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童童,贾小红,王素兰,耿惠,薛素芬
李延芳教授针灸“中气法”刺法经验
刘童童1,贾小红2,王素兰3,耿惠4,薛素芬5
(1.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石家庄 050200;2.邯郸明仁医院,邯郸 056012;3.邯郸市中医院,邯郸 056001;4.河北工程大学,邯郸 056002;5.邯郸市传染病医院,邯郸 056002)
名医经验;李延芳;针灸疗法;中气法;刺法
李延芳,女,1938 年生,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天津中医药大学特聘师承制博士生导师,河北省首届针灸大师,第二、四、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先后师从于河北省近代著名针灸名家刘峙南、王宗禹、孙可兴等人学习十余年,尽得其传。50年代深造于河北省中医学校,毕业后留该校附属医院从事中医针灸工作;1974年在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原邯郸医专附属医院)工作,为该校针灸系和附属医院针灸科创始人;1986年被评为邯郸市十大名中医;1992年被聘为中国针灸专家讲师团教授、河北省卫生技术高级评审委员会评委;2011年被评为首届河北省针灸大师,同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邯郸市中医院成立“李延芳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李老师博采众长,学验俱丰,从事针灸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50余年,发表论文20余篇,著作多部。主要学术思想有“针灸中气法”“轻柔点刺法”“针下调气”“气至病所”“多经多穴治痿证”“经验腧穴妙用”“针药结合”等,历经多年临床实践,疗效显著。
李延芳教授临证善用针灸“中气法”辅以辨病、辨证、辨经络取穴并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4]。我有幸侍诊于李延芳教授左右,观师金针治病常能针到病除,起手即效。倍感李教授针法之妙,兹就针灸“中气法”应用中的精髓介绍于下,以飨读者。
“中气”特指脾胃之气,亦指脾胃所居之中焦之气,二者名异实同。脾胃为机体后天之本,《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即脾胃为精气生化之源,可濡养五脏之体。如食气入胃,散精于肝,则经筋柔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则脉道通利;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则皮泽光华;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则气归于权衡。故李东垣[5]说:“元气之充足,乃由脾胃之气无所伤。”“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中气源于中焦,具有升清降浊的功效,脾主升,升谷气归于心肺;胃主降,降谷精归于肾肝。因此,黄元御[6]认为,“中气是人体的祖气,位于阴阳之间,而含抱阴阳。由于中土之气的升降斡旋,而化五神,生五气,产五精,结五脏,开五官,日迁月化,潜滋默长,形完气足”。综上所述,中气为阴阳升降的枢轴,肝心肺肾为四维,四脏的生理功能在脾胃中气的协调作用下,使得脏腑阴阳气机升降有序,从而使脏气相互滋生,清浊复位,功能相互引发。假如脾胃运化清浊升降逆乱,水谷精微不能化生元气,心肝肺肾功能失常,则百症由生。
另外,《针灸素难要旨》记载:“人皮应天,人肉应地,人脉应人。”人体腹部广平柔厚,恰似天地人三才之乾坤,在人体内部,天之五行为阳,以应六腑,地之五行为阴,以应五脏,故针刺深浅亦受此之启发。
针灸“中气法”为刘峙南医师三世家传针灸处方之一,该法取穴由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肓俞(或天枢)、气海(或阴交)7穴组成。取调和中土、交通心肾、斡旋气机之意,故名“中气法”。具有解表通里、升清降浊、温阳益气、祛寒清热、滋阴和血等效能。但此法不见于针灸文献,亦很少有文字记载。李延芳教授传承针灸“中气法”的精髓并在理论上与临床运用中加以扩展和发挥[7],使其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性,可用于内外妇儿各科常见疾病和疑难杂症的治疗。
李延芳教授在应用“中气法”时常常强调,针灸“中气法”虽然腧穴较少,且易于掌握,但针灸“中气法”操作比较复杂,具有很强的操作实践性,且与技巧和经验有关。不同的施术者应用此法,效果也因人而异。李延芳教授提出凡针刺之时,首先术者必须集精神于毫针针头,并随时注意患者的反应,然后依法进针。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里所述:“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强调了针刺时要专心致志和持针有力;其次,针刺的顺序应先上后下,随呼吸之变,依次进针。李教授指出,要运用好针灸“中气法”,要掌握以下几个刺法的操作要点。
