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保,刘晓旭,曹帅英,李淑萍,汤妍雯
(1.国家合成橡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60;2.兰州中石油润滑油添加剂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60)
我国丁二烯橡胶BR 9000研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国内第一套万吨级生产装置于1971年在燕山石化公司建成,经过技术改造和产能扩建,目前国内BR 9000总生产能力达到1 075 kt/a,丁二烯橡胶(BR)作为我国合成橡胶工业的一大支柱,被称为我国合成橡胶工业技术成就的重要标志。BR具有弹性高、生热低、抗耐磨性和低滚动阻力等诸多优点,成为橡胶加工业的重要原料。随着国内橡胶企业的技术改造,产能扩大,新装置的不断增多,尤其是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境外BR产品不断涌入,BR产品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BR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能将越来越得到世人的关注。
经过3 a相关性能的考察测试,本文对独山子石化公司、大庆石化公司生产的BR 9000从微观结构、硫化特性及物理性能等方面进行了跟踪对比,产品在3 a内性能没有显著差异,为提高BR 9000产品的竞争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
BR 9000(A样品):独山子石化公司;BR 9000(B样品):大庆石化公司;硫化促进剂TBBS:美国孟山都化学品公司;氧化锌:兰州黄河锌品有限责任公司;硫黄:西安西峰化工有限公司;硬脂酸、四氢呋喃和甲苯:北京化学试剂公司;其它均为市售化学品。
VH-109型开炼机:英国FARREL 公司;SK-160B型塑炼机:上海橡胶机械厂;RCM“24×24”-100T型平板硫化机:美国RCM公司;INSTRON 5564型万能材料试验机:美国英斯特朗公司;SMV-300RT型门尼黏度计:日本岛津公司;MDR2000型硫化仪:美国阿尔法科技公司;Waters515型常温凝胶渗透色谱仪:美国Waters公司;Agilent 6890-Nexus670型气相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仪:美国Agilent仪器公司;SX2-4-10型箱式电阻炉:上海跃进医疗机械厂。
力学性能按照GB/T 528—2009[1]进行测定;灰分按照GB/T 4498.1—2013[2]进行测定;挥发分按照GB/T 24131-2009[3]进行测定;凝胶按照SH/T 1050—2014[4]进行测定;门尼黏度按照GB/T 1232.1—2000[5]进行测定;硫化特性按照GB/T 16584—1996[6]进行测定;微观结构按照SH/T 1727—2004[7]进行测定;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按照SH/T 1759—2007[8]进行测定;橡胶混炼与硫化按照GB/T 8660—2008[9]进行。
2010年5月~2012年4月,每年对A、B样品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进行测试,其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A、B样品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测试结果汇总表1)
1)Mn、Mw分别为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和重均相当分子质量;Mw/Mn为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
从表1可以看出,A、B样品在3 a中测试数据基本一致,样品没有显著变化。
2010年5月~2012年4月,每年对A、B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测试,结果见表2。
表2 A、B样品微观结构汇总表
表2结果表明,A、B样品的顺式-1,4、反式-1,4和1,2结构含量在3 a内基本相同,样品较稳定。
A、B样品3 a内灰分、挥发分、微凝胶测试结果见表3。
表3 A、B样品生胶性能结果汇总表
从表3可以看出,灰分、挥发分含量在3 a内基本没有变化,凝胶质量分数随着时间的变化略有提高。
每月对A、B样品门尼黏度测试2次,以3 a平均值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见图1和图2。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A样品总平均值为45.5,极差为0.7,结果在45.5±0.4范围内,3 a内稳定;B样品总平均值为47.4,极差为0.8,结果在47.4±0.4范围内,3 a内也很稳定。
图1 样品A门尼黏度统计图
图2 样品B门尼黏度统计图
2.5.1 硫化特性
对A、B样品进行混炼、硫化,混炼的基本配方(质量份)为:BR 9000 100,IRB 7#工业参比炭黑 60,环烷基操作油 15,氧化锌质量 3.0,硬脂酸 2.0,TBBS 0.9,硫黄 1.5。硫化特性测试结果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A、B样品3 a中各自混炼后硫化特性数据基本没有变化,硫化速度指数也基本一致。
表4 A、B样品160 ℃硫化特性数据汇总表
2.5.2 硫化胶性能
A、B样品选C2法进行橡胶混炼,其拉伸性能结果见表5。从表5可以看出,A、B样品3 a内年300%定伸应力、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处于同一水平,橡胶性能稳定。
表5 A、B样品拉伸性能数据汇总表
(1) A、B样品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微观结构3 a时间的数据基本一致。
(2) A、B样品生胶性能、硫化特性及硫化胶拉伸性能3 a时间的测试数据处于同一水平。
(3) A、B样品3 a时间的逐月生胶门尼黏度测试结果在45.5±0.4、47.4±0.4区间波动,样品稳定。
(4) BR 9000产品在3 a时间内各项技术指标没有明显变化,性能稳定。
参 考 文 献:
[1]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GB/T 528—2009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2-10.
[2]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橡胶 灰分的测定:第1部分 马弗炉法:GB/T 4498.1—2013[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1-4.
[3]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生橡胶 挥发分含量的测定:GB/T 24131—2009[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1-7.
[4]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合成生胶凝胶含量的测定:SH/T 1050—1991[S].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1:1-3.
[5]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未硫化橡胶 用圆盘剪切粘度计进行测定:第1部分 门尼粘度的测定:GB/T 1232.1—2000[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1-6.
[6]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橡胶用无转子硫化仪测定硫化特性:GB/T 16584—1996[S].北京: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1-6.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丁二烯橡胶微观结构的测定 红外光谱法:SH/T 1727—2004[S].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1-5.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用渗透凝胶色谱法测定溶液聚合物分子量分布:SH/T 1759—2007[S].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1-15.
[9]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溶液聚合型丁二烯橡胶(BR)评价方法:GB/T 8660—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