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颜六色

2016-05-20 09:59/
青年文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小雅摊位李子

⊙ 文 / 余 红



五颜六色

⊙ 文 / 余 红

余 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北京文学》《黄河文学》等刊,著有长篇小说《黑煤》《鸿运》《琥珀城》,中短篇小说《百合株》《如水的长发》《七天之约》等。

在众多同学忙于找工作时,陆小雅已决定创办自己的蔬菜超市,她将想法告诉母亲时,这消息在家里炸开了锅。铁饭碗在母亲心中已根深蒂固,她不希望女儿和她一样一辈子做个菜贩子。为了说服母亲,陆小雅列举她寒暑假打工的经历,摆过地摊、做过推销员、送过快递等近十项工作,就凭这些,与同学合伙开公司没问题。母亲丝毫不被动摇,任女儿述说理想她只顾在大棚里穿梭,似乎那五颜六色的蔬菜才是她的心肝宝贝,直到女儿的马尾辫落在她脸上才回了句话。

“做过再多的工作,那也是帮别人打工。”

“正是为了不再替别人打工,我才选择自己开公司。”

有关大学毕业后陆小雅将何去何从,整个暑假母女俩都在斗法。如何说服母亲,陆小雅什么法子都用上了,就连在梦中都在和母亲打嘴巴子仗,还连续剧似的吵个没完,直到每回听到屋外那辆“嘎斯车”的声响,陆小雅才会醒过来。

这是辆电动三轮摩托车,是母亲贩菜的交通工具,年岁久远早已漆面剥落。尽管每次母亲都轻手轻脚,但从开锁到启动其过程就像驯马师在驯马,窗外伸手不见五指,可这阵有节奏的声响总是能唤醒陆小雅的耳朵再刺激她的神经接着揉湿她的眼睛。从小她一听到这阵“马蹄”声便会从梦中惊醒,这预示着她已离开妈妈的怀抱,她会哭喊着赤着脚跳下床去追出屋外。稍大些,她不用再追出屋外而是被妈妈拽着一起去菜市场,妈妈忙活时她便被按坐在一个自制的木凳上。再后来,这阵熟悉的“马蹄”声对她来说就像首激昂的进行曲,每听到这“蹦嚓嚓”的声响,便提醒她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陆小雅揉了一下眼睛,伸手在枕边滑动了一下手机,瞟了眼时间,五点不到。昨晚和同学李子健聊到创业蓝图时,两人是热血沸腾,半夜还在煲微信。扭起身来又缩在床边窝了一阵,赖床不可能,想自己开店必要学会先吃苦,关键是要说服母亲。母亲是个宁愿一口气做三件事不愿废一句话的女人。没说服母亲前,只得跟着练摊,她若连菜都卖不好,在母亲面前就别提自己开店了。

出得门去,天边才露鱼白,刚立秋晨风凉爽。陆小雅在风中醒了醒神后循着院子里的灯光望去,母亲已上车整装待发,她磨磨蹭蹭爬上车后还在打哈欠,待她一屁股坐在那熟悉的木凳上时,才醒了瞌睡。三轮车天顶无盖四周无墙,想在拖厢中坐稳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木凳四角早已被母亲用麻绳绑在车的四周,小时候她被母亲拽去菜市场时,便被固定在这张木凳上,身上还系了条大红围巾,一边套腰间一边套车的空隙处。邻居刘六毛说她浪费条围巾。母亲笑而不语。后来她明白红色代表吉祥如意,母亲期望女儿大了有出息,别和她一样整日里在菜堆里打转。想着母亲的苦心,陆小雅眼角便有些酸涩的感觉。

