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德麟
(淮安市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江苏 淮安 223001)
淮北盐河考
荀德麟
(淮安市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江苏 淮安 223001)
摘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说游水是淮水的一条支流,沭水、游水、涟水,一脉相承,异名同体,是其不同河段在不同时期的名称。新漕渠、通涟河、支家河以及下中河、张河,均在不同历史时期与盐河有密切关系。淮北盐河河口与闸坝的变迁,一是受制于地理环境的变化,二是受到批验盐引所设立位置的限制。
关键词:盐河;河道变迁;历史考证
在“天下盐利淮为大”的历史年代里,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为牢牢控制和保证盐税收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而对运盐河道的开凿、行盐坝口和巡盐关卡的设置,就是其中的关键措施。淮北盐河因运销古淮河以北直至赣榆的淮北各盐场所产海盐而产生。它贯通淮海地区滨海诸州县,北接海州湾,南入古淮河,与古淮河尾闾涟水的关系至为密切。
1游水与涟水
涟水县城位于古淮河北岸,西南距吴邗沟入淮处的古淮安城六十里,距淮、泗水交汇处的古淮阴城水路一百二十里;东出云梯关水路近百里;北由运盐水路可直达海州,辗转而入山东东南近海州县,是水路四达之区。历史上,涟水城曾长期是淮北食盐集散中心,也曾长期是淮北盐河之要冲、卡口。
关于淮北盐河,从现有史料来看,可以追溯到古游水。游水,在历史上曾是联结淮河以北近海地区、与海岸线大体平行的一条重要河道。东汉桑钦《水经》、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均有记载。《水经注·淮水》:“淮水于(淮浦)县枝分,北为游水,历朐县与沭水合。又迳朐山西,山侧有朐县故城。又北迳东海利城县故城东,又北历羽山西。又北迳祝其县故城西。又左迳琅琊计斤县故城之西,又东北迳赣榆县北,又东北迳纪鄣故城南,东北入海。”①说游水是淮水的一条支流。 杨守敬《水经注疏》对此条亦有详细阐述。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安东县涟水盖即游水”②。《大清一统志》也讲“游水一名涟水”。由于历史上或自然改道、淤塞,或人工的疏浚改道,酌古准今,上述记载颇有些扑朔迷离。
关于游水的南段,《水经注》把它记为淮河的一个“枝分”。大江大河尾闾出现分支,多口入海,是很常见的现象。那么,这个“枝口”在哪里?由于黄河夺淮,大量的古河道淤塞,令人很难判断。不过还是有一些历史记载可供分析。光绪《安东县志》卷三记述了不少淤塞的南北向河道,诸如东、中、西涟河等,河道宽度则数丈至数十丈、近百丈不等。其中最宽的有三条。东涟河:旧志云去治东北三里,东连十字河,下通一帆河,西接中涟河,阔三十三丈五尺。西涟河:旧志去治西北三十里,西接沭水,东流入中涟河,又入官河,阔三十三丈五尺。中涟河:旧志去治北三里,北通官河及西涟河,南通市河(指涟水城壕河),阔八十七丈九尺。按,这一宽度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凿灌溉干渠时得到印证。从上述三条河的记载看,东涟河是中涟河的下游分支,西涟河则是中涟河的旁支,只是位于其上游罢了。
淮河作为独流入海的大河,其近海处的枝分应当比较宽阔,所以,在这三条河中,中涟河最有资格成为淮河尾闾的“枝分”。其“枝口”即古涟口,在旧涟水县城东南三里。更重要的是,中涟河“北通官河”,这里所说的官河就是指盐河。盐河处于硕项湖下游,逼近五港口,穿越灌河等入海河道。因此,把古五港口、灌河口看作是涟河的入海口之一,应当顺理成章。既然涟水就是游水,涟河也就是游水的南段。我们承认《水经注》的记载无误,那么,又如何解释游水的中段和北段呢?已经在清康熙年间淤塞的硕项湖很关键。硕项湖作为古代的濒海泻湖,“在安东县西北一百二十里,湖东西四十里,南北八十里。……湖西接桑墟湖,为涟水之上源。”③