2.1 左手在针刺过程中的重要性
李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认为,左手在针刺过程中的作用是右手无法取代的。《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即针刺过程中右手的主要任务是进针,左手则起辅佐作用。《难经·七十八难》则发挥《内经》之旨提出:“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当刺之时,必先以左手压按所针荥俞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之。”从而明确提出左手押手在针刺过程中的重要性[8]。针灸“中气法”取穴的重点即须以左手揉按患者腹部,自上而下,左右两侧,均要仔细揉按,先轻后重,慎察穴周何处柔软,何处坚硬,有无压痛,来作为针刺取效之处,窦汉卿在总结其临证经验中提出:“在阳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在阴分郄腘之间,动脉相应。”印证了针刺取穴取其独异之处的正确性;在进针之前,须要用左手按压所要针刺之处,以便了解肌肉丰厚程度、空隙的大小、指感的位置,继而确定进针的方向和深浅。押手还可以宣导腧穴之气,使右手所持之针能够顺利刺入,《针灸大成》:“凡下针,用左手大指爪甲,重切其针之穴,令气血宣散,然后下针,不伤于荣卫也。”《难经·七十一难》亦提出:“刺阴者,先以左手摄按所针荥瘀之处,气散乃内针。”故针刺前先用押手揉按腧穴部位,使腧穴浅表处荣卫之气散开,以便针刺深部邪气时不伤体表正气,是“刺荣无伤卫”之意也;毫针透皮之后,通过押手的压力大小和斜正不同,针刺的深浅和方向也随之变化。对于体胖和虚弱之人,可以通过押手施以不同压力来激发经气从而促使得气;在辨经取穴中,可以通过押手的运用来调整经气的运行方向。针刺得气之后可以通过左手循经轻叩,来诱导经气向不同的方向传导,以便气至病所。此外,左手押手对缓解情绪,避免或减轻进针时的疼痛等均有重要意义。因此,李教授指出在定穴、进针、候气、催气、得气、补泻、出针等整个针刺过程中,左手的配合作用均是不可或缺的。押手操作须灵活掌握,根据患者的体质不同,病情不同,押手应或轻或重,或正或斜,不能千篇一律。
2.2 精于针下调气,重视“气至病所”
李教授指出针灸“中气法”的机理即是以调补中气为基础,故针刺得气,是针灸“中气法”取效的前题,“气至病所”是针灸“中气法”的取效关键。得气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针灸大成》:“气速效速,气迟效迟,生者涩,而死者虚,候之不至,必死无疑。”针刺得气的最佳标准是针下紧涩,以手弹之动摇,灵活有力,方为气至之征,如果针下空虚,以手弹针,动摇缓慢无神,是气尤未至。李教授强调,根据针刺得气的感觉还可以确定疾病向愈的情况,如以手按倒其针,不能自还者,多为不良愈后之症;取气是在得气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发挥疗效,如取气不当,则会影响疗效,甚至无效。取气的多少是根据针下紧涩程度和进针阻力的大小来区别。一般体力强壮、实证、新病、壮年、体力劳动者宜多取气;体质衰弱、虚证、久病、老年、小儿、脑力劳动者宜少取气。取气的深浅是由针刺的深浅来体现的。《素问·刺要大论》指出:“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即病在表者,要从浅层取气;病在里者,要从深层取气;病在半表半里者,则要深浅适中;如表里同病,宜察其轻、重、缓、急。若表急里缓,则应从浅层取气,先治其表,待表解后治里。若里重于表者,则应从深层取气,先治其里,里和则表证自除,若表不解者,可再治其表。调针是针灸“中气法”的独有特点。调针即将各穴针毕后,对毫针进行调整,或随针随调。要求各穴之针的斜度、深浅、方向、针力必须一致如一针,才能发挥针灸“中气法”的作用。如果各穴之针的斜度不等,深浅不同,方向不一,针力不均,则不能起到针灸“中气法”的作用。
“气至病所”是指针刺过程中,通过得气、取气、调针和辅助手法而使经气循经感传的现象,李教授对“气至病所”认识颇深,认为“气至病所”的关键在于熟练的针刺操作,而“气至病所”的意义便是达到局部和循经的整体治疗效果。
2.3 提倡无痛进针