母亲喊了声“坐稳啰”,然后脚踩油门“蹦嚓嚓”几声,三轮车便冲出了院外。以前家里住郊区,出得门去四面群山,五颜六色的菜来源自家地里,历经变迁,郊区成了开发区,那一亩三分地被征收后,进货就得去上十里路远的批发市场了。车开出不远便是一条宽阔的马路,远处高楼大厦隐隐在晨曦中飞逝,街上几乎还看不到行人,唯有母亲的喊声时不时在耳边回荡:“坐好嘞,抓稳了啰。”待陆小雅抓紧扶手时,前方便只有母亲的背影了。从小到大母亲的背影总在她心中来回转换,是泼辣的村妇,是勤快的大婶,是严厉的老师,更多的是父亲的影子。父亲过世时,她不到五岁,还有一个比她大两岁的姐姐,家里没多余的人照看,怕姐妹俩在屋前玩水,被一起拽来菜市场。那时还没固定的摊位。每天打游击似的,谁去得早谁占的位置好,天麻麻亮母亲就要开着三轮车赶到批发市场进货,搬、拉、拖全得自己动手,待选到满满一车菜时,即使寒冬腊月也汗流浃背,一天天过去,矮小的母亲在她心中渐渐成了女汉子,进货贩菜开三轮,样样是里手。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养成了陆小雅执着的个性,她认定的事谁也改变不了,而她现在面对的是比她更加执着的母亲。

赶到目的地,太阳已露出了笑脸,大聚会农贸市场门口早已排起了卸货的三轮车。大聚会地处市中心,是家年岁久远的菜场,以前是个一望无际的大棚,后来经过翻修,有了规模,里外也整齐亮堂多了,只要是吃的,里面应有尽有。可能这些菜贩子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刚立秋进货比平时多了一倍,待前面的人卸得货来,门口两边已吆喝声四起。鸡蛋包子、炸油条,热气腾腾的早餐香味四溢,弄得陆小雅鼻尖痒嘻嘻的,一入菜场如战场,忙起来哪还有空闲填肚子,吃为先的她顺手买了几个包子,手上满满的,弄得找回的零钱被挤落,一枚硬币从指间开溜,随着“哐咚”一声掉入了脚边的下水槽中。这幕被在门口摆摊的一位老大爷给瞅见了,连喊了几声:“哎,姑娘,你钱掉了,掉下水槽了。”陆小雅瞟了一眼水槽也觉着可惜,可这下水槽有铁栏隔着,也就顾不上了。

当菜贩子进入摊位的那一刻起,根本无心再想别的,想的就是得把早上满满的一车菜给销售出去。直到卖到连一根葱都不剩,那这一天没白忙活。既然练摊来了自然要出成绩,可是在母亲面前,陆小雅的伶俐劲根本使不上,选菜摆摊做什么都慢半拍。几乎不到几分钟的时间,摊位上已五颜六色井然有序,各色瓜果在日光灯的照射下晶莹剔透,浅绿深蓝的菜叶上还晃荡着串串露珠,让前来买菜的人觉着拣哪把都好,落下哪把都不舍,一大早人来人往好不热闹。这让陆小雅倍儿有精神,但观察了一阵便发现不对劲,人群多是往肉食摊位前涌去,看样子“贴秋膘”说法影响深远,这一天,似乎什么人家均会想着弄盘肉馅饺,尽想着打牙祭去了,多是采购完荤菜再顺便带把素菜,大聚会蔬菜摊位几十家,那些个菜贩子每个人都跟上过电视星光大道栏目似的,笑容灿烂嗓门洪亮,品种又差不多,想在其中脱颖而出就要看平时的人缘了。

这人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建立的,全在于耐心周到,还要大方舍得。前来买菜的人形形色色:居家的一拨,日子悠闲,她们喜欢货比三家,手上拎着环保袋,脚下迈着悠然的步伐,这家看完看那家,天然新鲜是她们的首选;工薪族一拨,这拨人并不是每天都来菜市场,来一次吃三天,大包小袋拎着脖子上还挂一袋;保姆钟点工一拨,这拨人可是砍价里手,谁大方舍得往谁摊位钻,开口就吊你胃口,明儿还来哈。对于一个做小本生意的摊主来说,保姆钟点工可是大客户,她们在一顿讨价还价四舍五入后,总还要顺手带走一小撮葱。面对这号人,母亲多是笑脸相迎。“小本生意做的是回头客,只要常来常往,那都是回得来的。”母亲话没说完,一个保姆又走了回来,说刚接电话,家里来客人了,要做几个大菜哩,这作料自是少不了,又称了几斤姜和蒜,还要了几斤马铃薯,付钱时叨唠几句:“马铃薯怎么又涨价了,比去年涨了两毛钱哩。”

