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再造新我

2016-05-24 03:05李政涛
中国德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根基名师传统

李政涛

关于读书,我认为先要明白一个问题:读什么书?天底下有两种书需要我们读。一个是“有字之书”,一个是“无字之书”。所有的教育者包括我这样的教育研究者,两种书都要读。我现在越来越看重“无字之书”。我特别欣赏、极为佩服的一个名师于漪老师,她当年讲过一句话:课堂是什么?课堂是活的教育学,是活的教育理论。课堂是一本最重要的“无字之书”。你能不能读懂课堂,是我们能否真正懂教育的一个关键标准。说到读懂课堂这本书,我想到自己多次讲过的上海建平中学,过去它有一个传统。什么传统?它选择教育专家有一个标准,不是那种只能做报告的专家,只能做讲座的专家。说实话,今天的中国教育界不缺能做报告、会做讲座的专家。他们希望选择的专家是什么样子的?能够进建平中学的课堂,听老师的课,帮助老师改进课堂的人,这才是他们心目中真正的教育专家。我很认同这个观点。

两种书都要会读,读之后,最终聚焦到我现在非常非常看重的“转化之书”:怎么从有字变为无字,再从无字变为有字,实现融通转化。这是我现在正在努力追求的、在写的一本“大书”。

要让这些书的阅读产生价值、发展价值,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需要有目标,明确阅读的目标;第二需要有方法,掌握阅读的方法。怎么明确目标?怎么掌握方法?下面,我把两者融合起来讲:第一, 进入传统;第二,培植根基;第三,聚焦专人;第四,改变思维;第五,回到今天的主题——再造新我。

我先说第一点——进入传统。我大学毕业那年是1989年,那是一个反传统的年代。当时我们参加了很多演讲、辩论、读书活动,一个主题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怎么让传统文化再造走向新的文化。所以,那个年代我们这些人都是在激烈的反传统当中慢慢长大起来的。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意识到传统的重要性。我1995年硕士毕业以后到北京工作,当时领导让我开一门课,叫 “中国传统文化”。这逼我重新去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那段经历对我今天的影响非常之大。我经常讲这个话:一个人如果声称中国传统文化过时了,不好了,有各种糟粕了,你必须有一个前提性的条件。什么条件?“十三经”不说,你至少要读过“四书五经”;“二十四史”不谈,“前四史”你要读过。如果这些书你没有读过,你就声称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你没有资格!我本科是学政教的,那时我们很多同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过时了。这个我不同意。我说你们至少要告诉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五卷本,你读过没有?很多都是没有读过的。如果你没有读过,你凭什么说它过时了,没有用了?这个经历不断地唤起我对传统的温情和敬意。钱穆先生对我影响最大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对传统要有温情和敬意。当然,怀有温情和敬意的对象当然是我们好的传统。

2014年9月,我们华东师大教科院开学典礼,我应邀为新生做开学演讲。我一上来就说了一个问题:你们千里迢迢来到华东师大干嘛来了?三年之后、四年之后离开华东师大的时候,你们要把什么带走?我自己回答的关键词是“传统”。来到华东师大,第一,你要了解和承接你的导师的传统:你的导师在这样一个领域里,他创造了、开启了一个什么样的思想传统?你要了解,进而把导师的传统变成你的传统。第二,你要了解你所在的院(系)的传统。像我所在的教育学系,过去一度被称为“中国教育学界的黄埔军校”,它的传统是非常深厚的。第三,你要了解你所在的学校的传统。当你毕业后离开学校,离开师门,你把这个传统带走。人的一生,我觉得有两个使命:第一承接老传统,第二再造新传统。先不要匆匆忙忙去创新、去创造,先来了解进入和承接老传统。

如果你是教语文的,你能不能说清你承接的是什么样的语文教育教学传统,有没有一种传统在你的身上;如果你是教数学的,数学教育教学的传统当中,什么东西在你的生命里扎根?传统非常重要。这个传统和我下面讲的第二个话题相关——培植根基。

我这么多年来一直提醒自己能不能站在根基上思考和实践。我的“根”在哪里?我的“基”在哪里?什么是根基啊?传统就是根基。当你声称你站在某种根基上思考和实践的时候,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你是站在某一种传统上。你有吗?你能讲清楚你的学科教学传统的中的“学统” “道统”在哪里吗?