无痛进针即是在针刺过程中无痛感或痛感轻微、易忍受(如蚊虫叮咬)的程度,医者在施术时如能无痛进针,则易被患者接受,有助于患者与医者的密切配合,提高疗效。李教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无痛进针六要素[9],①姿势正,即进针前嘱患者取较为舒服的仰卧姿势,勿令姿势僵持,而使经气不利,另外,在针刺辅助穴位时,正确的针刺姿势亦有助于穴位的开放,从而达到顺利刺入;②取穴准,取穴准不仅是取效的关键,还可以减轻针刺时的痛苦。李教授在取穴时常常循按穴周,以独异之处作为最佳的无痛点,李教授指出,得气时的酸胀感可以掩盖疼痛的感觉;③多交流,在针刺过程中与患者语言上的互动,能够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而且还能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尤其是在对幼儿针刺时,语言交流更为重要;④重押手,押手的目的在于准确取穴和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并且顺利进针,不伤正气;⑤轻疾刺,即以手法轻快、留针时不行针、以静候气为特点。轻柔针刺是李教授的代表针法之一,轻柔针法不仅指浅刺法,还包括轻刺法和柔刺法[10];⑥形气顺,即气顺和形顺。气顺是指针毕起针时,轻捻针柄,使针无滞、不缠,轻松出针;形顺则指出针的方向与进针的方向一样。
《灵枢·小针解》:“气至而去之者,言补泻气调而去之也。”针刺补泻是指针对病症虚实而施行的针刺手法,是贯穿整个针灸治疗过程中理、法、方、穴、术的基本原则。补泻是针刺的关键,《金针赋》:“观乎针道,捷法最奇,须要明乎补泻,方可起于顷危。”针刺补泻手法的最终目的是调阴阳,通经络。常规补泻手法包括以进针快慢为区分的徐疾补泻,以顺逆经行为基础的迎随补泻和以气机出入为本的呼吸补泻等,但针灸“中气法”的补泻手法与常规补泻手法有所不同。李教授指出,针灸“中气法”的补泻手法,并不是在针刺之前就胸存定见,而是根据针下气至的情况,而随机变化,灵活掌握,察其邪正而行补泻之法。《灵枢·终始》:“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如针下过于紧涩,针力过大,是邪气过盛,则应将针“动而伸之”,以泻其邪;如气虽至而力甚微者,为正气不足,则应将针“推而内之”,以补其正。但补不可使反实,泻不可使反虚,以防犯虚虚实实之误。需要指出的是,针灸“中气法”的补泻原则即是以气至状态,施以不同计量的深浅针刺、针量和轻重手法。《灵枢·九针十二原》:“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扣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乃针刺之机奥也。
所谓“针灸不灵,是手法不明”。针刺手法的运用,是针刺的疗效关键。李延芳教授从事针灸临床工作多年,通过对针灸“中气法”的不断总结和创新,逐渐形成“针灸‘中气法’学术流派”,在针灸“中气法”运用方面不仅阐明了针灸“中气法”的原理,还说明了针灸“中气法”的基本操作要领及补泻原则。只有掌握针刺的精髓,才能一气呵成,并达到针刺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针刺手法的关键技术环节,精准地应用针刺补泻手法。以上所总结的李延芳教授针灸“中气法”的刺法经验,只是李教授众多临床诊治操作经验之一,尚不能全面反映李延芳教授的全部针灸学术思想体系。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地挖掘、整理、研究和总结李延芳教授的学术思想,使之传承和发扬,对我国的中医针灸学术发展和卫生健康事业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1] 李利军.李延芳针灸“中气法”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J].中国针灸, 2010,30(10):856-857.
[2] 贾小红,耿惠.李延芳教授针灸治疗儿科病经验[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12):1142-1143.
[3] 李利军.李延芳教授针灸学术经验简介[J].新中医,2011, 43(12):151-153.
[4] 耿惠.李延芳针灸学术经验点滴[J].中医杂志,2004,45(12): 902-903.
[5] 李东垣.脾胃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6.
[6] 黄元御.四圣心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52.
[7] 李延芳.刘峙南针灸“中气法”[J].河北中医,1982,4(2):39-41.
[8] 王克键,孙海舒.“知为针者信其左”的古代文献证据及临床意义[J].中国针灸,2012,32(1):39-41.
[9] 耿惠,李利军.李延芳50年针灸临证集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8-29.
[10] 李利军.李延芳刺法经验撷要[J].中国针灸,2014,34(1):73-76.
2016-04-20
1005-0957(2016)12-1390-03
R249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6.12.139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011)41号]
刘童童(1992 - ),男,2012级本科生,Email:951118604@qq.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