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视角下的个人遗产研究

2016-05-25 06:24王艳平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时代背景

程 玉,王艳平

(东北财经大学 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旅游视角下的个人遗产研究

程玉,王艳平

(东北财经大学 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摘要:在旅游视角下讨论个人遗产。国外学者在遗产旅游语境中提到了个人遗产,在我国尚未引起广泛关注,这是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掩盖了老龄化发展趋势所致。文章对有限的个人遗产旅游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讨论了发展此种旅游形式的时代背景,包括民众性、电子记录、可旅游化与自我继承,从主客体两方面论述了个人遗产旅游建设问题。最后,就标志物对个人遗产旅游的应用技术进行了探讨,认为可将遗产符号与功能服务结合起来,以更好地满足个人遗产旅游者需求。

关键词:个人遗产;时代背景;自我继承;旅游标志

0引言

戴伦·J·蒂莫西与斯蒂芬·W·博伊德在其专著中提到了个人遗产[1]。个人遗产与世界遗产、国家遗产、本地遗产构成遗产的等级体系。笔者认为这个概念十分重要且很有新意。与过去不同,历史上似乎只有权贵们才有遗产,绝大多数百姓没什么遗产。而对现代人而言,几乎人人都有个人遗产,其中包括一生中的旅游经历。这一重要概念在我国还未引起广泛关注,这是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掩盖老龄化发展趋势所致,精神层面的深刻变化还未得到充分重视,更不会展开深入研究。社会一旦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个人遗产的旅游价值便会得到重视。但在旅游视角下如何认识与研究个人遗产,不仅是笔者尚不很清楚,就连戴伦·J·蒂莫西与斯蒂芬·W·博伊德也直言,与世界遗产、国家遗产、本地遗产相比,在学术文献中,个人遗产是论述最少的内容。

1文献综述

戴伦·J·蒂莫西与斯蒂芬·W·博伊德认为,个人遗产与宗教社团、少数民族和职业团体有关,其提到了属于家族史研究范畴的寻根行为,老兵们为缅怀战友而前往曾经浴血奋斗的战场,退休铁路工人参观机车博物馆等。上述观点强调了个人遗产与经历和文化有关,其涉及到相应的血缘或兴趣群体,可认为此种情景自古有之,但或许是因为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关系不太紧密,因而一直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战争遗迹与工业遗产弥足珍贵,但随着世界走向和平与工业技术的日新月异,这也意味着上述遗迹遗产越来越与个体成长经历无关,也经常与自己的家人无直接关系。这是一个矛盾,关于遗产的社会重要与个人冷漠之间的矛盾,即公共遗产与个人情感开始分道扬镳。为了让遗产受到重视而不至于被冷落,似乎也只有让文化遗产与经济价值结缘,从这个意义而论,应将之归功于遗产产业。

我国学者关于个人遗产的研究起步很晚,是最近两年的事情,发表的文章也很少,而且旅游学者几乎没有做过专门研究,但其所展现的观点却十分有新意。当然,这里所言的个人遗产绝非指货币存款、有价证券和房产。傅强在法学领域里讨论了个人遗产的精神价值,认为要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立场上保护个人遗产[2]。通俗地讲,傅强强调了有关个人遗产的金钱之外的范畴,这对旅游研究很有启发,符合旅游常被描述为满足人们精神需求途径的观点。蒋银与吴倩在情报学领域里论及了个人数字遗产概念,提示着在大数据时代才出现的一个大问题,可能人人都会面临着个人数字遗产的陡然膨胀现象,倒不一定就是指经济价值,而是指该怎样处理身后的那些个人的电子数据[3]。关于个人数字遗产的研究相对较多,基本上都发生于图书情报学研究领域[4-5]。

应该说,个人遗产与旅游十分相关,但旅游学者对此缺少关注。关注旅游现象共同基础与哲学内核,以及过分关心旅游应用研究的盈利性,这两方面都导致了旅游多学科性易被忽视。笔者觉得,旅游研究的多学科性会随时随地发挥作用,不一定就只能在学科定位时进行讨论,有的放矢与无心插柳之间也存在着很好的相互促进关系。傅显进等在个人遗产视角下探索了省亲旅游相关内容,其中心思想有三点:一是不赞成有些学者将探亲访友排除在旅游之外的观点,认为这种移动又不为功利的人性现象是一种社会积极现象,旅游研究不能排斥与个体有关的社会正能量;二是从地域公平角度考虑,不一定非得有自然禀赋才能发展旅游,没有吸引物的地方通过建设也有发展旅游的权力,每个地方的先民子孙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地域史就是曾经属于这片土地的所有人的旅游资源;三是个人遗产与省亲旅游可以相互搭车求发展[6]。假定不是伴随着新技术而来,又没有立即的利润驱动,一个新概念要站稳脚跟,恐怕真得要借势发展,需要在缝隙中求生存。