甘阳写了一本书《通三统》,这个书名我非常欣赏。哪三统?孔夫子的传统,毛泽东的传统,邓小平的传统。《通三统》之“通”,就是“融通”,就是“通化”。我现在非常在意这个词:通化。你可以不赞成三统的具体内涵,但是对不同传统的通化融通,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目标是根基,我特别重视一个人有没有自己的目标。

20世纪80年代有一个企业家叫鲁冠球,和步鑫生那批人是同一代企业家。多年过去了,很多企业家要么破产了,要么进班房了,但是鲁冠球屹立不倒。为什么?在一次演讲中,他用九个字介绍了自己的成功秘诀:首先,“有目标”。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有自己的目标。然后,“沉下去”。目标定了,标杆有了,无论外界有多少诱惑,坚定不移地沉下去,咬定青山不放松。最后,“悄悄做”。目标定了,在没有实现之前,先不要去张扬,悄悄地把它做成。人不要太高调了,太高调会怎么样?容易跑调。要不跑调,就要悄悄做。这九个字成就了鲁冠球。我首要看重的是“有目标”。什么叫浑浑噩噩过日子?一个浑浑噩噩过日子的人,他不知道我从今天到明天,我从今年到明年,我要走到哪里去。什么叫最可悲的一生?一辈子都在为别人的目标的实现而奔忙,他就是没有自己的目标。这是最可悲的一生。把目标作为作为人生不同阶段的根基,站在目标这个根基上,思考和实践。接下来,什么是根基?这个观点可能有人会批评我,但是我有我的理解,“精英”是根基,什么意思?和我下面讲的话题就相关了——聚焦专人。

我们阅读要聚焦专人。我前面讲了“无字之书”,“无字之书”我只是说了一种,那就是课堂教学。还有一本很重要的“无字之书”,那就是人。

我们教师读人可以至少读这么几种人:第一个当然是读学生了。现在不都在讲嘛,心中要有学生。但是我发现很多老师心中的学生是抽象的学生,是模糊的学生,是不准确的学生,也是经不住追问的学生,一句话,不会读懂学生。第二,我们还要读懂我们的同行,读懂我们的同事。这和我所说的聚焦专人就有关联了。我曾写过一篇小文章叫《与光明俊伟的人同行》。我为什么写它呢?因为我看了一篇文章,说的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年轻时在北大读书,第一次拜会校长蔡元培,回来以后他写了一篇回忆录,描述他见到蔡校长时的场景。他这么描述:蔡校长站在那间昏暗的办公室等我的时候,我仿佛发现蔡校长身上散发一种光芒,把昏暗的办公室都照亮了。我相信冯友兰这样一个接受过严格的哲学训练的学者此言不虚,表达了他真实的感受。蔡校长是一个身上能够散发出光明的人,是能够照亮他人的人。这叫什么?这叫教育家。

我有一年在常州听课,听到的是萧红的一个文本《我和祖父的园子》。我评课的时候讲了一番话,说语文老师有个很重要的职责,是通过你的语文课让一两个作家的文字还有人格深深地扎进孩子的精神世界,从此与他的生命同在,你这个语文课就成了,你这个语文老师就成了。我很幸运,这么多年受教育,确实有一些作家因为我上了语文课,因为我有了一些好的语文老师,扎进了我的生命当中,从此与我的生命同行,比如我特别欣赏的沈从文。

沈从文的文字我为什么欣赏?特别的沉静。在这么一个“三躁”时代——浮躁、急躁和烦躁的时代,能够读一个人的文字,让人灵魂安宁,那是不容易的。沈从文的人格我也很欣赏。有两句话,评价沈从文的:第一句话叫“素朴中见亲切”,这是沈从文的自我评价。我欣赏这样的人。无论有多么高的成就、多么高的地位,依然能够素朴中见亲切。第二句话,是别人对沈从文的评价,叫“寂寞中见坚韧”。我太欣赏这句话了!沈从文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是名扬全国的大作家,后来从北大发配到了中国历史博物馆,成为一个普通的文物说明员,从此默默无闻,被各种人呵斥。他在长年的寂寞中,坚守着他的文物研究事业。我在柏林访学,有时候晚上失眠,看他的全集,尤其是看他的书信,特别感慨。沈从文已经与我的生命同在。

