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科技人才开发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

2016-05-19 03:40:04
学术交流 2016年4期
关键词:效率评价科技创新

李 梓

(中央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北京 100081)



经济学研究

西部科技人才开发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

李梓

(中央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北京 100081)

[摘要]具有科学技术知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科技人才已成为最有价值的资本和核心的资源,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主要因素体现,科技人才的开发程度大小也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实力和潜力。科技人才是西部经济发展不可代替的因素,西部大开发以来科技人才开发效率有待进行研究和检验,总体来看其科技人才开发效率呈上升趋势,但总体效率水平不高。

[关键词]科技人才开发;效率评价;科技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科技创造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科技创造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各生产要素的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进而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而科技人才是科技创造的主体,当今社会的经济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科技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具有科学技术知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科技人才已成为最有价值的资本和核心的资源,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主要因素体现,科技人才的开发程度大小也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实力和潜力。

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3,不到东部地区的40%,西部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足,跟不上全国的平均水平,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西部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关键的作用。为此,2002年以来,我国积极推行了西部大开发政策,以促进西部地区快速发展,缩减东西部间的差距。我国西部地区在开发的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措施吸引科技人才落户西部,以促进西部的发展。这是因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人才的支撑,科技人才开发的水平直接关系到西部地区的长远发展。因此,分析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科技人才开发绩效对于我国的科技人才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外关于科技人才开发的评价研究并不丰富,主要是从科技人才对经济的影响和动因两个方面展开研究,这些研究都充分验证了科技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Alfred Greiner等(2000)运用美国和德国数据分析得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尤其研发人员的持续增长导致经济的持续增长[1]。Yasser Abdih 和 Frederic(2005)研究也认为科技人才可以促进经济增长[2]。Doug Fuller(2010)以中国的高科技人才为例,研究认为高科技人才在中国新兴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3]。但整体上看,国内外学者关于科技人才开发评价研究仍然较少,有针对性地研究西部地区人才开发绩效的文章几乎没有,对效率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又对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的文章更是少之又少。

二、数据来源与效率评价

(一)数据来源

本文以我国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以及新疆西部11个省市2002-2013年的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科技人才开发效率评价和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所有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3—2014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3—2014年),其中,西藏由于数据缺失没有被算作本文的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时间选择从2002年开始是因为我国从这一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支持其发展,特别是在科技人才方面。希望通过科技人才的效率值变化趋势来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结果进行评估。

考虑到科技人才开发的特点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延续性,我国西部科技人才开发绩效的投入产出指标选择如下,投入产出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一。

投入指标方面。在科技人才开发效率评价方面,本文从经济学传统的生产函数出发,选择各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来反映资本的投入量,选择各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全时当量来反映劳动的投入。

产出指标方面。科技人才投入的最终目标是增加科技成果的数量,并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选择地区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和技术市场技术输出地域的合同金额作为产出指标。选择这两个指标主要是因为专利申请授权数和技术输出合同额都能够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能反映科技人才的产出成果。

表一 投入产出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科技人才开发效率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但对于西部地区来说,科技人才所处的研发和工作环境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出。为此,本文选择了社会发展水平、当地经济情况、整体教育水平和对外联系等指标作为影响因素,分析其对效率的影响程度。影响因素指标选取如下:

经济因素(ECO)。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是能够吸引到高水平的科技人才,也更能够激发科技人才的工作热情。科技人才只有具备了极高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知识储备才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科技成果来。因此,本文选择GDP来反映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

教育因素(EDU)。科技人才的教育水平直接决定了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可能性,从而达到提高当地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的效果。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以高等学校(机构)的人员数来代表一个地区科技人才的教育程度。选取该指标主要是因为,高等学校(机构)的工作人员代表了较高的教育水平,一个地区高等学校(机构)的工作人员数量越多,说明该地区科技人才的整体教育水平更高。

城市建设因素(CIT)。一个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越完善,交通越便捷,越有利于科技人才开展工作,从而产生更多的科技产出。因此,本文采用年末实有道路长度这个指标来反映一个地区的城市建设水平。但同时,由于西部地区的特殊性,我们也考虑到较长的道路长度也可能是由于广阔的地区面积和恶劣的地形造成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对效率的提升产生负向影响。

