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海霞
行进在微山湖畔的未来教育家
——齐鲁名校长刘静教育思想探访
文/王海霞
微山湖,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它不仅用浩渺迷濛的一湖清波展现了其独有的深邃,用姹紫嫣然的万亩荷花展现了其醉人的魅力;而且它还用甘甜的湖水、肥沃的土地成就了厚重的微山湖文化,成就了铁道游击队的传奇。然而,时至今日,在这片神奇水域中的教育阵地上,有一位校长用他的教育情怀和睿智打造了一方教育乐园,办出了让当地老百姓满意的教育,形成了一个教育战线上的制高点,他就是首届齐鲁名校长——刘静。
个人奖项
先后被评为山东省首届“齐鲁名校长”“山东省十大教育科研名校长”,两度荣获“山东省科研创新校长”, 获“首届全国中学百名优秀明星校长”,荣获济宁市“五一劳动奖章”。
刘静,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夏镇一中西校校长。被评为山东省首届“齐鲁名校长”“山东省十大教育科研名校长”、两度荣获“山东省科研创新校长”,获“首届全国中学百名优秀明星校长”、荣获济宁市“五一劳动奖章”。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全国金伯乐奖”“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山东省教育厅重大课题创新教育实验基地”“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廉政教育示范校”等百余项荣誉称号;中国教育电视台、山东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学刊》、中国新闻网、山东省教育厅网站等媒体曾多次对学校的先进教育教学工作给予专题报道。
身为校长,刘静认为:“校长是为未来教育开辟道路的人,是为未来的国家和民族奠基的人!当选择了做校长的那一刻,就意味着选择了人类社会最神圣的一份责任。需要向历史负责,向国家负责,向教育规律负责。”因此,刘静校长在引领学校发展过程中,就把校训定名为“开启明天的辉煌”。顾名思义,开启,需钥匙,师者是钥匙,知识是钥匙,情感是钥匙……明天,是学生的明天,教师的明天,学校的明天,祖国的明天,民族的明天;辉煌,是学生肩上沉甸甸的收获,是美好的未来,是师者的执着人生,成功的幸福,是学校为社会、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的荣耀与骄傲。但明天的辉煌又都重在今天的开启。因此在整个办学过程中,刘静校长把其概括为了“启明教育”,即在课堂教学中重在启发,在教师发展中重在启贤,在学生成长中重在启德,在学校文化构建中重在启蒙。
从勇于担当到践行使命,除了具有一定的境界和能力外,刘静校长认为最核心的因素应该是爱心。他的校长寄语很简单,那就是“爱,一切教育的基础”。对教育者而言,爱是教育的动力源,爱是对学生心灵的呵护,爱是对学生成长的守望。作为校长,他就是用这种心灵深处的真情激发教师与生俱来的大爱,爱教育事业、爱每一个学生,把爱的阳光撒向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照耀每一个学生。为此,刘静校长始终秉承“对中华民族负责,对学生未来负责”的办学宗旨,始终坚持“为学生一生谋划,为教师发展铺路”的办学理念,牢牢把握以“诚•爱”为校魂,坚守诚信和爱心,致力营造一种至诚、至爱的氛围,使师生浸润在至真、至纯的雨露中;把“带上爱心与微笑,与你一路同行”作为教风,激励教师在平凡的工作中编织爱心,蕴含热情,用爱心点燃学生的梦想,用教育的智慧和艺术力量培育希望之花;还确立了“我校没有坏学生”的学生观、“一个学生的心灵就是一个美好的世界”的教育观等等,使之成为该校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校文化的核心部分,它指导着一切的教育教学行为。
刘静认为现代的校长要具有更广阔的胸怀、更开放的视野和更高远的目标指向,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化人”上——化教师,化学生,化社会;化思想,化行为,化生命状态。化人应先化心,心的碰撞、心的交融必然产生心的灵动和灵魂的升华,必然产生行为的改变。为此,他致力于人本而科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尊重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价值,关注人的成长、发展和生命状态,呼应时代与未来的召唤,营造积极、昂扬、温馨而浓郁的爱心文化,打造微山湖畔的精神特区。
刘静认为现代的校长要具有更广阔的胸怀、更开放的视野和更高远的目标指向,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化人”上——化教师,化学生,化社会;化思想,化行为,化生命状态。化人应先化心,心的碰撞、心的交融必然产生心的灵动和灵魂的升华,必然产生行为的改变。
为此,他采取的首项措施是培训教化——提升境界,实现高度的价值认同。具体做法之一是改变平素经常性的各种会议的性质,由布置工作、传达文件、学习材料变为培训会议。对教师来说,由机械接受任务变为发展需求,调动了内驱力,提高了积极性,也就提高了接受程度;对学校来说,由对教师发号施令变为启发诱导,工作由让教职工去做变为激发教职工想着做,工作主动了,效率提高了,学校各项工作自然便顺其自然地上升了。
二是“人文感化——重现绿色生命的通道”。遵循人本原理、尊重人文特质,尊重教职工的生命状态和现实需求,着眼教职工的长远利益和发展需要,考虑微山湖区特有的地域特点,并结合日益开放的社会发展形势,对教职工和学生投入更多的人文关怀,营造浓厚的师生感情。建立起一个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心、合作共事、合作学习的和谐宽松而又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新时代大家庭,使“一团和气”与“积极竞争”两者之间达到了最佳结合。
三是“以文浸化——实现生命质量的提升”。学校本身就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传播人类文明的基地,而传播途径多种多样,该校注重采用视觉冲击的教育方式。例如在学校大门口题写了学校的核心理念,即校训——“开启明天的辉煌”,教学楼前设置“教育成果长廊”,在教学楼楼道开辟“仁义礼智信文化长廊”,教学楼后设立“主题文化长廊”,公寓开展“我为我家起雅号”活动,并配以解说词,让师生浸润在文化的氛围中。
不仅如此,刘静校长还特别注重“用心诱化——塑造阳光明亮的心灵”。感受其内心世界,启迪心智,指点迷津,开阔思路,促进其积极向上,身心阳光。还注重“活动悟化——归于自然,启迪心智”。师生的亲身体验,让师生在各项活动中升华情感、陶冶精神、提升能力。组织教职工积极自主开展并主动参与多项活动。有灵活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有相互碰撞的“教师论坛”活动;有强健体魄、放松心情的冬季越野赛活动等等。更注重“习惯内化——让工作、学习成为生命的自觉需求”。刘校长在学校工作中很少对教职工发号施令,主要是把自己的想法内化为教师的内心冲动。经过充分酝酿、反复推敲后,把学校的各项制度化为一种自律,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内化为自身的追求。现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井井有条,精益求精,“把每项工作做得更精彩”已得以实现。