聊起近期的蔬菜价格,熟与不熟悉的人自觉凑到了一块儿,一位大妈连连咋舌,说前晌去北京儿子家住,那菜价才叫贵哩,一斤西红柿要四块六,都赶上一斤鸡蛋的价格了,昨天超市买的特价鸡蛋才四块五,儿子喊西红柿是蔬菜中的土豪。旁边一位戴眼镜的大叔接过话茬:“不光西红柿是土豪,河虾更是‘吓你一跳’,几十块一斤,真的有点快吃不起了。”母亲边忙活边答话:“如今批发市场连包装运输费都翻倍了,今年籽种、农资价格上涨,加上杂七杂八的费用,菜价自然要贵些。”

陆小雅在旁帮着过秤打包,忍不住也参与了话题,说如今什么都上涨这菜价能不涨吗,民以食为天,管好胃生活才有滋有味。眼镜叔对陆小雅的话表示认可,说:“丫头说得有道理,有钱就得花就得吃,有胃才有味,还真是这么回事哈。”得到认同,陆小雅格外的神清气爽,挡在前面帮着招呼客人,但来的多是回头客,人还没到跟前,母亲已与他们聊上了,选菜打包几乎都在闲聊间完成,陆小雅根本插不上手,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她的积极性,她想到了广告牌。

生意做得好广告少不了,前晌观察期间,她发现偌大的菜市场竟然没有一家明码标价的,全是现买现问,遇人多拥挤时着实浪费时间。心动就行动。母亲在前面忙碌,她写的黑板报已完成,除明码标价另外还加了两行大字:“时蔬胃中宝,药补不如食补。”卖菜的摊位通常是前面无门背后无墙,一根四方柱子立在门面中间算是区分线,有了这块醒目的广告牌给摊位增色不少,引得客人络绎不绝,还来了几位年轻的面孔。人还没到跟前,笑声已到耳边,一个短发女孩蹿到了母亲面前,年龄和陆小雅相仿,五官精致,可惜就是脸上长满了痘痘,她全然不在乎前面的人还没结账,直截问,脸上长青春痘吃什么菜能好?显然是被广告吸引而来。

这回陆小雅挡在了母亲前面,治疗青春痘她有的是经验,不管是食疗还是理论知识,她打量了女孩一眼,挑选了一堆菜放在她面前。女孩噘噘嘴,用不信任的眼神看着她。陆小雅很大方地与她聊起自己的消痘经过。想让痘痘消失最好的方法就是排毒,建议你多吃些胡萝卜、西蓝花、海带,这些可都是养颜排毒的最佳妙品。见那女孩半信半疑,又加了两句:“我脸上的痘痘才消哩。每天早晨空腹喝一杯鲜榨的凉瓜加苹果汁,对治疗痘痘也会起到很大的帮助哦。”一番以身说法,两人便成了好朋友似的,互加微信。走时女孩拎了一大袋菜。

⊙ 雷平阳·海鸥2

女孩走后,陆小雅瞟到了母亲眼角的笑意。这种一闪而过的笑容像朵盛开的荷花,令她心里涌起股暖流。看母亲心情不错,陆小雅提到了开蔬菜超市,并说了一摞新鲜名堂与计划,说要把这些熟悉的客人建立一个微信群,客人有何需求他们都能一目了然。任她说了一摞,不见回应,只闻到一阵扑鼻的菜香味,母亲已拎出一个三层盒饭桶摆在了摊位前,陆小雅这才发现偌大的菜市场一下空城了似的,一晃又到了中饭时间。

这空当通常是这帮菜贩子们一天中最悠闲的时光,三个一群四个一伙凑在一块儿边吃边聊。时事新闻、信息、八卦全在笑谈间。谁炒姜买房了、谁贩蒜换车了,东家的儿子又开了家农贸公司,西家女儿开连锁店了。聊到大众创业这个话题,这拨人的笑声都能让躺着的蔬菜跟着起舞了。陆小雅大受鼓舞,聊起她那帮同学来,个个是未来的马云,这个想开网络公司那个想弄个咖啡屋。旁人像被洗过脑似的纷纷喊好,说你们赶上好时代了,以前我们开店是糊口,现在是自己当老板,辛苦是辛苦点,收入总是比那一点死工资强,母亲也表示认可。

