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紫君
摘要:近年来,社会对于物流人才的需求非常大,物流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本应不难,但很多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就失业。一方面是社会急需物流人才,一方面是物流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本文就针对这个现象,来谈一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高职;校企合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0-000-01
想要搞好专业的发展,就必须做好专业的“出口”,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也不例外,对于专业的“出口”问题,其实就是学生毕业以后的就业问题。对于物流行业来说,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物流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于社会对于物流人才的需求非常大,物流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本应不难,但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很多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就失业。一方面是社会急需物流人才,一方面是物流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是为什么?本文就针对这个现象,来谈一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1.学校和企业缺乏沟通渠道
学校需要寻找合适的企业作为实习基地,企业也需要物流人才,但是学校和企业之间往往缺乏沟通渠道,这主要原因是两方面造成的,一是学校方面闭门造车,缺乏多方面与企业沟通的意识和动力。二是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还没有形成与高职院校长期合作的方案。虽然二者都有联系的需求,但想要打破这一层隔膜,还需要进一步的沟通渠道。
2.合作流于表面,流于形式
很多企业很反感学校的一些做法,如签个协议挂块牌子,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或者搞个订单班,学校事前事后没有好好管理协调,然后没过多久,耗时耗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实习期一结束就跑光了。以上就是一些合作流于表面流于形式的典型例子,学校只想着把这一批的毕业生送到实习岗位上就算完成任务了,而企业也缺乏一些想要长期培养学生,留住学生的政策和措施。这就导致了企业认为学校的学生金贵,留不住;而学校也认为企业在人才培养和薪资待遇方面比较差,留不住学生,最终导致合作终止。
3.高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没有从服务产业的角度出发
专业服务产业,首先得让专业得到产业内企业的认同,这样才有服务可言。
专业服务产业、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关系到专业的生存与发展。作为高职学校没有名牌本科院校的社会知名度和吸引力,所以在对学生的培养时需要从服务产业的角度出发来培养。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与地方服务的产业脱节,对地方产业了解不透彻,进行学生培养时没有做到有针对性的有的放矢。导致培养的学生素质得不到企业的认同。
4.学校对学生的实习教育不足
实习前的教育很重要,很多学校对学生实习前的素质教育,思想教育不足,导致学生实习之后心理落差极大,这也影响到了校企合作的稳定性。
5.企业对学生的发展缺乏长期计划
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比较大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每年物流企业的人才流失都比较严重,这是什么原因?对于一个刚刚毕业的高职学生来说,企业需要耗费一定的成本来培养,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为企业创造效益,但是往往这段时间刚刚结束,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工作了,学生却要求离职了。除了部分学生的个人原因以外,其实更多的原因也在于企业对人才的培养缺乏长期的规划,让学生在企业工作有一种看不到未来和希望的感觉。
二、解决当前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问题的对策
1.多种方式拓宽学校与企业的沟通渠道
可以由地方政府或者地方教育局、行业委员会等组织牵头,定期举办学校和企业的沟通洽谈会,拓宽学校和企业的沟通渠道。也可以定期举行地方技能比赛,邀请企业的专家作为评委参与进来,既能把企业一线的标准纳入到比赛中,又能向企业展示学生的技能水平。
2.深层次的校企合作
高职学校必须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学生必须走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道路,这是绝对正确的。但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采用多种方式,灵活合作。学校合理选择合作企业:重视后备人才培养、认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行业内有影响力、企业发展速度较快、有较完善的培训体系的企业,优先考虑。除了学生的顶岗实习,还应该定期把企业的专家请到学校来,作为客座教授给学生授课,以及学校的老师也要深入企业一线挂职锻炼,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最重要的,要把订单培养模式坚持下来。
3.充分了解地方企业实际,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设课程的时候,需要深入地方物流企业,了解企业实际,认识地方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甚至可以邀请企业的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做到有针对性的培养。
4.对学生充分的前期教育,温馨的后期关怀
坚持学生自愿原则,由学生自己选择实习企业,实地考察。然后企业进行宣讲会,让学生和企业双向选择。在实习前的教育中,要明确顶岗实习综合环境(困难)介绍、顶岗实习目的、家长签字、购实习保险等等。在实习期内,成立订单班党支部、重视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生活慰问与实训指导、在合作企业开辟论文答辩场、积极组织各类文体活动等等。
5.企业完善自身对于高职学生(实习生)的人才培养规划
企业可以把专业学生和企业员工放在同一平台进行培养,采用相同的培养标准,相同的培养规格,完成后胜任同样的工作岗位。当然,在薪资待遇方面,也应该实行按岗定薪。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要有长期的规划,对于培训晋升等学生关注的问题,要及时告知学生。
我们希望达到的效果,是学校与企业不再是简单的合作关系,而是企业把人力资源一部功能放在学校,形成相互融合的关系,建成一个实体。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中面临的专业建设、培养模式、师资、实训场所、培训教材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需要学校和企业双方更加深入的沟通与合作,才能克服困难,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赵宝芳.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问题探析[J].职教研究,2010,5.
[2]盛海洋.校企合作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J].交通职业教育,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