而在具体办学实践中,刘静校长把以上思想浓缩为了“外有一体两翼,内有渐强动力”的办学模式,即: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教师发展为动力,以学生德育渗透和校园文化熏陶为两翼。具体来说,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坚持以“自学•释疑•达标”教学模式为抓手和突破,体现教学的高效性;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坚持以“引领•自觉•成功”的发展模式为台阶,注重教师的梯队发展;在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坚持以“自主•精细•人文”的德育模式为框架,注重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学校文化的构建中坚持以“爱心文化”为核心,注重文化的传递性和教育性。整体而言,这一办学实践更像是一个飞行器,让“动力”驱动“主体”,让“主体”带动“两翼”,让“两翼”推动“主体”,相辅相成,相互推进,这样,这个类似“飞行器”的学校才会发展得更快,走得更远。
“自学•释疑•达标”教学模式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基本结构如图1。该模式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实现大课堂与小课堂的结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实施隐形动态分层学习,尊重学生个体性,强调了创造争鸣,走向多元化评价。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以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遵循认知规律,体现教育公平性、学生主体性,具有普适性、可操作性、完整性、活动性、创生性等教育特点。
图1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刘校长提出了“引领•自觉•成功”的教师培养模式,即通过明确教师发展三大层级:“微山湖名师—→区域名师—→教育家型教师”。在“微山湖名师系列”中通过设置“就近目标”即教师发展的“一二三四五六”工程,来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在“微山湖名师”基础上继而培养在省市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名师”;逐渐培养出具有深深的教育情怀、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显著的教育成果的“教育家型教师”,从而实现教师教育的远大理想(层级如图2)。
图2
在教师培养中,始终坚持以“情感凝聚人心,以目标激励人气,以制度规范人行”的管理思想,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坚持深化改革,科学规划,规范管理,注重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骨干教师队伍为突破口,充分发挥“目标导向机制,榜样示范机制,竞争激励机制,利益驱动机制”的学校常规管理机制,把“以人为本”作为永恒主题,积极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树立“一个学生的心灵就是一个美好的世界”的教育观,以校本研究为主阵地;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各项活动为载体,努力推进学校教师队伍师德和业务水平的整体发展;建立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动发展、创新发展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确立学校教师队伍培养的整体框架。
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需要教师进一步树立责任意识。刘静校长强调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树立教师在新时期的师表形象,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弘扬教师淡泊名利、专心工作、敬业爱生、无私奉献的精神。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诚信意识,刻苦钻研,严格遵守教学纪律,恪守职责,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树立法制观念。通过定期举办“甘洒热血献教育”等系列主题演讲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认识,在活动中提高师德水平。短短几年间,学校的教师培养取得了显著效果,教师业务水平快速提升。
在德育教育方面,刘校长始终坚持把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作为教育的核心,坚持“立德树人、化育成人”的德育思想,树立“爱、严、细、实、导、恒”的德育方针,构建了“自主•精细•人文”的德育模式(如图3)。该模式不仅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价值,为学生的一生服务,传授给学生一生受用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一生受益的习惯与能力,还不断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与精神素养。注重培养的自主发展能力,把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全面发展、健康人生”放在首位,侧重实施情感型(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渗透型(课堂教学德育渗透)、氛围型(环境感染、文化熏陶)的教育方式,坚持以“养成教育、爱心教育、安全教育、责任教育”为教育主题,通过“课堂育人、团队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服务育人”的育人途径,深入实施“学生自主发展工程、精细化管理工程、人文教育活动工程、全员育人工程、家校联动工程、德育校本开发工程”的系列德育工程,把学生培养成“和谐发展的自然人,开拓创新的中国人,自强自立的世界人,文明高尚的未来人”。
图3
学校创造了微山湖畔教育上的奇迹,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连续十年在该县遥遥领先,各种比赛都取得优异的成绩,成为了微山湖畔百姓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学校。
“宝剑锋从磨砺出”。在红色革命的湖泊上,在微山湖水的滋养下,也许正是因为刘静校长敢于“试水”敢于“弄潮”的精神,在一次次的教育实践中创造了诸多的成功案例与典型,向我们展现出了一朵朵美丽的教育“浪花”,也是因为他敢于“扬帆”、敢于“远航”的教育理想,在一次次的教育追求中萌发了诸多的教育理念与信条,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直挂云帆”。最后,我们希望能追随刘静校长的脚步,能看到教育更美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