散场,陆小雅还以为母亲被动摇了,当她提到开店的事,又被否决了。母亲依然坚持铁饭碗好。这回陆小雅不急不慢,向母亲以事实说话:“以前有听说炒生姜发财了的吗,有贩绿豆致富的没,搁以前那都是神话,可现在真是这么回事。不管以后社会怎样发展,这吃总少不了吧,如今谁都想节省时间,如果能在人口密集的住宅区开家蔬菜超市,我保证生意红火,生意好的话再开几家连锁店。”

聊到点上,陆小雅说,她开店还真不是一时冲动,大学假期的打工经历让她得到磨炼。她的练摊从贩衣服开始,校园外的那条路上,两边都是摆地摊的,每天热闹非凡,这为陆小雅提供了商机。在母亲的影响下,从小她就知道拎几把青菜去学校食堂换馒头,书包里经常装着自家种的西红柿、小甜瓜之类的水果,目的就是与同学交换崭新的作业本与钢笔,运气好还能换到她梦想的巧克力。

当初李子健是唯一不用交换也愿意送她巧克力的男生。由此她小小年纪在学校竟然有了一批客户,李子健是她的忠实“粉丝”,直到读大学。陆小雅摆摊李子健陪伴,后来,一个销售一个进货。练摊只是小打小闹,但在这个过程中,陆小雅很快摸索出基本的经营技巧,凡事爱琢磨的她,发现更火爆的反倒是那些不起眼的菜摊子。那些新鲜时蔬经常被一抢而空。想少走弯路就要做自己熟悉的行当,如果还能做出自己的品牌,前景定会红火,这坚定了她大学毕业后回家开蔬菜超市的想法。开始她没指望李子健还能陪在她身边,毕竟人家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出国镀金那是父母亲早计划好的事。不比她从小就有个观念: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是她眼光不差,李子健依然选择与她并肩作战。这让她倍感有劲,开店选址到营运,一系列管理模式,每个细节她都在缜密了解中。现在关键是如何说服母亲。李子健是她坚强的后盾,可母亲是她永远的港湾。她不想先斩后奏。对于一个学营销专业的人来说,如果连母亲都没法沟通,她又如何留住客人。

看女儿神采飞扬,母亲也有所感染,这回总算愿意面对面交流了,说想自己创业那是件好事,但是得先找家单位上班后再说,有了社会经验就觉着还是有个稳定的单位好。陆小雅说,以前人家向往铁饭碗,如今都想自己当老板,北大毕业生还有卖猪肉的,时代不同思维得改变。

提到铁饭碗,就像点了母亲某个穴位似的,她不再理会女儿的殷勤,转过身去开始拨弄起早上还没来得及打理的那袋蒜子,见女儿还偎在身边,白了她一眼:“都像你想得那么简单,个个发财了,你妈贩了一辈子菜不还在这蹲摊吗,你以为开个店那么容易,一年四季风里雨里、起早摸黑、磨嘴皮子、练腰杆子能攒下几个钱。”

陆小雅觉着这时应该给予母亲足够肯定,说:“在我心中你可是很有成就的,咱家就靠你,姐姐考研我大学毕业了,还盖了新楼房。”说着头凑近母亲耳边继续:“咱家不是要换新车了吗?都听六毛叔说了,说你买的那辆面包车一口气付的全款哩。”

女儿眉梢喜滋滋,母亲手上的蒜子却抖落一地,眼角才盛开的那朵荷花瞬间打了霜似的。心中的秘密一下被女儿所揭穿这是她没料到的。换车是她的心病,为了去驾校考驾照都耽误了她一段时间的生意。所以在女儿面前从不提买新车的事,勤俭治家是她的座右铭,即使家有余积也依然如初。任女儿淘了宝似的,她不再出声,只顾收集那散落在地的蒜子去了。

陆小雅帮忙,很快,地上看得见的已落入袋中,但是母亲还弯腰在四周寻找,一颗又一颗被扒拉了出来。约有一盏茶的工夫,母亲还在寻找,最后为了藏在柱底空隙里的一颗蒜子,蹲在了地上。见这情景,陆小雅喊道:“妈,你快起来,扒不出来就不要了,不就是一颗蒜子吗!”

