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尚荣:课程改革要唤醒学生美丽心灵

2016-05-20 07:34
教育家 2016年7期
关键词:崇高美学中华



成尚荣:课程改革要唤醒学生美丽心灵

人物简介:成尚荣,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兼任江苏省教育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素质教育实验区指导专家。《江苏教育研究》《现代特殊教育》主编。1941年生于南通。曾任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校长。江苏省教育厅幼教、初教处副处长、江苏省教委基础教育办公室副主任,江苏省教育督导室主任。

“尊重是教育学生的第一道阳光”

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不仅是艺术工作的重要指针,更是教育工作的重要指针,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研究中华美学精神,彰显中华美学精神,让中华美学精神照耀我们的课程改革。这样,课程改革的立意将有新的提升,日臻新的境界。

从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看,立德树人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制高点。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要我们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中华美学精神照耀下的立德树人极具审美意义和深厚的文化含量。从课程、教育的本质看,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无论是目标还是境界,课程、教材与教学本身,都富含美学意蕴,凝聚着中华美学的民族内涵,这应视作课程、教材、教学的特性。丰富的实践一次又一次地证明,课程改革、教育改革的过程是一个唤醒学生美丽心灵的过程,是培育学生美学精神(包括中华美学精神)的过程。只有这样,课程深改才具有中国风格,教育才拥有中国风骨。从教育的对象看,儿童原本就是美的精灵,他们具有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潜能。在中华美学精神的指引下,学生美的天性才会得到尊重、保护,美的潜能才会得到开发。当美的精灵与中华美学精神相遇的时候,学生的心灵深处才会孕育起中华文化的基因,塑造美丽的中国魂。

用中华美学精神照耀课程改革,其基本要义是用中华美学精神与美的尺度来观照和引领课程改革,其核心是培育学生具有创造美的心灵,其内涵有:审美的境界和追求、中华美学精神在课程教材教学中的融入和开发、中国传统审美价值的思维和表达方式的培养以及美学形式的构建,最终指向学生当下和今后的人生。

其一,是审美境界的追求。审美境界主要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民族风骨,尤其是培育教师和学生的崇高感。人要有崇高感,崇高感要从小学开始培植。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里论述道德与崇高的关系:“使审美倾向达到道德的精神领域”“具备了道德修养的人,并且唯有这样的人,才会有完全意义上的自由”。我认为,在消费时代或者虚拟化的世界里,崇高感的培植恰恰是我们的崇高使命。

其二,是中华美学精神在课程教材教学中的融入与开发。有学者认为,“中华美学精神讲求道法自然,和而不同,它的高明之处在于将入世与出世统一起来”,具有“强调天人合一”等精神特点,这些都应充分体现、落实在课程内容和实施过程中,更多应是融入,而不只是渗透;更多应是开发,而不是从外部加入或者生硬的补充。

其三,是中国传统审美价值的思维和表达方式的培养。中国传统审美价值视野下的思维有其自己的特点,那就是着重“从应然向实然”。思维方式一定会影响表达方式。中国传统在表达或表现时特别注重在艺术形式中贯彻自己的理念。这种思维和表达方式让我们有理想的引领、愿景的追求。同时,中小学教学又注重感性的表达方式,注重激情。

荣誉著作

他曾应邀成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小组成员,参与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决策研究。主持研究《地方课程管理指南》。主编《当代小学教育从书》等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兼任江苏省教育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素质教育实验区指导专家,是中国现代教育专家。

其四,课程教材教学美学形式的建构。中华美学精神有着关于美学形式上的内在规定性,美学形式是美学精神的载体,儿童学习十分喜欢美的形式。叶嘉莹曾给加拿大华裔孩子讲解古诗词,孩子们立刻就对诗有了最本真的认识。

用中华美学精神照耀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的中华美学精神,教师首先要具有中华美学精神。教师应当有真挚的情怀,热爱我们自己的文化,对中华美学精神有深切的情感和向往。教师应当有崇高的境界,仰望文化星空,怀揣美好的理想,让自己精神“再圣化”。教师应当有美学修养,尤其是中华美学精神的修养,兼具实践智慧,探寻与创造美的表达方式。

猜你喜欢
崇高美学中华
盘中的意式美学
外婆的美学
无名的崇高
纯白美学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妆”饰美学
Yangjiabu : 500 Years of Pride, Paintings and Ki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