对外联系因素(TRD)。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地区间、国家间的联系越来越频繁和密切。同理,如果一个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对外联系频繁,那么该地区的科技人才也能够从外界获得更多的信息,及时更新和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抓住时代的脉搏,从而产生更多的科技成果。本文将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按境内目的地和货源地分)这个指标来反映该地区的对外联系程度。

(二)效率评价

运用DEA模型[4][5]计算的我国西部地区11个省份、直辖市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的科技人才开发效率的结果见表二。

工作作风主要是指的对待工作的态度,是消极怠工或者积极上进。一个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将直接决定着他的工作业绩,也会对林场的发展产生影响。工作作风方面出现以下情况予以扣分处理:迟到或者早退;对于来访人员态度无礼傲慢、淡漠不配合或者对于投诉、查询或者办理业务的人员找借口推诿、拖延、拒绝等;擅离职守、上班时间玩游戏或者进行私人娱乐活动;弄虚作假、糊弄领导等。

表二 2002-2013年我国西部地区科技人才开发效率评价表

由表二可知,从西部地区2002-2013年科技人才开发效率的均值来看,其效率值在2005年以后主要呈上升的趋势,科技人才开发效率的均值由2005年的0.30上升到2013年的0.73,年均增长率为16%,但总体效率值不是很高。这也充分体现了西部地区仍是我国需要重点关注的地区,应该继续加大对于西部地区的科技投入力度,同时也可以看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在科技人才开发方面取得的成果显著,科技人才开发效率不断上升,西部大开发战略至少在科技人才开发方面作用巨大。

从各省份的科技人才开发效率来看,广西在2004年的科技人才开发效率为1,位于有效的效率前沿面,重庆市2003和2013年、陕西省2013年、青海省2013年的科技人才开发效率也位于有效的效率前沿面上;在西部11省和直辖市中,重庆市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其科技人才开发的平均效率值是最高的,年平均效率值为0.73,位于西部11省的首位,这也与今年刚公布的31省份前三季度GDP增速中重庆排名第一相吻合;新疆、贵州、四川分别以0.58、0.55和0.52的科技人才开发年均效率值排名第二、第三和第四位;科技人才开发平均效率值排在后面的分别是陕西和内蒙古,其效率值分别为0.36和0.31,这可能与这两个地区的传统主要以重工业为主的发展模式有关。

三、影响因素分析

在对西部11省份的科技人才开发效率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引入经济、教育、城市建设、对外联系等因素,并作出如下假设:

假设一:经济因素对西部地区科技人才开发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越发达,其自身的经济环境对高科技人才就越具有吸引力,促进高科技人才来该地区落户;由于人才积聚的作用,会吸引更多的人才。科技人才的增多必然会提高该地区科技人才开发的效率。

假设二:教育因素对西部地区科技人才开发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所选取的教育因素指标为高等学校(机构)人员数,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高科技人才的数量,此外,高等学校(机构)人员数越多,就可以为该地区培养更多的高科技人才,从而促进该地区科技人才开发效率的提高。

假设三:城市建设因素对西部地区科技人才开发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一个地区的基础设施越完善,在吸引人才的同时,也可以为该地区人才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促进其工作效率的提高,从而提高该地区人才开发的效率。

运用Tobit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对于科技人才开发效率的影响程度,Tobit回归结果见表3。

表三 效率影响因素Tobit回归结果

注:***,**,*分别表示在1%,5%,10%置信水平下显著。

由表三可知,经济因素、对外联系因素对于西部地区科技人才开发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城市建设因素对于西部地区科技人才的开发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教育因素也具有负向影响,但不显著。具体分析如下:

城市建设因素对西部地区科技人才开发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回归结果表明,随着地区年末实有道路长度的增加反而对科技人才开发效率有拉低的作用。出现这个结果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主要是由于西部地区的特殊性决定的,西部的各个省份一般都具有地广人稀,人口分布不均匀,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比较差的特点,可能产生年末实有道路长度是由于地形条件决定的,较差的地形条件影响了科技人才的产出。因此,西部地区的特殊性使得城市建设因素对科技人才效率产生了负向影响。