这话显然刺激了母亲。“落颗蒜不在乎,丢个铜板也不稀罕。你要知道贩菜每分钱可都是辛苦钱,从批发到刨除扔掉的腐菜,以及每天的各种费用加在一起,一天利润还能有多少,小本生意要学会积少成多。”长年累月的站立让母亲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站着还没事,蹲的时间过长,眼冒金星,只听“扑通”一声,双腿竟然跪在了地上。陆小雅忙伸手去扶,被母亲给挡了回去,说要等会儿,不然人会散架。

那一刻陆小雅不知如何是好,她想跟着跪下去又怕母亲骂她,没事找事。就这样她眼睁睁地看着母亲跪在自己的身边,距离太近,当她俯视到母亲开始稀疏的头发时,她心头抽筋似的抖了一下,面对面时,她才发现原来高山一样的母亲此刻是如此的柔弱无助。事后她在日记中写道:震撼、伤心都没法形容当时的心情,在那一瞬竟没了主意。

好在待了一会儿,母亲又没事人一样自己站了起来,陆小雅赶紧匍匐在地捡那颗蒜子去了,她年轻灵活,多伸几次手便扒到了那颗蒜子,此时她咬着嘴唇,眼泪已啪啪流个不停。她不想让母亲看到她的脆弱,就像她从没见过母亲的泪水只见过母亲的汗水一样,她多想让母亲知道,女儿之所以想开店就是为了她不再受累,过上更好的日子。

起身陆小雅眼里还含着泪水,待她抬头看到刘六毛时又笑了起来。这位六毛叔的装扮总是让她忍俊不禁。个头不高喜欢跨海步,头上三根毛偏要左边搭右边,腰间“五挎”是他的标志,依次为手机、眼镜、计算机、钱包、钥匙。走路时钥匙扣会随着脚上那双钉有铁掌的皮鞋而噌噌直响,弄得他还没进菜场,别人就先吆喝起来了,刘六毛进村不是姜涨就是蒜横,准有商机。

刘六毛长得不起眼,开口却能嗨倒一拨人,谁问他,都说忙不赢哩。旁人说六总,你如今都成“炒家”了,还用得着东奔西跑吗?他一句话会让大伙乐半天:“目标亿万,现在能歇着吗?”别人哈哈时,他大步流星“巡视”了半个菜市场。此人以前跑过搬运、开过店铺、东南西北打过工,可惜就是没一样混出名堂。就在旁人当他墙壁草时,他赶上机遇贩生姜大蒜狠挣了几把,由此从菜贩子成为“资金炒家”。据说市场轰动一时的“姜你军、蒜你狠”,就是由他炒作而得名,后来又相继推出了“豆你玩、向前葱”,听说天价猪肉也和他有关系。这些传说真假没法断定,但刘六毛这几年一头扎进农贸市场还真是挣钱了,坐骑换了好几台,由摩的到越野车。

待陆小雅喊了声六毛叔好,刘六毛脚下便粘了块吸铁似的。以前两家是邻居,碰面自是热闹。拉了几句家常后,有关陆小雅大学毕业何去何从又被搬了出来。不管时代如何,孩子们的工作去向总能牵动着他们的神经。听陆小雅说想弄个蔬菜超市,刘六毛叔举双手赞成,说年轻人就是要有股子闯劲。

刘六毛书没读多少但思想超前与时俱进,以前电脑没摸过,如今开口就是互联网,说他现在做生意不需要仓库,也不要见到姜,但他名下的姜可能一辈子都吃不完,这得益于互联网。聊到互联网加农贸产品这个话题,陆小雅胸有成竹,网上东西没有她不熟悉的,无论刘六毛聊什么她都能接上话题,引得周边呼啦围上一拨人。看大伙兴致高,母亲说,六毛快莫在这儿吹牛了,儿子喊你回家吃饭哩。