又,光绪《安东县志》屯河:“按《海州志》云:沭水支流,南尾经清河县北境,东通涟河。《府志·疆域》末云:安东西南有涟河。正与州志相合。而其《山川》又云:涟水源自西北大湖来。似属两歧。旧迹既不尽可考,按其形势,西自沭水东流者,为东、西、中三涟河,北自硕项湖南流者,正是涟之支派,故亦名涟河,非错出也。东流三河,旧志时久已淤废,惟北由大湖南来之派,康熙二十四年河督靳辅以湖身淤垫,丈地归屯时,并筑有屯堤,沿称屯河,想见尔时,今河形略可识别。”④这段话清楚地表明:所谓“涟水之上源”,就是屯河与硕项湖。同时,屯河又是沭水下游的“枝分”。西涟河则是“西接沭水,东流入中涟河,又入官河,”是沭水下游的又一条“枝分”,也是借中涟河入海的。其实,沭水还有一条分流入海之道,就是通过与硕项湖相连的桑墟湖,向东北流入海州湾。
那么,沭水上游究竟是不是游水?回答是肯定的。武同举在《淮系年表》中指出:“祖口城以下,祖水及沭水故渎,例得通称,其水东流,迳今沭阳城南,又东流至硕项湖,会游水,又北流入海,游水后名涟水。”武同举在《淮系年表》附图中,就把现今淮北运盐河标名为游水,并在游水故道上画两个箭头表示流向,一向南,一向北。无怪乎海州湾也有一条“游水”。⑤实际上,武同举是根据钱玷之说。钱玷曰:“游水今无所考,而安东县北有盐河,东北流合硕项、青伊二湖,大约即游水故流,为湖水所浸滥而断蚀也。”⑥
至此,我们大体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沭水、游水、涟水,一脉相承,异名同体,不过是其不同河段在不同时期的名称罢了。而《水经注》所言游水“又左迳琅琊计斤县故城之西,又东北迳赣榆县北,又东北迳纪鄣故城南,东北入海”的故道,根据张传藻先生的研究,是由于“马陵山的缓慢抬升导致鲁南山地和苏北平原间倾斜度增大,丘陵沟谷侵蚀加剧,部分地段已变为‘劣地’。这是游水北段干涸的主导因素。”[1]这应当与郯庐断裂带多发的地震所引发的这一地域高程的巨变有关。而今沭水下游由于硕项、桑墟诸湖,连同涟河相继淤平,为排水起见,重挑新涟河,部分来水由蔷薇河从临洪口注入海州湾。历史地理书中称在朐县“注游入海”指的就是这一段。
2新漕渠、通涟河、支家河
唐代,由于涟水的淤垫,有碍于行盐通商,唐垂拱四年(688)开挖新漕渠。⑦新漕渠在涟水城北三十里处。南经县东涟口入淮河,北通海、沂、密等州。河宽八丈,长一百三十八里。河开成后,官舫贾船,帆樯相望,故名官河。既然称新漕渠,必有不少改变,又言明在城北三十里,“三十里”以南仍旧用宽阔的中涟河。其较大的疏浚、改道、裁湾取直工程应主要在“三十里”以北。
据《宋史·河渠志》,元符元年(1098)三月甲寅,工部言:“淮南开河所开修楚州支家河,导涟水与淮通。”赐名通涟河。《宋史·王宗望传》云:“初,楚州沿淮至涟州,风涛险,舟多溺,议者谓开支氏渠引水入运河,岁久不决,发运使王宗望始成之,为公私利。”⑧
多种《安东县志》均载:支家河“去治西十五里,南通山阳县新沟,达山阳河北关厢,北接成子河及中涟河,阔七丈五尺。”又说(涟水城)南六十里为支家河口。考其位置,当在今淮安市淮安区河北村,因宋代涟水与山阳分淮为界,“河北关厢”位于淮河以北,时行政区划上多属涟水。支家河的作用,与淮河以南同时期开凿的沙河、洪泽新河、龟山运河一样,是重要的避淮工程。河开成后,“楚、海(州)之间赖其利”⑨。
公元1128年黄河夺淮,河患逐渐加剧。 明太祖洪武二十七年,浚淮安山阳县支家河,水南入淮,北通安东、海州。据乾隆淮安府志,永乐三年“浚淮安府运盐河一十八里,浚淮安府支家河长一万一千九百七十丈。”⑩嘉靖三十一年(1552),黄河决草湾口,支家河淤塞。万历四年(1576),总河吴桂芳开草湾新河四十里,将草湾至楚州河下至涟水西南的淮河大湾取直,将支家河拦腰铲断,并使位于河北村(今河北村下同)的支家河口,远离草湾约二十里,盐船遂暂时转由涟河口入黄河而上。万历二十一年(1593),安东知县陈从彝浚盐河、三澳河,商通民便。二十六年,黄河大水,筑坝堵塞涟口,将盐河口移于县西十二里,自此海州盐运由板浦至安东坝,车运渡黄。四十三年,浚盐河,四十五年,淮北盐商集资挑浚官河,并筑浦埝捍潮蓄水,以便盐运。
3下中河、张河
雍正九年(1731)堵闭杨庄北盐河闸,改建草坝,大浚盐河,自盐河闸越河头坝起,经朱元庄迄新安镇(今灌南县城镇),长二万九千六百丈余,盐运畅通。乾隆二年至道光六年(1737~1826)90年间,28次启动王营减水坝,经盐河分泄黄河涨水,以致盐河屡受黄河泥沙淤积,数次决口,不但影响航运,还酿成洪水灾害。为了维护盐运通畅,河督及地方官员不惜民力、财力进行治理,百年间,十多次全流或局部疏浚盐河,或加修堤堰,六次移建盐河闸,多处修建水坝,蓄水济运。