2个人遗产的时代背景

2.1概念界定

本文所讨论的个人遗产,简而言之,是指普通人拥有的具有传承价值的个人经历,可外延到经验、理念、数字性文字等来自经历的转化。广义上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如剪纸等),因已存在有关的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不在本文中给予讨论。本文仅就旅游开发视角探讨个人遗产,而不触及伦理范畴,不讨论有关个人经历的隐私问题。当然,非传统安全对现代人而言十分重要,笔者对此尚未形成系统性的认识,但觉得除了要在系统设计上努力严谨外,恐怕还要如计算机系统那样,需不断升级、打补丁,以及每日都要杀毒和清理垃圾。

2.2民众性

现代社会可谓人人都在创造、拥有和积累个人遗产,这是社会走向富裕的结果,个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量上陡然增多了,社会在整体上告别了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贫困时代,即便是位于社会底层,在一生中也会为生计走过几个地方,即使只是一个打工者,也可能走南闯北、长途跋涉,至少会有一个位于乡村属于自己的家园,更不用说现代中产阶级及权贵有怎样的个人遗产了。可以说,当今时代,个人的经历就是遗产,人人都可设计与生产自己的遗产。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仅仅有个归属,而且还会有第二与第三的归属,不仅有常住地,还有工作地、几个第二故乡等,除工作单位外,还属于某个协会、业界和朋友圈。无论多小的领域,只要认真钻研,在去别的城市旅游时,可能都会有未曾谋面的朋友在那里翘首以待。笔者认为,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中等水平时,个人收入再增长不决定于勤劳致富,而需要靠知识与技术创新或社会地位,此时作为最大群体的普通人会转向创造自己的精神财富。

2.3电子记录

人在一生中会产生大量的经历与感想,尤其在现代社会人人拥有移动终端的前提下,那些经历会以文字、语音、图片、影像等形式记录与保存下来,社交媒体也留有了即时的个人信息,即便删除也留有痕迹,而经过整理便可大大提高其资讯价值。大数据挖掘与云计算等针对电子数据的处理方法,为现代人提供了可以有所作为的新领域。当然,传统的个人遗产保存方式也依然存在着。有人提出万一遭遇不测时QQ号该怎么办的问题,这不仅涉及到社会学的心理安全领域,也关系到一个创新空间——如何积累、挖掘和提升个人遗产的价值。只要出于有益化目的,在不违背法律规范和社会公德的前提下,当事人可以为自己、亲友及他人,不管认不认识,只要自认为是有义务或感兴趣,做些程度不同的积极努力。

2.4可旅游化

有些个人遗产直接指的就是旅游经历,有些与异地相关而涉及到旅游。即便有些经历看似无关旅游,也可转换为以旅游表达形式。历史就是一幅长长的画卷,通过旅游,似乎可以纪念任何形式的个人遗产。若心灰意冷就追随于海角天涯,若心高气爽则登顶泰山。不仅电子数据可以做可视化处理,旅游本身就是现实中大尺度的可视化移动行为,各种心情与事情都可以摆在地图相应的位置,提示着种种可能的出行计划与路线。斯奎尔(Squire,1994)认为,休闲与游憩行为体现了人们将其日常计划勾勒成各种地图的方式[7],置身原文语境中初读这句话时,还着实令汉语读者心生困惑。似乎可以这样理解斯奎尔的观点,当旅游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一种路径依赖,人们更愿意以旅游来表达日常,心情与态度决定了旅游的远近与类型,旅游是对休闲与游憩行为的一种放大。旅游生活化,生活旅游化,旅游与生活都在成为个人遗产。

2.5自我继承

古人关于生涯有过定位: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以及人活七十古来稀。现在看来,这些说法得向后延长10年。不仅现代人的生物学寿命在延长,而且累计的闲暇时间也在增加,社会学寿命在加倍。再则是个人遗产很丰富,继承什么还存在着选择问题。不仅是早而有之的后人继承,遗产个人也可以自我继承,步入后中年时代可以重走当年那条青春无悔路。有一种旅游动机叫做怀念,如果是发生在生前很遥远的事情,待进入身后时再由后人怀念,想必那种模糊会造成一定的实践困难。这也启发着自我继承概念的重要性。自我继承不仅要选择内容,也需要选择时间。怀念要有个门槛时间,时间太近与太远都不能取得好的效果,最好能正当怀念之时做旅游的怀念之事(见图1)。现代社会经常被表述为人情冷漠、职场淡漠、亲情疏远,甚至是自我冷漠——对自己曾经的付出也不当回事,此时更需要提出自我继承的概念,创造个人遗产更需要自力更生。