我这些年也招收来自实践一线的教育博士,我经常问他们一个问题:你读书读了这么多年了,教书教了这么多年了,你能不能给我介绍一下,在你的生命成长当中,有没有一两个人对你的生命成长发生过重大影响,有没有一两本书对你的人生产生过重大影响。如果你读了这么多年书,也教了这么多年书,却说不出有谁对你产生过重大的影响,那是一件让人很悲哀的事情。曾经或者正在与光明俊伟的人同行,我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过去我们跟谁同行过,将来你又准备跟谁同行?对一线教师来讲,什么是我们最需要同行的人?就是那些名家,那些名师。怎么跟他们同行,阅读是很重要的一个方式,阅读他们的书籍,阅读他们这个人本身。

好了,我为什么强调聚焦专人呢?回到阅读,我这么多年摸索出了一些自认为有价值的读书方法。以往我习惯于点状阅读,按现在流行的说法,叫“碎片化阅读”。我是如何进入思想理论世界的呢?和阅读方法相关。我过去很喜欢哲学,怎么读哲学?一会儿读马克思,一会儿读康德,一会儿读海德格尔,一会儿又读克尔凯郭尔,哲学界流行谁,什么人时髦,我就读谁。这是典型的点状阅读。后来我摸索出一个阅读方法,就是专人式的阅读。比如我在北京的时候,用了两年时间专门读康德的作品,他的所有著作我在两年里一本一本地读下去。康德是什么人物?西方哲学史上的节点式人物!你把康德读通了,就一通百通:把康德读通了,康德就成了我这个人哲学意义上的根基。因此,我经常建议自己的学生,你们学教育学理论,不要一会儿读这个,一会儿读那个。用一两年时间,把杜威的教育著作读透,用一两年时间把赫尔巴特的作品读完,这些人就成为你的教育学的根基了。我为什么在讲培植根基下面要加上第三点“聚焦专人”,道理就在这里。

要学名师,学什么?第一是学他们的技能和技巧。我特别希望大家能够认真揣摩名师的语言表达技巧,不要只是关注他们操作的流程和步骤,一定要走出“操作主义”。打个比方,名师就相当于一棵参天大树,这个树上会结出很多的花朵、很多的果实,那就是技能和技巧。技能和技巧很容易看得到,很容易把它摘下来,但是一旦把花朵摘下来了,把果实摘下来,意味着什么?它可能很快枯萎与腐烂。为什么?它离开根了。根是什么?根就是名师的思想和精神。这些东西是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的根,是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的源头,或者说源泉。所以,向名师学习,就要把我们学习触角探入到他们的源头中去,把他们的源泉变成我们的源泉,把他们的源头变成我们的源头,这就学到家了。这是第二要学的。

第三学什么?学名师的成长历程。讲到名师的成长历程,我又要回到于漪老师。于老师写了一篇文章《用语言来粘住学生》,回忆当年她的语言功夫是怎么练就的。于老师年轻的时候讲话有很多毛病,苍白啊,贫乏啊,还有讲话啰嗦,口头禅很多,普通话不标准——一般人的语言毛病她都有。于老师怎么改掉这些毛病,让她的语言功夫变得很好了呢?她回忆她的历程,年轻的时候她从家里出门走路到公交车站上班,需要20分钟。她一边走一边想,今天上课的时候一开始怎么讲,怎么一张嘴就把学生吸引进来,中间转折过渡的时候怎么说话才平滑和自然。下班坐公交车,她又反复做个事情,干嘛呢?回放。今天上课,什么话讲得笼统了、抽象了、模糊了、学生难以理解了,什么话讲得干瘪了、不生动了、不吸引学生了?怎么把我的语言改动、重建,让它变得清晰、简练、生动和传神?一遍遍地练!多年以后当于老师再站在讲台上,一张嘴她的语言就能把学生牢牢地粘住。她的语言功夫就是这么练就的,这叫成长的历程。

不仅口头语言需要揣摩,书面语言也需要。写的能力、写的习惯非常非常重要。会不会把你的经验写出来,是很多老师再上一个台阶很重要的一个步骤。我发现很多人有一个误区,写论文非要等到该搜集的资料搜集全了,该看的书看完了,该想的问题想清楚了,再来动笔写。我说你错了,很多东西不是看明白、想明白的,是写明白、写清楚的。写是一个最好的综合提炼,也是一个最好的自我清晰的过程。