盐河上游在淮阴县(今淮阴区)境内,还是北乡排泄田间积潦的泄水河道。它“受黄桥便民河于桂家塘,受总便民河于永丰闸,受淮、泗界沟于许家渡。”[2]
4盐河河口闸坝考
淮北盐河河口与闸坝的变迁,一是受制于地理环境的变化;二是受到批验盐引所设立位置的限制。
支家河口:嘉靖《两淮盐法志》卷二《秩官》:两淮盐运使司下设二批验盐引所,“一在安东县南六十里支家河头。淮北诸场盐必榷于此,始货之庐、凤、河南。旧所基在淮南岸,当河冲流,弘治间再圮于水,费帑藏七千金筑之。正德辛未复圮焉,御史绎乃从商议,请移于北岸。”也就是位于淮安区河北村的“支家河头”。这里也是北宋时期的支家河头。
草湾坝在王家营以东十余里的旧草湾镇南侧黄河堤上,在这里,盐河与黄河“两河相距,才六七百步”。“其盐路,凡北盐至此,车盘渡黄,历永丰草坝入盐河,而达于河下之掣验所。坝有老坝、二坝、三坝,相距各里许,车船利其驳运,倚以为食,相传待养于二坝者七百人,余亦称是。抵所,则改五十斤一捆,售于湖贩。湖贩以驳船入乌沙河,经杨家庙高家堰以出湖。斯时草湾有两浴堂,一质库,其建筑有文昌阁(东直红桥),有盐务大王庙,郁然为淮北名区。而河下东西里,前后坊,脚夫杂沓,昼勤四体,暮则脱草履,易缎鞋,悉仗盐纲为衣食父母。”[3]道光十三年,纲盐改票,盐引掣验所迁西坝,草湾诸坝遂废。然而这一带居民贩私盐的传统一直保持到本世纪初。草湾以东,还有“下坝”之名,也是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一个盘坝之处。
钳口坝旧时为柴埽,民国十年(1921)大水,坝子倒塌,“塞以秫秸,十二年改用碎石镶砌。”“在双金闸西一里,盐河至此斗折而南,承受中运河分泄之水,其西作格堤以为拦约。”[4]钳口坝以西,则为盐河尽头。这里东南距杨庄约十八里。
最后修建的双金门闸在今淮阴区凌桥乡双闸村二组,中运河北岸。双金闸也是最早的盐闸。康熙四十二年盐闸建起后,它主要承担泄洪排涝任务。
西坝考:西坝,原为旧王家营之所在。康熙以前没有盐河,西坝北侧的盐河南堤,旧为黄河北岸缕堤。此堤以南,西坝人谓之西河滩,为由西坝去杨庄的通道。康熙十九年,靳辅始建东、中、西三大减水石坝于王家营,泄黄河盛涨,北穿鲍营河入海,始有“西坝”之名。考其遗址,在今王营、西坝之间,今西坝观音庵遗址以西,即为“西坝”遗址。“后因嘉庆十一年启放,冲塌坝底,并坏遥堤,遂闭不复开。未几,又建新减坝于西首八十五丈之苗工,并添筑二坝为重门保障,费帑金四十万两。道光六年,琦善放水,北岸冲为大泓,即开此坝,盐河以北之新格堤,亦是时所筑也。”[8]“此咸丰以前故事……缘缕堤而东……则见晴沙一片中,东西两束水堤,并行百数十丈,堤间有土堰,金门双启,局势恢张,堤尽处亦连以土堰,为金门一,所谓重门保障也。若并缕堤而言,殆如‘曰’字,惟下二画有断缺耳。老人又指堤南近河处,谓此为前闸,道光间筑,以保盐河北堤,然未久河徙,实未尝用。”[9]
清康熙间王营东迁后,西坝地处荒卤,居民鲜少。道光十三年,票盐行顿于此,西坝遂迅速繁华,兴为市镇。为了便于将由淮北盐河运来的盐驳运至西坝“栈积”,在西坝镇东侧开凿了一条南北向的小盐河,北抵盐河码头,南达黄河码头,为最初的二十二家盐商共同集资所开。今小盐河遗址尚存。小盐河南河头下即为黄河,经过掣验收税的盐斤由黄河上船,逆水行十二里,到达杨庄小坝。“丈船尺水,到此停靠。坝西则有大船多艘,接载出湖,除运水特别低落外,殆无原船出口之事。当是时也,脚夫十百为群,背负盐包,由小船至大船,蚁队蜂衙,不足为喻。……此坝东五里有杨庄活动坝。”[10]
西坝镇盛时,“西起茂盛街,东抵小盐庄,南北各阻河为池,市廛相接,有户四千,有口万二千六百,尘闬扑地,歌吹沸天,泱泱乎淮北之名区也。”然而西坝既不同于一般的城市,更迥异于一般的乡镇,是一种特殊的聚落。“如布帛、菽粟之品,市廛所必具,而西坝无之;酒醋饴酱之微,亦非求诸王营不办。又如十八家盐栈,各占地十余亩,栈门高阔,长垣缭绕。一栈之中,某盐号,某经手,凡与栈有连者,列屋而居,乍入其门者,往往主宾莫辨。后门各有径,达于河北,盐车由此入,包包相积,覆以微箔,横看成岭而侧成峰焉。栈门以外,商店中最见都市化者,则有番菜馆,盐商欢宴之场也;有娼寮,湖客俊游之地也。二者之中,娼寮尤兹地所特具。自余贸易,则药店为大。……又闻民国十五年时,淮北犹岁行盐二百五十万包,国家岁收入千万元之直接税,恃此一水。”[11]“自道光间江督陶澍定票盐之制,票贩验赀纳课,赴场领盐,行盐河数百里,至西坝而售诸岸贩;岸贩买盐出湖,散售于淮北引地食盐之户。每年所销,以三十六万引为额。”开始阶段,积引畅销,商情大振,后由于私盐充斥,往往滞销。进入民国以后,采取一些便商举措,由于火车运输和海运的发展,河运的盐商岸贩获利空间逐渐缩小。20世纪30年代初实施盐政改革后,西坝盐引掣所等撤除,西坝遂一蹶不振。[12]