教育因素对西部地区科技人才开发效率的提升具有负向影响但不显著。各地区高等学校(机构)的人员数越多,其科技人才的开发效率越低,这可能是由于指标选取的问题,本文的研究主要是能够立刻转化为现实劳动生产力的产出如专利授权数、技术合同成交额等,而高等学校(机构)的人员可能更多的是从事基础研究,而对于这种科技等现实研究较少,因此,随着各地区高等学校(机构)的人员数越多,其科技人才的开发效率可能越低。

对外联系因素对西部地区科技人才开发效率的提升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回归结果表明,随着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按境内目的地和货源地分)每提升一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科技人才开发效率就会相应地提高7.51e-08,该因素对西部地区科技人才开发效率的提高,其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该结果也和现实非常吻合。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按境内目的地和货源地分)越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贸往来越密切,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该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为当地的科技人才带来新的知识和方法,促进该地区科技人才开发效率的提升。

经济因素对于西部地区科技人才开发效率的提升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回归结果表明,地区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该地区科技人才开发效率就会相应地提高0.000018。这个结果也是与现实非常符合的,一个地区的经济越发达,越是能够吸引高质量的科技人才,其相应的科技产出也会提高,从而科技人才的开发效率也会提高;此外,一个地区经济越发达,可以为科技人才提供的科研条件也会相对较好,有利于生产更多的科技成果,提高科技人才开发效率。

四、研究结论

本文以我国西部地区11个省份、直辖市2002-2013年的人才科技开发为研究对象,运用DEA模型研究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的科技人才开发效率。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科技人才开发效率整体水平不高,但是呈现出了效率值逐年增加的趋势,这说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西部地区科技人才开发的效果是显著的。在西部11个省份、直辖市中,不同的地区的科技人才开发效率差距较大,重庆市的科技人才开发效率最高,其平均效率值达到了0.73,而内蒙古的科技人才开发效率则相对较低,只有0.31。在对西部地区科技人才开发效率评价的基础上,本文运用Tobit模型,研究了各个因素对于科技人才开发效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经济因素、对外联系因素对于西部地区科技人才开发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城市建设因素和教育因素可能由于西部地区的特殊性,其对于科技人才开发效率的提升作用不大。

为此,为了更好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高西部地区科技人才开发效率,西部地区应该:

(1)在加大对科技人才开发投入力度的基础上,加强对外联系,为科技人才提供最新知识获得渠道和科研活动交流的机会,促进科技人才进行科技生产活动的创造,提高当地科技水平。

(2)采取各种途径提升本地区的经济实力,加大对高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吸引更多更优秀的科技人才在西部扎根,以形成人才集聚效应,促进西部地区科技人才开发效率的提高,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3)加强知识成果的转化能力,在促进科研产出的同时也要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采取各种激励措施促进更多的知识、科技成果能够为现实的生产力提升服务。

(4)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为科技人才提供更加便利的工作环境,提高其工作效率;加大高校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高校工作人员效率的同时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扎根西部、服务西部。

[参考文献]

[1]Alfred Greiner, Willi Semmler. Endogenous Growth,Government Debt and Budgetary Regimes[J].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2000,22(3): 363-384.

[2]Yasser Abdih, Frederic. Relating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Function to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 Endogenous Growth Puzzle[M].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2005.

[3]Doug Fuller. China's Emerging Technological Edge: Assessing the Role of High-End Talent-By Denis Fred Simon and Cong Cao[J].Review of Policy Research,2010,27,(3): 333-334.

[4]刘保民.河南省科技人才开发与评价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

[5]戚湧,魏继鑫,王静.江苏科技人才开发绩效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5):68-73.

〔责任编辑:冯胜利〕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6)04-0146-05

[作者简介]李梓(198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研究生,从事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2015-12-18

猜你喜欢
效率评价科技创新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
对外经贸(2016年11期)2017-01-12 01:10:57
基于DEA方法的重庆市物流产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农业保险效率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时代金融(2016年29期)2016-12-05 17:42:37
论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
商(2016年32期)2016-11-24 18:17:35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构建推进科技创新的资金模式的研究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11:02:07
“两型社会”视角下区域绿色创新能力评价及对策
要素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
黑龙江省农垦发展循环农业效率评价
中国市场(2016年30期)2016-07-18 05:32:00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10期)2016-06-04 11:5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