图1个人遗产旅游自我继承的时段选择

在哲学上也有类似观点,意识形态具有自组织性,可以自我生成、自我规定、自我构造及自我发展。意识形态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但主体总是带着自己的意向去反映社会现实[8]。而在本文研究中,不仅体现在意识形态层面上,还将那种自组织的意识转换于旅游行动上。从这个意义上看,个人遗产旅游不仅有哲学基础,而且还是一种技术性的哲学实践。

3个人遗产旅游

3.1主体研究

个人遗产旅游是指与个人遗产有关的旅游形式。从主体上说,既包括如前所述具有自我继承意义的旅游形式,在某个人生阶段再现过往阶段的旅游,异时再现、故地重游,也包括子女为纪念父辈与祖辈的孝行之旅。在这种语境下,省亲旅游与前往曾经工作与学习地重游等,都属于个人遗产旅游的范畴。当主体与其他人员发生关联,一同前往,或约定在某地相见,便使个人遗产旅游这个概念有了旅行社意义。个人遗产旅游一旦能够与先进的既有技术搭界,成为移动终端上可点击的内容,甚至有能力在多个地区之间整合出团购市场,就不难理解其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由此可知,个人遗产旅游不仅适合老人,可与健康旅游结合起来,也适合青年人群体,这就需要打出情怀旅游这个主题。情怀旅游与怀旧有所不同。在这个功利泛滥的时代里,欠缺的就是广泛的情怀意识,而社交媒体就是利用了这一点,将欠缺当做一种资源并开发出了几乎让人人参与的技术产品。《三国志》写道,勿以善小而不为,而对现代人而言,那就是谁能将小善集成大为,超越秀才水平而成为研发者。笔者觉得,抓住情怀主题,合理分类,尤其要研究能体现情怀的技术,对做大个人遗产旅游市场至关重要。

3.2客体研究

目的地的历史越是悠久,似乎就越有旅游吸引力。但这也导致刚刚过去的容易被忽略,而对于情怀之人,送往迎来之后是想念的与日俱增。笔者认为,那种忽略正好提示着一种发现:越是过去不久,越是一种可想念的资源。个体并非都来自历史文化名城,任何地方都可以开展个人遗产旅游,历史越近,越容易产生属于自己的情怀,年代悠久则容易导致客观,即便有遐想也是把自己他我地放到环境中。当我们将目光放在近代,假如自当今以10年为单位向前追溯,便有改革开放之初、文革、三年自然灾害、头两个五年计划、建国之前的民国等阶段可供参考,为什么不可以建设这样如连续谱般的旅游目的地呢?很多人对这些刚刚逝去的景观都还持有情怀,但在现实中却找不到这样的地方了。即便是再过百年,当现在的市场已经消失,个人遗产旅游目的地是否可以转换为历史的遗产旅游目的地呢?

比如,可以建设百家姓中大姓的旅游目的地——类似孔家人前往山东泰安祭祖,也可为每位旅游者提供最好的服务,让好的体验成为其关于旅游的个人遗产。但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有漫长的道路要走。虽说可以通过地方性建设来形成目的地独特的魅力,但那还是很难落到实处的理论而已。笔者在这里提出两点看法:第一,应该由地方根据自己对家园的理解,充满热心和执着地自行选择建设重点,将家园建成既适合居住也适合接纳旅游的样子,根据自身地脉选择相应类型的个人遗产旅游者;第二是要选择能留住客人的资源作为突破口,滞留时间越长,越容易将那种滞留经历当做自己的个人遗产,这也意味着度假旅游、养生旅游、候鸟式旅游、地产旅游等容易生成以旅游经历表达的个人遗产。

3.3标志旅游

人们很多年后再来到曾经工作过、生活过的地方,原物依旧,但物是人非,有时甚至连物也找不到了。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在此借用麦肯奈尔的标志物(marker)概念进行分析。在麦肯奈尔的眼里,标志是指关于具体景物的任何一条信息,那个标志可以是景物的名称或一张图,信息必有载体,而载体便可视、可感觉或可交流。标志也是本物的一个象征,经过旅游者的接触并认同,就可以转化为具有旅游意义的吸引物,从而可以做到与景物所指相分离并最终成为景物的新能指[9]。

个人遗产所对应的载体没有了,或场所他用,但其标志物可能还存在着,保护景物标志与制造一些标志,可能十分有利于发展个人遗产旅游。当然,标志往往从属于景物,其地位相对不高,但倘若标志在从属的同时还能搭建于其他的生命力之上,用景物信息做文化符号,以其他重要的生命力事物做实在内容,那么新能指只要不脱离原地点就可以自我生存下去,因为此时就已从从属景物转向从属地域历史了。