好不容易逮个能为自己说话的,陆小雅哪能轻易放过,无论这位六毛叔说什么,她都夸赞他,偏这刘六毛是个喜欢戴“高帽子”的人,见邻家侄女直喊要拜师学艺,越发带劲,顺手掂起一颗蒜子,朝他的“粉丝”们扬了扬手,再面向母女俩,说千万别小看这颗蒜子,个头小用处大,杀菌消毒治百病,它可是餐桌上的珍宝谁都少不了,谁说只有房地产才能拉动经济,如今农贸产品一样能使人致富。

陆小雅正愁还有两袋姜蒜销不出去呢,刘六毛这番演说给了她启示。于是她一口一个六毛叔喊开了,说:“您是大聚会的头,您得带领我们一起致富,刚好我这儿还有几袋生姜和蒜子,看您如此懂销售,这些可都归您了。”

听陆小雅喊得热乎,刘六毛一时找不着北,爽快喊道:“丫头就冲你这番话,今儿个,你这里的生姜大蒜我全要了。”一旁的“六粉”们喊道:“哎,你不是说现在囤姜囤蒜不划算吗?”这让刘六毛回过神来。可说出的话如泼出的水,全菜市场的人可都听到了。

没等刘六毛反悔,陆小雅已过秤打包算账一气呵成。付钱时,刘六毛“嘿”个不停。平时滴水不漏,这回总算被别人“将了一军”。走时刘六毛咧着嘴面向母亲喊道:“你家丫头还真是块做生意的料,这书读得好脑瓜子也活,你呀,也该退休享清福啰。”母亲的脸笑成了一朵花。

开心一刻后,菜市场恢复了平静。午休时间,站摊自是没法休息,玩手机便成了唯一的消遣,刚才还个个鹤立鸡群,这会儿成了低头族。陆小雅滑开手机,李子健来了一串信息,当看到由一堆五颜六色的蔬菜组成的玫瑰花时,她脸颊飞起两片红霞,同学这么多年,李子健从没向她表白过,但是行动早已表明心迹,考大学填志愿时,就追随着她,如今大学毕业何去何从仍选择她。开店是他们的首选,两人早已商量好,即使家人反对也要争取,她在这练摊,李子健在家与母亲谈判。结果如何不清楚,最后一条信息让她心情雀跃,说他会来菜市场一趟。不知是慰劳她或是和母亲谈判有成果。想到哪点都让她开心,可自己这边还没落定呢。

母亲正埋头数钱,随身的挎包给卸了下来放在摊位前的石条桌上。对于菜贩子来说,生意好坏全在于早上赶集那阵,忙起来像“打陀螺”,来回找的钱扔到挎包里后挤得“嘴歪鼻斜”,多是趁这会儿空时清点。陆小雅想和母亲聊,几次把那个木凳挪到她身后都没反应,还以为母亲数钱入迷了呢,待清点到那叮叮响的硬币时,冷不丁冲她来了几句:“早上那枚硬币你不去捡回来吗?一分钱那也是钱。”陆小雅一拍脑门想起那枚被遗忘的硬币来。不管怎样,母亲的语气婉转多了,这让她心情飞扬:“妈,在你手里不会错一分钱,在我手里也不会掉一分钱。”

陆小雅一阵风似的来到菜市场大门口,早上那位老大爷看见她来了,喊了声:“钱还在哩。”陆小雅往脚旁的下水槽瞟了瞟,还好,那枚硬币仍在。可是这捡钱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下水槽正好在大门口的陡坡处,光蹲下连手都搭不到边,必须匍匐在臭水沟旁再甩下膀子伸出手去,整个身体还要使劲向下伸展才可能够得着。想体面地捡起这枚硬币根本不可能,她几次起身想开溜又返回,想到母亲为了一颗蒜跪在地上那一幕,她搬开下水槽的铁栅后几乎是全身扑在地上,一把乌黑的马尾辫随着手臂的伸展甩到了臭水沟里,但终于捡到了那枚硬币。

