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亮 林 安 李 玲 林翠波(福建省肿瘤医院 福州301500)
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
林亮林安李玲林翠波(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州301500)
摘要: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94例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7例为对照组行单纯卡铂化疗治疗,另47例为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紫杉醇,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治疗卵巢癌,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紫杉醇卡铂卵巢癌疗效
卵巢癌属于恶性肿瘤,由于缺少统一的临床表现及特异性症状,致使诊断难度较大,早期诊断率偏低,约75%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直接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威胁其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并配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方案。为了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广大临床医护人员不断探索适合的治疗方案,本文以我院收治的94例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行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了94例卵巢癌患者,最小年龄36岁,最大年龄68岁,平均年龄(45.3± 5.3)岁,根据国家妇产科联盟分期标准:Ⅲ期50例、Ⅳ期44例;病理类型:浆液性腺癌43例、黏液性腺癌32例、子宫内膜样癌19例,所有患者经检查符合卵巢癌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行单纯卡铂化疗治疗,治疗前行常规利尿、水化、止吐等处理,治疗时,5%葡萄糖,500mL溶入卡铂,静脉滴注5h,持续21d为1个疗程,共两个疗程。研究组行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治疗,治疗时,生理盐水500mL溶入150mg/m2紫杉醇,静脉滴注3h,此后给予卡铂化疗治疗,同对照组,共两个疗程。
1.3观察指标:两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1.4疗效判定:临床疗效:根据WHO疗效判定标准:完全缓解,肿瘤全部消失,4周内未出现新的病变;部分缓解,肿瘤缩小超过50%,4周内未出现新的病变;稳定,肿瘤缩小或增大均不足50%;进展,肿瘤增大超过50%,并出现新的病变。
1.5统计学方法: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与(%)表示,组间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临床疗效: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不良反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卵巢癌作为妇科恶性肿瘤,病死率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及其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为主,但由于患者多数为晚期,仅手术难以彻底清除病灶,需要联合化疗与放疗等。近几年,随着医学理论的日渐完善,对卵巢癌的认识更加全面,同时新型的化疗药物不断涌现。在临床实践中,采用单纯的化疗治疗,难以保证治疗效果,未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未能延长其生存时间,因此,临床医学人员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案。
紫杉醇属于植物类抗癌药物,提取自短叶红豆杉,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卵巢癌、乳腺癌、大肠癌、淋巴癌、肺癌等,它作为抗微管药物,利于微管蛋白聚合,使其更加稳定,同时抑制了细胞有丝分裂,进而发挥抗癌的功效,根据相关报道可知[2],紫杉醇治疗卵巢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45%。同时,实验证明,紫杉醇联合铂类治疗卵巢癌,毒副作用较少,仅表现为骨髓功能抑制与过敏反应,但与其他化疗药物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仍相对较低。卡铂属于铂类化合物,可抑制DNA合成及肿瘤生长,与顺铂相比,二者生化物征较为类似,但前者不良反应较少。根据临床研究可知[3],卡铂可用于治疗乳腺癌、食管癌、子宫内膜癌,毒副作用主要有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及肾毒性等。
本文以我院收治的94例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此结果表明,二者联合治疗,协同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治疗卵巢癌,增强了药物的效应,通过二者的协同作用,保证了临床疗效,同时,用药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应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董文惠.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D].吉林大学,2013:10-14.
[2]施红,徐燃.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22):4229-4230.
[3]沈剑钦.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12):68+72.
中图分类号:R73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16)04-01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