那么,怎么来培养我们的写作能力?我有一个经验供大家参考。我的经验是找到参照系。比如说我的文体和语言风格,我刻意模仿过谁呢?哲学家我模仿过海德格尔。海德格尔有一个特点,他的每一个演讲、每一篇论文,经常是从提问开始。大家如果仔细看我的学术论文,经常第一段话里面以问题为起点,怎么来的?向他学来的。海德格尔也是我特别欣赏的诗人哲学家,让哲学有诗意。我还模仿过克尔恺郭尔,一位丹麦哲学家。在文学的意义上,我模仿过里尔克,他的随笔、写作,给我影响很大。还有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当然,还有美国的福克纳——作家中的作家,我都曾经花了不少时间,刻意揣摩、模仿过他们的文风。写作能力的培养,要有标杆,要有参照系。如果你想锤炼你的写作能力,找到属于自己的句子、自己的表达风格,就需要确立你模仿的标杆和参照系。

关于聚焦专人,这里我再补充一个经验。刚才我讲的都是在思想领域里面自己是怎么进入这个世界的。在实践领域,这些年我主要是在中小学听语文课。我本来不是学中文的,大学时学的是政教。我这么有缺失的人, 是怎么进入语文教学的世界的?向名师学习!我曾经刻意地揣摩、研读过两个人:一个是于漪老师,我对她进行追踪,20世纪80年代的于漪、90年代的于漪,21世纪走过16年的于漪,追踪她不同阶段的语文思想和实践上的创造。我还曾经刻意模仿过钱梦龙。我怎么学呢?重要的方式是,找到他们经典案例或者课例,注意是有课堂实录的,不是那种概要性的,对其反复地揣摩、反复地探究。案例、课例研究不在多,在于精,在于透,在于通——通透。一两个名师的经典案例,你揣摩透了,那就是一通百通。顺着这两个名师的足迹,我从此进入了语文教学的世界。

第四点我要讲改变思维。我现在对思维特别特别看重。在四川师大参加博士开题会时,有个青年教师过来跟我交流,他说他这学期开了一门课,就叫思维训练课,用的教材是我那本《教育科学的世界》。我确实很意外!我这本书不是专门讨论思维怎么训练的。他可能看出来了,这本书里体现了思维的含量和火花。有一些和我比较熟悉的老师,他怎么来向我学习呢?他来听我讲课、评课,重要的不是听我的观点是什么,我是怎么评这节课的,而是学我的思想方法。现在不是有这么一段话非常流行嘛:人这辈子要拿三块牌,第一要拿一块铜牌,铜牌就是一个人的知识和学历;第二要拿一块银牌,银牌就是一个人的人脉、社会关系、社会资源;第三要拿一块金牌,金牌就是一个人的思维。

怎么来判断一个老师思维品质高还是低呢?我的标准一是思维的清晰度,看他能不能做到清晰的言说和表达。为什么有的人说得很混乱,是因为他思维混乱。二是思维的提炼度。我博士论文答辩的时候,一般的博士论文10万到15万字就行了,我一不小心写了36万字。答辩的时候一个教授就问了,你论文写了这么多字,下面请你用一句话告诉我们,你的论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核心观点是什么。当时把我问懵了。现在不都在讲核心竞争力吗?怎么理解核心竞争力啊,先从核心开始说起。什么叫核心?核心就是一个人独特不可替代的东西。我们有没有?能不能提炼出来?

思维品质还表现在合理度上——有没有合理的思维方式。我在“新基础教育”全国推介会上做过一个演讲,讲怎么拥有合理的思维方式,怎么打破我们习惯的点状思维、割裂思维、二元对立式的思维、非此即彼式的思维和极端化的思维等。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倡导今天的教育教学改革要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中心”。当你从这个中心走向另外一个中心,干什么?割裂。干什么?对立。干什么?非此即彼。我们倡导什么思维?我们倡导的是关联思维、整体融通式的思维、综合渗透式的思维、双向转化式的思维。双向转化是我现在非常看重的。当年北大哲学系有个才子,叫叶秀山。叶秀山讲什么问题啊?他讲的是“超越”问题。什么叫自我超越呢?自我超越有两个路径:第一种路径叫作从抽象到具体,第二种叫作从具体到抽象。他作为一个理论研究者,他更多强调的是我们要有从抽象到具体的自我超越。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具体经验已经很丰富了,可能更多要考虑的是怎么从具体到抽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理论与实践要实现双向的转化、双向的滋养、双向的建构。我听这么多课,和老师们做这么多合作研究,无非就是干这个活:双向转化,双向超越。