注释:
① 《水经注》卷三十。
② 《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二。
③ 《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二。
④ 光绪《安东县志》卷三“屯河”条。
⑤ 《淮系年表·水道编·淮赣及南北支》。
⑥ 《水经注疏·淮水》引述。
⑦ 《唐会要》。
⑧ 《宋史》志第四十九《河渠六》。
⑨ 《宋史·吴居厚传》。
⑩ 《淮安府志》卷六河防。
参考文献:
[1] 张传藻.游水考[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5(4):27-28.
[2][3][4][5][6][7][8][9][10][11][12] 张煦侯.淮阴风土记[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郑孝芬)
A Historical Research of Huaibei Salt River
XUN De-lin
(Huai'an Grand Canal Culture Research Center, Huai'an, Jiangsu 223001, China)
Abstract:Li Daoyuan of Northern Wei says in his Shui Jing Zhu (Notes on Book of Waters) that the Youshui River is a tributary of the Huaishui River, and that Shushui, Youshui and Lianshui, flowing from the same source, are but different names used in different periods for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ame river. Xincaoqu (the New Transport Canal), the Tonglianhe River, the Zhijiahe River, the Xiazhonghe River and the Zhanghe River all have close links with the Salt River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The changes the river mouth, the floodgates and the dams of Huaibei Salt River have undergone are subject on the one hand to those of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to the various sitings of the salt inspection office on the other.
Key words:Huaibei Salt River;changes of the river course;historical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K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961(2016)02-0001-06
作者简介:荀德麟(1950-),男,江苏涟水人,编审,主要从事地方历史及文化研究。
收稿日期:2015-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