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石玲芳
“三色”教育引领“游戏化美术”特色课程建设
文石玲芳
摘 要:针对农村幼儿园的特点、幼儿家庭的特点,在“三色”教育指引下,我园申报了特色创新项目《依托游戏化美术课程,培养“三色”儿童的行动研究》,开展游戏化美术特色课程建设,提升学校内涵,打造特色学校。
关键词:“三色”教育 特色课程
践行“三色”教育,呵护生命成长,是我园的办园理念。本色、角色、彩色——“三色”教育也是我园的办园特色和办园文化。在“三色”教育指引下,针对农村幼儿园的特点、幼儿家庭的特点,我园申报了特色创新项目《依托游戏化美术课程,培养“三色”儿童的行动研究》,开发了课题研究、课程开发、教师发展、环境优化“四管齐下”的特色创新之路。我们结合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开展游戏化美术特色课程建设,升华“三色”研究,积淀学校特色。
我们对美术活动材料(内容)选择、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的游戏化作了深入的研讨,大胆践行“儿童的生活即游戏”的教育思想,全力渗透美术活动“游戏化”的理念。
1.在材料内容选择上“游戏化”。主动为幼儿提供丰富好玩有趣的材料,让幼儿为材料而吸引,从而主动地运用材料,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我们利用了生活中常见的弹珠、吸管、蔬菜、玩具小汽车、泡沫网、画板等好玩有趣的材料进行了美术创作活动。
2.在活动导入过程上“游戏化”。新颖的游戏方式导入,能紧紧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使幼儿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中。如大班《装饰蛋糕》活动,在“祝你生日快乐”歌声中,教师进行语言引导: “小熊过生日了,我们来做个漂亮蛋糕,送给小熊吧!”孩子们兴致勃勃、跃跃欲试,尝试用沥糊画的方法装饰蛋糕。
3.在教育语言包装上“游戏化”。将我们教师的教育语言,通过包装成为孩子能听懂的游戏化语言来提示,指导或鼓励幼儿。比如练习画小圆点时教师会说“给小鸡喂米”,画短线就是“下雨了”,画长线可以用开火车了,给小树点彩时,教师就提示幼儿蘸点颜料和小树亲一亲等等。
4.在活动情境设置上“游戏化”。特定的游戏情境,可以使幼儿“乐在其中”,产生强烈的动手、动笔、表现的欲望。如小班绘画活动“小猫绕线团”,小猫们在玩的时候调皮地把妈妈的毛线团给弄乱了,老师和幼儿一起玩绕毛线的模仿游戏,在体验绕毛线的手臂绕环动作后,再引导幼儿在纸上为妈妈“绕线团”,学习画螺旋线。
5.在美术技能训练上“游戏化”。巧妙发挥儿歌的作用,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下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如在中班水墨画活动中的《毛笔歌》,“小毛笔,手中拿,食指拇指把笔夹,再请中指压笔杆,无名指来把笔顶,小指拳起来藏后面,左一笔右一笔,样样东西都会画”。通过儿歌能有效帮助幼儿正确掌握执笔姿势。
6.在美术教学评价上“游戏化”。游戏化的评价,可以保护孩子们的绘画兴趣,张扬他们的个性,推动他们今后更加积极地参与美术活动。如绘画《春天的花》时,教师采用别样的评价方式:“蝴蝶要来采花粉了,看看蝴蝶想停留在哪朵花上?”边评价边将蝴蝶贴纸顺手粘在幼儿作品上,并配以具体精练的口头评价,把活动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优美的校园环境就像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更有利于幼儿审美情趣的培养。我们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让校园的一景一物,每堵墙壁,每个角落都在无声地“说话”,积极营造幼儿园美术特色氛围,让幼儿园的环境成为我们美育的场所。
1.在每个班级创设美术特色墙。美术特色墙是孩子们美术活动回忆的记录本,我们要求特色墙能根据主题内容不断更新,让美术特色墙作为展示、学习美术活动的园地,努力做到更实、更新、更好。
2.在区域游戏中渗透美术活动。游戏化美术活动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集体教学,分组、游戏、个别指导都是促进美术活动出成效的有利手段,因此,我们鼓励各班级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美术特色游戏区域,定期更新活动材料。在区域游戏中,教师进一步加强对幼儿的个别辅导,关注个体差异,使全班幼儿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3.在物态环境中展示美术作品。挑选有质量的幼儿美术作品融合进各楼层走廊、阳台、活动室等各处环境创设中,巧妙地组合和布置,培养幼儿的自豪感、自信心。
美术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更是教师、孩子、家长之间交流互动的有效载体。我们竭力创设多渠道、全方位的交流方式,通过相互间的美术知识信息交流、思维方法交流、精神交流和情感交流,来放大“游戏化美术”课程效益,以点带面,提升幼儿教育质量。
1.教师的保教艺术因交流而提升。每学期开展课题展示活动,展示小、中、大班三个不同年龄段的课题活动课,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评课,共同探讨课题研究中的困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定期开展美术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同类教学的教师互相讨教、向园内有特长的教师请教,借鉴她们的教学经验,运用能激发幼儿主动性的方法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教师们在不断交流中汲取精华,在不断借鉴中反思提高。
2.幼儿的创作动力因交流而强烈。教师在美术活动中鼓励同伴之间相互学习,支持幼儿表达、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经验,使幼儿可以主动选择,随意结伴,一起作画,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在美术教学的评价中,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态度、适当的语言评价他人作品,体验审美交流的快乐。
3.师生的美术情缘因交流而深厚。美术活动中,通过师生之间交流,教师将自身的感染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这里的交流不局限于语言的交流,还包括眼神、动作等的交流。活动中教师进行恰到好处的引导和指导,培养幼儿的艺术思维能力;正确评价幼儿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任何一个主题活动的开展,幼儿都会积累一定的艺术经验,我们开展以年级为单位,以美术创作为表现形式,相互观摩,交流主题过程中获得的各种经验,为幼儿搭建大胆表达表现的舞台。
4.家园的共建效应因交流而增强。每学期我园都举行家长开放活动,向家长展示美术教学活动,介绍班级美术特色开展情况,邀请家长参与美术活动之中。在大班毕业典礼时,我园举办了大型亲子墙画活动,并拍摄了微电影展现大班幼儿的成长历程,在家长和孩子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
“践行三色教育,呵护生命成长”。幼儿教育的真谛就在于呵护与陪伴儿童的成长,给孩子留下成长的记忆。游戏化美术特色课程建设,遵循了学校发展的相关规律,丰富了我园的办学内涵,愉悦了幼儿的成长过程。
(江苏省丹阳市后巷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