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莹
摘要:内部控制是企业为贯彻战略发展目标及经营决策目标,维护资产完整,保证会计信息准确和财务活动合法而建立的一系列控制系统。目前企业的内部控制局限于内部成本控制、资产安全控制、会计控制等操作层面上,而忽略了它的管理价值。以战略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不仅可以满足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要求,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现介绍以战略为导向的内部控制的概念、特点及如何构建和实施。
关键词:战略导向;内部控制;战略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4-0114-02
1972 年,美国准则委员会(ASB)发布《审计准则公告》,该公告遵循《证券交易法》的路线进行研究和讨论,对内部控制提出了如下定义:“内部控制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单位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充分有效地获得和使用各种资源,达到既定管理目标,而在单位内部实施的各种制约和调节的组织、计划、程序和方法。”从国内的情况看,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试行) 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2008年5 月, 财政部会同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印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三条指出,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从以上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可以将内部控制简单归纳表述为:内部控制是单位经营管理者为贯彻战略发展目标及经营决策目标,维护资产完整,保证会计信息准确和财务活动合法而建立的由管理环境、制度、程序、方法等形成的具有控制、防护、反馈、调节功能的控制系统。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刚开始实行市场经济,经济体制和结构正处在变革之时,在计划经济时期从未遇到过的各种问题随之而来,特别是在企业内部控制方面,很多企业缺乏足够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出了很多问题,有的企业甚至由于一、两个风险事件就受到致命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或是彻底破产。面对在市场经济中暴露出来的企业种种问题,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开始了对内部控制的相关思考和研究,结合国外企业的发展经验提出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和理论。不少人已经意识到,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内部控制是必备的“防火墙”,没有内部控制的企业就像没有“防火墙”的电脑,随时可能遭到“病毒”的攻击,随时可能毁损。虽然如此,但是这些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程度和执行能力不尽相同。
一、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一)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很多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几乎是空白。由于内部控制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间接效益也需要很长的周期才能显现出来,而且内部控制需要增设岗位,制定大量的规章制度,增加工作环节和程序, 因而多数企业把精力放在生产和营销上, 在内部控制方面几乎没有顶层设计,更谈不上实施。
(二)忽略管理价值
企业虽然在内部控制方面做了制度、程序等方面的设计,但企业将内部控制的重点局限在内部成本控制、资产安全控制、会计控制等操作层面上,忽略了它的管理价值。
(三)企业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
把内部控制看作是一堆堆的手册和各种文件制度,甚至认为加强内部控制是束缚了企业的手脚,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形同虚设,根本没有发挥内部控制应有的作用。
从我国企业目前的内部控制现状来看,企业迫切需要充分意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建立一整套适合企业特点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体系不再是束缚企业发展的“紧箍咒”,而是助力企业腾飞的“安全带”。那么,适合企业发展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什么,它又具有哪些特点,这就是建立以战略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它不仅可以满足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要求,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价值。
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是指针对企业在既定的战略经营领域展开战略经营活动预期取得的主要成果的期望值,是企业确认的经营目的和社会使命的进一步阐明与界定, 是企业的灵魂与纲领。当前社会已进入战略制胜时代, 发展战略是事关企业的未来发展与生存发展的问题。时刻重视企业的发展战略, 也就能主动把握好整个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是内部控制的最高层次目标和最终目的,同时战略目标的实现又依赖于内部控制。以战略为导向的内部控制是通过构建以实现发展战略目标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 防止各种风险对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目标的影响、干扰及破坏, 为实现这些目标保驾护航。
以战略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战略控制、管理控制和作业控制。战略控制位于第一层次,是整个内部控制的起点,它的目标是在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形成适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
管理控制的目的是帮助企业通过分解战略目标从而在业务经营中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包括监督企业所有员工行为与战略目标的一致性、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对战略实施效果的实时监控与纠偏。
作业控制指各项具体任务的实施,包括内部控制包含的各项控制活动。作业控制是管理控制的进一步细分和落实。
以战略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与一般意义上内部控制的区别在于它着眼于企业的战略,战略目标决定了企业的未来经营方针与行动方向,从而会带来不同程度、类型的内外部风险,如果风险超出企业可承受能力的范围则可能会导致经营失败,因此战略定位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以战略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关注战略目标导向与风险控制的平衡,通过制定系统的战略评价与管理体系,强化管理与战略落实的协同性, 发挥战略的导向作用。
二、相应措施
(一)改进企业的治理结构
企业要建立以战略为导向的内部控制,首先要设计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使企业各组织之间发挥应有的制衡作用,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内部制衡机制,避免在重大战略决策方面的人为控制。企业应建立健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明确各机构的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程序等。除上述机构外,企业还应设立战略委员会,战略委员会是董事会的工作机构,主要负责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研究,对企业的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实施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
(二)科学制定企业战略
战略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战略制定应基于企业的风险评估。战略控制的本质即风险控制,在达成企业目标的同时应最小化风险,保证企业经营的安全性。控制风险的前提是进行风险评估,这需要企业系统地收集相关信息,对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内部环境及时进行动态的风险评估、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战略制定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的战略可能完全失去意义,企业应持续地评估发展战略并根据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企业战略,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做好战略实施控制
企业战略规划确定后,需要将战略进行层层分解并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这就需要企业从文化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架构与流程整合、绩效管理、风险内控等方面提出实施战略目标的配套措施,在管理控制和作业控制方面进行制度、流程设计,以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孙永风,李 垣,廖貅武.基于不同战略导向的创新选择与控制方式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4).
[2] 杨克智,李 睿.战略导向内部控制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7).
[3] 干 雄.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基于公司治理结构下[J].企业导报,2011(3).
[4] 郝银辉,李 华.战略导向的集团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4(5).
[5] 彭 惠.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华大学学报,2015(12).
[责任编辑:纪姿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