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仙华
(云南省宣威市宛水街道第一小学 云南宣威 655400)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讨
蒯仙华
(云南省宣威市宛水街道第一小学 云南宣威 655400)
作为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引导者,教师要为学生巧妙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
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 自主学习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实际情况,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感觉毫无意义,也不能过于复杂,以免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两个运动对象的运动时可以按以下步骤完成:这类涉及到三个问题:追及、相遇、相离;其中就涉及到:两个路程、两个速度、两个时间;(1)追及:两运动物一快一慢,快的在后,慢的在前,经过一段时间快的追上慢的。①计算的基本公式:两运动对象相距=(快速度-慢速度)×运动时间;②难点在于:为什么运动快的比运动慢的多通过的路程等于两速度差乘于运动时间。处理的办法:依然是用上面的实验验证法;a、首先将四位同学分为一组;b、道具:两辆速度不一样的玩具车、秒表、米尺、计算器;c、过程:一位同学操作快车,一位操作慢车,一位计时,一位用米尺测量路程。图示:
d、通过计算验证结论;③小结:两车是同时运动的,全程一段是两车共同走过的路程,一段是快车单独走过得路程,因为两车运动的时间是相同的,所以快车比慢车多走的路程其实是在运动时间里,快车比慢车多出来得速度完成的。(2)相遇、相离问题用上面追及问题中同样的方法来处理。(3)通过学习之后再引导学生去独自尝试去运用理论和所教方法去完成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工程的修路、挖沟;国家的经济增长、企业的发展速度、自身的成长速度等问题。这样来让学生达到乐于学习、善于挑战困难、拓宽思维、能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小组成员的讨论探究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然后我将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总结,自然就得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主要手段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小组合作,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进而实现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1]
选取了合适的教学内容后教师还应当注重合作过程中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内部合作,也可以采用小组讲课的方式开展课堂合作学习,例如在讲《图形运动》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分配给每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部分,让小组成员在课下进行提前预习,分配任务进行合作分工,有负责搜集资料制作图形的,有负责讲解图形运动概念的,通过课下小组合作开展课堂训练,增加小组内部合作意识。再如在讲运动对象需要考虑长度的问题的讲解学习时,可按以下步骤分小组完成:[2]
常规问题只考虑运动的路程,但是在一些问题中要考虑运动对象的长度,在做题时学生会把长度忽略掉或者不知道要给运动对象长度做什么,从而出错。下面以追及问题为例:甲车长度为m,乙车长度为n;甲快在后追,乙慢在前。
①甲车通过的路程=甲车速度×运动时间;②总路程=甲车通过的路程+m+n;(2)甲车头追乙车头。通过合理的小组合作形式提高小组合作效率,增加教师课堂效率。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更重视小组间的竞赛,把小组的最后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组员的依据,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态势,把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重点由鼓励个人竟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只有这样才会让更多学生得到激励,使他们充分享受成就的快感,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可以说以小组成绩为评价依据更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定期进行诸如最佳学习小组,最佳小组长,最佳学习伙伴,最快进步奖评选活动,把评价由个人转到小组,从而达到由个人目标的达成,促进小组团体化目标的达成。[3]
小组合作是为了充分发挥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功能;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如在教学《垂线》时,画垂线的方法是本课教学中的重点,教材中只是介绍了用三角尺画垂线。再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可分小组按以下步骤完成:甲乙相距一段距离,然后相向运动,最后相遇。这就是相遇问题。运动前:[4]
(1)甲、乙走的总路程=甲路程+乙路程;(2)甲、乙、的总速度=甲速度+乙速度;(3)运动时间=甲时间=乙时间;⑷关系:甲、乙走的总路程=(甲速度+乙速度)×运动时间。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和路程和和速度,就变成知道两个量求一个量的问题了。在教学《相离问题》时,也可以按以下步骤分小组完成:甲乙两个运动对象,先在一起,然后分别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甲乙越来越远。
甲、乙走的总路程=甲路程+乙路程;(2)甲、乙、的总速度=甲速度+乙速度;(3)运动时间=甲时间=乙时间;⑷关系:甲、乙走的总路程=(甲速度+乙速度)×运动时间。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和路程和和速度,就变成知道两个量求一个量的问题了。如果我们只是照本宣科来教学,方法简单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实践操作中我启发鼓励学生自己先动脑动手找出各种画垂线的方法,然后在学习小组中交流画法,学生想出了许多种画垂线的方法,突破了教材的局限。而学习小组的成员也被别人的发言启发,获得更多的方法。
[1]刘莹.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浅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4).
[2]余万军.精心组织,注重实效——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考试周刊,2011,(1):21-24.
[3]石信清.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新课程(小学),2013(7).
[4]纪振辉.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