动中的经验和情感。
总之,良好的主题环境对幼儿起着激励、引导的作用,我们倡导主题环境创设应追随幼儿成长的步伐,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捕捉灵感、获得启示、习得经验。
(江苏南京 朱建华)
让幼儿成为真正的参与者
教师费尽心思创设的主题墙只换来幼儿的短暂关注,无法与幼儿形成互动,究其原因,是教师在创设时的“大包大揽”。墙上的照片、作品及与主题相关的提问虽然源自幼儿的活动,但只是因教师的意愿而呈现的,幼儿对主题墙所要传达的意义不甚了解,因而也不会深入关注。
对此,我的建议有二:一是师幼共建主题墙,使之真正体现幼儿的所思所想,也让幼儿对自己和同伴的活动予以关注。二是在主题墙的创设中有机渗透各方面的教育,促进师幼之间的互动。
我们可以这么做:首先,在创设主题墙前,让幼儿参与整体规划,融入幼儿的构想,并让幼儿分工合作,明确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如材料的选择与收集,作品的呈现等,要鼓励有能力、有想法的幼儿率先参与进来,从而带动全体幼儿一起参与。其次,让幼儿亲历主题墙创设的整个过程,引导幼儿把收集的问题、信息和完成的作品布置到墙面上,尽可能让幼儿自主分工去完成,教师可以从旁辅助、支持。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幼儿合作、协商的意识以及动手操作等能力。再次,在师幼共同完成主题墙的基本创建后,可引导幼儿进行欣赏和自我评价,使之在体验成功的同时进一步关注其中的内容。可通过集体谈话、个体探究的方式让幼儿保持对主题墙内容的持续关注,并加以调整。如,展示幼儿在探究后的新发现,补充和替换活动中的作品,重新组合板块内容,等等,让有所变化的墙面始终吸引幼儿的注意,引发他们交流和讨论的热情,从而形成良性互动。
(上海 沈小琴)
主题墙要可看也可玩
有的教师因为在主题墙的装饰上花了很多精力,所以舍不得更换,甚至舍不得幼儿触碰。事实上,即使精美的装饰一开始能吸引幼儿,他们的兴趣也不会长久。因此,我们不妨创设相对简单、便于追随幼儿的兴趣和活动的需要及时更替资料的主题墙。如,粘贴挂钩,牵拉线绳,并夹上夹子,用于悬挂轻巧的用品、展示作品、夹放图片图书等;在墙上设置A4纸大小的透明插袋或半开放纸盒,师幼共同收集的资料、照片都可以放入其中;利用纸盒或泡沫板制作展台,展示幼儿的立体作品。这些设计都是为了方便幼儿获取、欣赏、探究、讨论主题墙上的各种材料。
随着主题活动的推进,用于记录幼儿活动过程的照片、图画作品、手工作品等资料会越来越多。这些融入幼儿的思考和情感、表现幼儿的经验和能力的作品,能让幼儿看到自己参与的足迹,调动幼儿与主题墙互动的积极性。
此外,有的班级主题墙中会出现过多使用文字的现象,这是不可取的。主题墙的内容应让幼儿一看就明白、喜欢,想动手操作。教师应观察幼儿的需要和兴趣点,多呈现图片和可供幼儿探究、操作的材料,引导幼儿与同伴讨论和分享,记录幼儿的学习过程,让幼儿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
(新疆克拉玛依 岳义娟)
■三言两语
有的教师只从美观的角度出发去设计主题墙,将主题墙置于成人的视线高度,以至于幼儿只能仰视而不能触摸。有的教师虽然也知道应让幼儿参与,但实际上只是象征性地留了一小块空间给幼儿,而且,幼儿用什么样的材料、以什么样的方式布置等也得听从教师的安排,缺乏自主思考探索的机会。每当新主题开始时,教师会花工夫在主题墙上呈现出所谓的“主题思路”,“指挥”幼儿和家长一起去搜集相关的资料展示在墙上,挑选一部分“优秀”的作品呈现在墙面上……面对这样的主题墙,大多数幼儿找不到自信,当然不会去关注它。真正有价值的主题墙应是幼儿学习的天地。在这里,幼儿的经验得到了梳理,审美情趣得到了提升。教师从策划者、制作者转变为启发者、支持者,不必为标新立异地设计各种墙饰而大伤脑筋,可将更多精力花在对幼儿的倾听、观察、反思和回应上。
(陕西西安 耿 鑫)
许多教师认为主题墙就是作品墙或主题内容再现墙,内容、形式上的单一是导致幼儿仅“片刻”停留的一个原因。我认为,主题墙按功能可分为三大块:一是情景引入区,这是以教师为主创设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主题的内容,进入主题情境。二是发现展示区,这是以幼儿为主创设的,幼儿可以自主设计,呈现自己在主题活动中获得的各种经验。三是自主互动区,是以幼儿操作为主的,当然,它不一定非要设置在墙面上,也可以利用桌面等操作台。
(浙江湖州 张益丽)
虽然大多数教师都认同主题墙的创设应有幼儿的参与,但实际上具体怎么布置往往还是以教师的意愿为主,从版面设置到材料收集都主要由教师来完成,仅在最后留一些空白的墙面给幼儿。幼儿可参与的内容往往只限于绘画、剪贴或手工制作,且大多是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的,是一种单一、重复的“手工劳动”。但即便是这样的参与,教师也往往选派“能力强”的幼儿去完成。对于这样的主题墙,幼儿当然不会感兴趣,更不会去关注了。因此,教师应注意提高幼儿的参与水平,让他们成为主题墙创设的主人,在参与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逐渐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江苏宝应 陈玉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