起身,陆小雅手握着那枚硬币,这时手机嘀嗒了几声,她瞟了一眼信息。陆小雅往隔壁超市的洗手间冲去,李子健要过来,她得把自己整理一番,早上没来得及洗漱就上车了,说不定眼屎还糊在眼角边咧。出门口时,她瞟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她没把李子健迎来,却把李子健的妈妈给招了来。李子健这个木脑壳,一定和他母亲坦白了他的行踪。高中时陆小雅就去李子健家吃过饭,这位未来的婆婆叫李京瑶,是位大学教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和她碰在一起能滔滔不绝聊半天,彼此印象深刻。她认为儿子是栋梁之材,大学毕业出国留学是理所当然的事,如今竟然要开个蔬菜超市,她自是不会轻易点头。

还好李教授并没看见陆小雅,而是迈着优雅的步伐进菜市场去了。他妈妈怎么会来,是考察还是兴师问罪来了?来不及多想。陆小雅已跑进隔壁超市的洗手间。面对镜子,她惊呼了一声,天哪,她竟然在菜市场招摇过市还不断与别人讨价还价。平时她可是别人眼中的小清新,一头乌黑的长发是她引以为豪的,可是此刻竟然像武侠小说里的梅超风。拧开水龙头洗漱后,镜中人立马可爱起来,尤其是抿嘴一笑时,李子健说最喜欢她的眼睛,笑起来像弯弯的月牙,就为这句话,毕业那天晚上,她陪李子健在校园里散步了半晚上。

丑媳妇终归要见公婆。陆小雅可没想到躲避,而是大方面对,她回到摊位后,这位未来的婆婆也不知从哪个角落就冒了出来,面戴金丝边眼镜,着合体的一步裙,手上拎着一款品牌包包。优雅的气质,温和的微笑,典型的知性女人。

母亲还没搞定又来了位妈。李教授是考察儿媳妇来了还是面试他儿子的股东来了?陆小雅一时没法猜测,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人还没到跟前,已招呼开来。生姜还是老的辣。这位未来的婆婆相当淡定,手扶了扶眼镜连人带摊一起打量了一番后,当在这菜市场相遇只是巧合,压根没有兴师问罪的意思,说是子健想吃她亲手做的菜,这不是抽空采购来了。寒暄两句,陆小雅向双方家长做了个介绍。听说来人是李子健的妈,母亲轻轻“嗯”了声。比较而言,母亲更熟悉李子健,暑假期间李子健随女儿去家里进大棚摘过几次菜呢。

至于李子健与陆小雅在谈恋爱,两个妈妈看起来似乎并不反对,现在她们考虑的是孩子们的前程问题。开始陆小雅还以为要发生一场争吵,起码一场嘴巴子仗少不了,儿子本来要出国镀金,却被她“蛊惑”着自主创业,开家像样的公司可能这位妈还觉着面上有光,可偏偏是家最不起眼的蔬菜店,这是要拉她儿子下水。

李教授一副买菜的架势,标志性的动作就是手时不时扶一下眼镜。似乎从这扶眼镜的动作便能区分她与母亲之间的不同,然后掂着手指挑选了一堆她所要的蔬菜,莴笋、茄子、苦瓜等。一个讲究生活质量的女人选的尽是六月菜谱。可见她很少逛菜场,要么保养学还不到位。中医讲究食补,食补的概念里有一条就是吃当季吃当地,什么季节就吃什么季节的食物。待她选了一堆,母亲建议她换几个品种,首先推荐丝瓜,说:“吃菜得吃当季菜,换季当口皮肤易干燥,丝瓜是水中皇后能保养皮肤,它性味甘平有清暑凉血、解毒通便、润肌美容等功效。苦瓜清火适合夏天。夏天吃苦秋天得吃甜。”

李教授“哦”了一声,拖音较长,她看了看母亲那张晒得像高原红的脸庞后,似乎不相信这些话出自一个菜贩子之口,一个卖菜的还懂保养学?她从随身带的包里拿出一盒护手霜来,挤了点在手上边搓边说:“才立秋也想补补,晚餐吧又不敢多吃,这天气犯困脚还没劲,吃什么菜好?”也不知是试探还是引开对方的话匣子。母亲听了又帮着选了些荸荠、芦根,说:“立秋后可以适当进补但不宜过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晚餐不妨吃些滋润的食品,如银耳百合、荸荠芦根,清热又润燥。”又配了两斤黄豆,说:“黄豆是天然食品,煨汤调料样样都行,能保护心脏还能预防骨质疏松。”