这里以东北财经大学为例。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日益成为个人遗产旅游的重要景点,人们有时为自己来怀旧,有时也为孩子而来。东北财经大学自1959年至1985年间称为辽宁财经学院——简称辽财,以入学年龄为18岁计算,毕业生现在应该在47~73岁,正是适合开展个人遗产旅游的年龄段。但迄今在东北财经大学周边,没有一家设施称为辽财宾馆、黑石礁咖啡与孙家沟超市,也未见投资系拉面招牌,似乎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价值观主流是好大喜功、喜新弃旧,愿意展望未来,老地名多不被商家看好而只存在于民间话语中。当个体进入知天命阶段,难免有一定程度的怀旧心态。假如能住在辽财招待所而不是东财大酒店,显然会提高个人遗产旅游的怀旧体验质量。关于个人遗产标志,存在一个较大的市场,比如每年寒暑假都有校友返校聚会,在校生也有欲望了解学校历史上是何种模样,所以可以在学校周边设置具有标志性的功能设施。所谓标志就是指名称和氛围,而功能则是指吃住行游购娱等,此时就不必太担心原景、原事、原物是否有何变化,因为历史真实确实发生在那个标志所围的圈子里,甚至可以将标志本身挪进原本的景物空间中。沈阳师范大学就将老校门的模样做成一个建筑小品摆进校园里,现在的大门虽然完全不同,但人们可以在校园里见到老校门的模样,虽然那个建筑小品并非原物,但这总比知道而看不到要好,也比不知道就不教育要好(见图2)。

图2景物与标志的空间关系

4结论

通过讨论,本文得到如下结论:第一,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进程与旅游经常化以及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个人遗产旅游潜在市场已经形成,蓄势待发,当下情形就如同温泉旅游热爆发之前态势,因而本研究至少有铺陈蓄势之呼吁价值;第二,当今的个人遗产具有民众性、电子记录、可旅游化与自我继承等特点,其中自我继承乃是通过旅游方能体现出来的特征,这是由旅游暂时性所决定的,此一时继承了彼一时,使其发生在怀念之时最为适合,而那个时段究竟位于何时还有待于实证研究。与个人遗产旅游自我继承相比,只言经济层面的财产拥有,人是不能自我继承的;第三,可从主体与客体两方面研究个人遗产旅游开发问题,笔者发散性地讨论了许多情景,虽然没有形成十分清晰的认知结构,但足以让人们感觉到此研究领域大有潜力;第四,笔者讨论了标志在个人遗产旅游上的应用,原景物不能说拆就毁、想搬则迁,即便原景物不得已发生变化,仍可凭借那些标志物满足个人遗产旅游的市场需求。此做法可以一定程度地以社会化形式固化原景物,标志物群体已逐渐超越了与景物的从属关系,可认为已经进入断奶期,进入自我成长期,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参考文献:

[1] 戴伦·J·蒂莫西,斯蒂芬·W·博伊德.遗产旅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13-17.

[2] 傅强.个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初探[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8.

[3] 蒋银,吴倩.个人数字遗产的概念、管理与对策[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8):10-17.

[4] 王丽.我国个人数字遗产的继承问题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3.

[5] 冯占江.论个人数字遗产的保存[J].云南档案,2014(4):42-44.

[6] 傅显进,王艳平,彭建.基于个人遗产的省亲旅游研究 [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4):311-315.

[7] C·米歇尔.霍尔,斯蒂芬·J·佩奇.旅游休闲地理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8] 万斌,陈明.自组织视域下的意识形态[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8(3):34-41.

[9] D·麦肯奈尔.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蒋华)

The Research on Personal Herit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m

CHENG Yu,WANG Yan-ping

(School of Tourism & Hotel Management,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Dalian ,Liaoning 116025, China)

Abstract:Personal heritage is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m. Foreign scholars mention personal heritage in the context of heritage tourism; however, it does not attract wide attention in our country for the reason that the rapid growth of economy cover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ging. The paper makes a literature review upon the limited research of personal heritage tourism and discusses the background of developing this form of tourism, including the civility, electronic records, tourability and self-inheritance. The paper also probes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personal heritage tourism from two aspects of both subject and object. Finally, the paper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personal heritage tourism in terms of marker, concluding that heritage symbols can be combined with function service, so as to meet the demand of personal heritage tourists better.

Key words:personal heritage; background;self- inheritance;tourism mark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961(2016)02-0065-05

作者简介:程玉(1991-),女,江苏扬州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旅游规划研究。

收稿日期:2016-02-10

猜你喜欢
时代背景
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美育创新发展研究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做好新时代背景下的学生引路人
关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的思考
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究
新时代背景下TOCC建设方向探讨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管理之我见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健美操创新路径的探索
新时代背景下棊江区政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