上面我说的是思维品质的合理度,除此之外,思维品质还表现在思维的开阔度、思维的创新度等,我不展开了。

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再造新我”。近来我经常谈自己的一个人生感悟:人从年轻到成熟,总是在相互比较、相互学习、相互超越中实现的。人年轻的时候比什么?第一,比两个东西:第一聪明,第二勤奋。两者都需要,怕就怕聪明但很懒,怕就怕勤奋但很迟钝。但是越往后,年龄越大,比的越不是这两个东西。越往后比什么呢?第一比的是激情的持续度。人年轻的时候,小姑娘小伙子有激情,不新鲜,难就难在你四五十岁了、六七十岁了,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之后,你还有生命的激情。我经常讲一句话:一个小伙子小姑娘,三十岁就丧失了学习的热情,意味着什么?三十岁他就死了,七十岁再把他埋葬,就这么简单。

第二比什么,比的是积累的厚度。为什么走着、走着,我们走不动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积累耗光了。大家千万不要被一个成语所迷惑,那就是“才华横溢”。你再有才华,天天横溢也会溢光的。所以我们前半生需要积累、积累再积累,这决定了我们后半生能够走多远。什么积累?首先是实践的积累。一个优秀教师怎么来的,首先是实践,千锤百炼炼出来的,而不是写文章、写论文写出来的;其次才是阅读积累、写作积累,以及在此过程当中的自我反思与重建的积累。

第三比什么?比的是思维的深度。这个我就不说了。

第四,比的是格局的大小。什么叫格局很大?刚才我说,与光明俊伟的人同行,有一个人对我影响非常大,那就是陈景润。20世纪80年代他讲过一句话,我特别欣赏,一直记在心里。他说我做数学研究,我不跟国内同行比,我跟国外同行比。这个叫作格局!对一个老师来说,如果你把竞争对手、超越对象放在你校内的某个老师身上,你格局太小了;如果你把竞争对手、超越对象放在本市的某个老师身上,你格局也太小了。我不往下说了……

第五比什么?比的是胸怀——胸怀的广度。人到了最后比的就是胸怀了。这个我也不多说了。

每个人都追求卓越。什么叫卓越之人啊?卓而不凡,卓而独立之人是;越而胜己,不是胜过别人,而是胜过原来的自己,更是。

前年我获得了所谓的“长江学者”,它号称是中国文科的“院士”。但我提醒自己,最危险的时刻到了,我是不是开始自我固化了?是不是开始自我板结化了?再好的经验变成化石就死掉了!我还能不能自我更新,我还能不能自我再造?如果我能在50岁之前再造一个新的我出来,我就成了。我还敢不敢自我“越狱”?这“监狱”不是别人造好把你关进去的,原有的荣誉,原有的经验,原有的身份、头衔、地位,都可能会变成束缚自我的“监狱”。我还敢不敢打破它,走向新的天地?这要从自我改变开始,从自我再造开始。而自我改变和再造的方式,那就是阅读。读好“有字之书”,读透“无字之书”,读出“转化之书”。

怎么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呢?成尚荣老师做过一个比喻。鸡蛋有两种命运:第一种是靠外力来打破。结果是什么呢?变成别人口中的食物。第二是以内力破壳而出,诞生一个新的生命。这里面的核心就是“内生力”。我们有没有强大的、强悍的内在生长的力量?自我生长的力量,怎么来的?每一次的活动,每一次的阅读,每一次的所谓的研修和培训,其实都是一个提升内生力和自生力的过程。

经过理论阅读和实践再造,如果你内生力和自生力长了,那么我要大大地祝贺你。这是我对各位老师的期待。让我们共同在阅读中再造新我,焕发、激发出强大的内生力,绵绵不绝的自我生长的力量!

责任编辑/刘 烨

猜你喜欢
根基名师传统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想明白,说清楚”是学好数学的根基*
浅议"名师"
浅议小学语文为学生奠定文化根基
少年力斗传统
让养成教育成为德育的根基
名师读意林
官员的操守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