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微+王爽+王喜凤
【摘要】 目的 探讨二次妊娠合并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并发症类型, 研究可预防剖宫产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选取100例二次妊娠合并瘢痕子宫产妇为实验组, 均接受剖宫产;选取100例二次妊娠无瘢痕子宫产妇为对照组, 均初次接受剖宫产手术。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00%, 高于对照组的4.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血量、进腹时间、手术时间优于实验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接受剖宫产术的前提下, 二次妊娠合并瘢痕子宫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比二次妊娠无瘢痕子宫的产妇高。
【关键词】 剖宫产;二次妊娠;瘢痕子宫;并发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5.205
本次研究中, 作者选择100例二次妊娠合并瘢痕子宫产妇及100例二次妊娠无瘢痕子宫的产妇进行并发症状况的对照分析,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0例二次妊娠合并瘢痕子宫产妇为实验组, 年龄26~40岁, 平均年龄(32.00±3.07)岁;孕周30+1~40周, 平均孕周(38.20±
1.11)周;选择同期100例二次妊娠无瘢痕子宫的产妇为对照组, 年龄18~39岁, 平均年龄(28.00±1.55)岁;孕周35~42+3周, 平均孕周(38.90±3.67)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产妇均接受剖宫产术, 行腰硬联合麻醉;对实验组产妇的瘢痕进行切除, 从原切口进入腹腔;对对照组产妇选择耻骨联合上横切口。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剖宫产并发症发生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24例(24.00%)发生并发症, 对照组4例(4.00%)发生并发症,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血量为(210.47±118.33)ml, 实验组为(411.66±203.67)ml;对照组进腹时间为(5.19±2.05)min, 实验组为(17.19±10.05)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38.59±8.55)min, 实验组为(52.08±13.66)min, 两组出血量、进腹时间、手术时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3. 1 对照组进腹时间为(5.19±2.05)min, 实验组为(17.19± 10.05)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38.59±8.55)min, 实验组为(52.08± 13.66)min。手术首先对腹壁肌肉带来巨大创伤, 其次改变腹腔内环境, 腹膜表面产生炎性反应, 间皮细胞被活化, 纤维素渗出、沉积, 导致脏器粘连, 当产妇再次接受剖宫产时, 就可能会出现粘连严重, 解剖关系不清楚, 视野不清晰的问题, 不仅会加大手术难度, 还会导致副损伤、手术时间长、感染几率增加、出血量增加等诸多问题。
3. 2 实验组4例子宫瘢痕不完全破裂, 术中见子宫下段瘢痕肌层缺失, 仅见浆膜层, 可见胎儿毛发[1]。1例患者孕30+1周出现子宫破裂(距前次剖宫产14个月)。瘢痕的成分主要是有纤维结缔组织构成, 肌细胞成分减少, 缺乏弹性, 当二次妊娠合并瘢痕子宫产妇的瘢痕非常明显时, 瘢痕弹性差, 当妊娠达到晚期时, 子宫增大, 甚至临产后强烈宫缩会造成子宫体部的瘢痕可能出现破裂现象。另外前次手术缝合技巧非常重要, 如解剖位置对合不准确, 局部缝合过密, 血运不好, 切口愈合不良, 形成微小裂隙, 均可能导致子宫破裂发生, 增加羊水栓塞发生几率及出血几率[2]。
3. 3 剖宫产产妇的子宫肌层以及子宫内膜都已经明显受损, 以至于子宫的蜕膜血管无法完全生长, 二次妊娠时胎盘的血供量就会严重不足, 不仅会给胎盘带来刺激感, 使其面积急速增加, 而且还会延伸到产妇子宫下段, 造成前置胎盘。不仅如此, 切口在愈合过程当中, 其纤维组织会逐渐替代瘢痕组织以及肌层组织, 致使孕卵着床位置的底蜕膜不能完全形成, 滋养细胞直接侵入子宫肌层导致凶险性前置胎盘现象的发生, 会给母婴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往往需要及时开展子宫切除手术[3]。对于这类型产妇, 必须创建2条静脉通道, 行子宫体部剖宫产, 取出胎儿经产妇及其家属同意后, 予以子宫切除手术, 避免强行剥离胎盘导致大出血。
综上所述, 二次妊娠合并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并发症整体发生率极高, 而且还会给母婴结局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建议临床上控制剖宫产率, 结合产妇妊娠情况, 鼓励产妇以阴道正常分娩为首选。对于部分必须实施剖宫产的产妇, 需要严格把握其手术方式以及切口缝合方式, 通过降低瘢痕面积, 防止二次妊娠合并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并发症形成, 进一步提升母婴预后水平。
参考文献
[1] 秦霞, 李艳荣, 唐伟荣.浅谈瘢痕子宫孕妇再次妊娠后分娩方式的选择.当代医药论丛, 2015, 13(5):265-266.
[2] 李宇, 王玉敏, 袁菲霞.疤痕子宫产妇二次剖宫产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与非疤痕子宫剖宫产的对照研究.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5, 6(5):38-39.
[3] 杜世华, 桑琳, 方前进, 等.某院2008~2012年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安徽医学, 2015, 36(9):1089-1091.
[收稿日期:2016-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