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85例疗效观察

2016-05-25 00:37刘春义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4期
关键词:翼状胬肉巩膜

刘春义

江苏省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昆山 215300

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85例疗效观察

刘春义

江苏省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昆山 215300

目的 分析与观察翼状胬肉疾病中运用自体角缘干细胞其联合翼状胬肉切除实施移植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临床成效。方法 将我院在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人)和观察组(42人),前者运用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后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自体角缘干细胞进行移植诊治,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愈率更高,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本次临床观察分析得知,由于进行翼状胬肉疾病治疗中所应用的自体角膜缘干细胞且联合翼状胬肉切除的移植方法不但便于实施,而且获取容易,使其可以有效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成为对翼状胬肉予以治疗的良好方式。

翼状胬肉;角膜干细胞移植;复发率

作为慢性结膜变性疾病类型中的一种,翼状胬肉是较为常见的眼科类疾病,多伴有纤维血管组织从结膜向角膜增生的情况,属于一类多发疾病,常与外界环境、紫外线辐射刺激以及结膜炎紧密相关,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实际上,针对该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尚无明确的研究结论,对眼睛致盲性影响是潜在且严重的。一般情况下,当胬肉开始向角膜生长的整个过程当中,易于牵拉角膜形成散光情况,又或者瞳孔被胬肉头部遮盖,进而导致患者出现视力情况的下降变化,分情况程度也有所不同。那么就当前的医疗水平来看,尚无药物能够治疗,必须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才可以解决,不过术后的复发率却非常高。将我院在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人)和观察组(42人),前者运用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后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自体角缘干细胞进行移植诊治,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现对以下研究论述报告加以分析。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研究对象

将我院在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人)和观察组(42人),其中对照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32-73岁,其平均年龄为53.23±3.45岁。观察组男19例,女23例,年龄33-72岁,其平均年龄为53.14±3.52岁。经检查发现,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的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拥有可比性。

1.2 临床手术方法

对照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方法,使用0.5%可乐必妥滴眼液进行3d的术前眼滴,患者为双眼翼状胬肉时则应同时手术。予以两次含0.4%盐酸奥布卡因表面的麻醉处理,在0.45×12注射器针头中注入2%、0.5ml的利多卡因做浸润和麻醉处理,并让翼状胬肉组织隆起来以便和下方的巩膜分离开。一些病人在选用球后阻滞麻醉时应对角巩缘球结膜实施剪开,以胬肉上、下边缘方向对胬肉体部球结膜与其变形增厚组织剪开分离到泪阜周围,让胬肉根部被剪断,对翼状胬肉头部利用显微有齿镊夹住,以便小圆刀片可以从中将其和翼状胬肉头端、角膜前弹力层分开,达到切除完整胬肉目的。若出血,以烧灼做止血处理。需要注意角巩膜表面光滑的保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自体角缘干细胞进行移植诊治,移植片选用同眼上方或下方角膜缘干细胞组织。宽度为:2.0~3.0 mm,长度则和胬肉受创面积接近。术中在植床展平移植片,使用10—0尼龙线做间断性缝合处理4-6针,对浅层巩膜做固定且清除结膜瓣下腔内的空气和血块,促成结膜瓣与巩膜紧贴效果。并于术后做包眼抗生素眼膏的涂抹处理,选用涂典必殊眼膏。

1.3 术后治疗

使用氟米龙和可乐必妥滴眼液在术后第2天做滴用处理,氟米龙滴眼液与可乐必妥滴眼液,点眼4次/d,晚上则进行典必殊眼膏的涂抹,并于1星期后做拆线处理。

1.4 统计学处理

本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实施数据的统计处理,计数资料数据利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P<0.05 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通过研究发现,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愈率更高,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 论

从很多研究资料中获知导致翼状胬肉形成的原因很多,至今没有结论,阳光与紫外线成为其中重要影响因素,其中患者角膜干细胞的作用缺失促使疾病的生成,常发生鼻侧,多为双眼。根据进行和静止性判断其是否发展:前者前端及头端浸润并隆起,常见色素性铁线,朝角膜中生长的体部充血呈现肥厚;后者则未见充血,头部较平且体部纤薄,使发展缓慢。当角膜内与瞳孔附近受翼状胬肉涉及时应采取手术方式解决。常用方法:(1)与新鲜羊膜联合移植法。从人体胎盘组织中利用新鲜羊膜,有效运用其形成的不同活性细胞因子,达到激发上皮细胞分化,使其粘附于基底,帮助眼表重建的效果[1],但在实际应用中会受到同种异体移植因素影响,难于顺利完成。(2)联合生物羊膜的移植治疗方法。从人体胎盘组织中获得羊膜,并包装为羊膜片成品,做脱水和消毒处理,予以无菌包装,拥有安全、便捷且无毒优点。让新生血管与纤维增生受抑制,让复发率下降,不过由于无法对角膜缘干细胞或结膜细胞供给,使复发率降低水平不如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法[2],而活性成分量不多、高价格也起到阻碍。(3)对自体角膜的干细胞移植治疗方法。以自体所带干细胞在翼状胬肉患处生成正常干细胞,完成移植过程,使正常的上皮干细胞能够从病变区角膜缘及巩膜组织中获取,帮助角膜恢复透明,谨防出现结膜源性增生和翼状胬肉复发的情况。作为一类特殊细胞,角膜缘干细胞存在于基底中,促使上皮组织获得恢复[3]。细胞组织再生与更新依靠干细胞强大的细胞分裂及增生能力,其具有长寿命特征。同时在抑制结膜上皮和血管朝角膜内生长方面起很大效果,翼状胬肉形成和复发是和角膜缘干细胞的作用发挥关联密切的[4]。正是借助干细胞高增生与应激增生的优势,对翼状胬肉运用自体结膜及角膜缘上皮移植的治疗方法是可行的,一方面,在对裸露巩膜床加以遮盖和修复同时,促进角膜缘干细胞生成恢复,利用干细胞朝角膜增生、延伸及分化的特征,有效修复角膜,另一方面,对结膜上皮与新生血管波及角膜加以扼止,形成对翼状胬肉复发终止的成效。面对残余变性组织,应及时清除,避免复发。本次研究显示,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愈率更高,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显微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法在治疗翼状胬肉疾病中拥有取材方便且易于操作的优势特点,有效降低翼状胬肉复发率,与国内相关报道中复发率3%相似[5],有助于翼状胬肉的治疗。

[1] Ma X,Bazan H,Li J.Suppression 0f 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 by conditioned culture medium of human anmiotic membrane[J].Zhonghua Yah Ke Za Zhi,2003。39:753-756.

[2]刘祖国.眼表疾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63.

[3] Dua HS,Forrester JV.The comeoscleral limbus in human corneal epithelial wound healing[J].Am J Ophthalmol,1990,110(6):646-656.

[4] 陈剑(综述).角膜缘干细胞及其临床意义[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2,16(6):340-342.

[5]杜振亚,姜德咏。聂爱光.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分析[J].中华眼科杂志,2002,8:351-354.

猜你喜欢
翼状胬肉巩膜
《巩膜炎》(译著)一书出版
《巩膜炎》(译著)一书出版
巩膜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刨根问底之翼状胬肉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翼状胬肉的治疗及其并发症
飞入眼睛里的“翅膀”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眼睛长胬肉要不要治
翼状胬肉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口服中药治疗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