聊起这些蔬菜的食用价值,母亲是信手拈来如数家珍。黄瓜能美容,苦瓜能降火,萝卜是蔬菜中的云南白药,冬季吃最好,生姜调百味,夏季吃最妙。李教授听得入味,陆小雅也入迷,让她汗颜的是,母亲说的这些道道,许多都是她在书本上没看到过的也是她无法回答的,以前只知道母亲做事风风火火,没想到还挺有水平的。两位妈妈就秋天如何养生聊了一阵。午休时间来菜市场肯定不是来聊保健学的,转了几个弯李教授终于扯上正题,说这吃菜也得要有心情,儿子这晌总在家里琢磨着要和同学合伙开店,她停顿了一下,盯着陆小雅,颇有几分责问的口气说:“开个菜店能挣到钱吗?没特色的话,估计房租都收不回。”

陆小雅说:“创业初期,我们没打算赚钱,首先是培养客户群,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有了客户群自然会有盈利。”

“年轻人有理想是好事,但是理想与现实是有落差的。”

“理想与现实肯定有落差,但我们有的是资本。”

“既然要自主创业,就得靠自己。”

软的不行来硬的,经济封锁,看你们还自作主张不。这难不倒陆小雅,依然振振有词,说:“年轻就是我们最大的资本,刚起步肯定会遇到困难,但是我们没想过要家里资助,重要的是能得到你们的理解。”看两位妈睁大了眼看着她,陆小雅歪着头调皮地向她们眨眨眼,又加了一句:“当然了,如果在经济上也能得到你们的赞助,那简直鼓舞人心哈。”丫头伶牙俐齿,这让育人起家的李教授一时无法反驳。母亲也只顾给蔬菜浇水去了。

不能冷场,关键时刻陆小雅觉着起码要让两位妈知道,她和李子健开店并不是三分钟热度,而是有规划地奔理想而去的。她想起上午听刘六毛聊到了大蒜经,这会儿聊起来更是头头是道:“如今各种农贸产品正在上演一个个新的资本传奇,如今不趁热打铁,更待何时。”

显然陆小雅的这番激情演说打动了两位妈。母亲忍不住笑了起来,瞟了女儿一眼,笑声中透出一丝骄傲,说:“死丫头,就会一张嘴巴子逞能,开口创业闭口开店,你以为做生意是打哈哈哩。”

许是母亲的笑声吸引了客人,摊位前一下涌来一群人,婆媳间的较量也到此为止。李教授挑选的蔬菜打包共计九十九元整,她掏出了一张百元钞票,陆小雅随身摸了把口袋,那枚失而复得的硬币此刻派上了用场,找零一元成交。这细节让母亲笑眯了眼。

歪着头看着李教授的背影消失在门口,陆小雅“嘘”了口气。刚才那一幕无疑是场面试,估计和考公务员有得一拼。想着她一天舌战群雄,她给李子健拨了个电话过去,说,你也不说清楚,明明是你妈来偏说你来,李子健“嘿嘿”傻笑。挂机后陆小雅才发现,不是李子健没说清楚,而是她看漏了一条消息。那条消息补充说:等会儿我妈来,刚才少了个字。

这时菜场吆喝声四起,收摊时间到了。陆小雅放眼望去,大部分摊位前还有些剩余,唯有自家摊位的菜销售一空,真是连根葱都不剩了。摊位空了钱包满了,这对于一个菜贩子来说真是件满足的事。出了菜场门口,门外摆摊挑担的早已撤退,唯有那位老大爷还在蹲点,簸箕里还孤零零地躺着一把没了精神的蔬菜。陆小雅走出几步远后又返了回来,她把那把剩菜买了去。

待她坐上母亲的电动三轮摩托车,夕阳已悄然西沉,天边的晚霞丝丝缕缕,如五颜六色的彩桥。

猜你喜欢
小雅摊位李子
作家现在时·徐小雅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水果摊的主人
一号摊位
奔跑吧!李子柒
我的糊涂妈妈
小雅
Grammar Teaching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打李子
母亲的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