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初中数学作业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5-19 14:52尹代明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初中数学优化

尹代明

[摘 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不仅能够检验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掌握并加深理解学过的课堂知识,而且为教师调整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进度和难度等等指明了方向,但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多的关注着课堂教学本身,忽视或者淡化了作业的布置和设计以及批改。本文针对当前初中数学作业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对策。

[关键词]初中数学;作业设计;问题;对策;优化

作业既是反馈、指导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 初中数学作业也不例外,也是学生巩固和深化数学知识并内化为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出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作业中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1. 缺乏针对性

课本上的随堂练习和习题,其主要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数学定义、公式、定理的理解. 对于教师的新授课,课堂练习和课堂作业,要以巩固知识为主要目的,难度不能大,不能高于例题. 课外布置的作业,要以学生对加深知识的理解为主,同时要立足于大多数的学生,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小范围探讨方式完成最好;对于单元复习课,作业要以本章知识的综合和灵活运用为主要目的,难度上可以适当加深一点;对于考前复习课,定义、公式、定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的相关练习就可以放下,布置的作业要具有代表性,不求多,要有针对性,贵在精.

2. 缺乏多样性

数学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是一门比较乏味的课程,数学作业如果都以学生的笔答为主,作业的单调性体现无疑,也让学生感觉做作业的枯燥乏味,我们可以在作业的多样性上下工夫,比如:让他们动手、自测、计算,通过实践的方式来完成,以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与效率,还可以设置些合作型作业、探索型作业、实验型作业、观察型作业,等等.

3. 缺乏层次性

新课改的本质是推行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是以主体性、个体性、基础性、发展性的基本要素. 其中主体性和发展性要求作业必须有层次性,才能适合全体学生,才能满足知识基础不同、智力因素各异的每名学生的需要. 在布置作业时,不要要求每名学生都会做,都做对,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布置层次分明、结构合理、题量适中的同步作业,对学生个体层次和知识层次要分析并加以区别,要把作业都进行分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A 基础题,要求人人做;B 中难度题,要求中等及中等偏上的同学做;C 拓展题,只有“学优生”才做. 只有这样才使每名学生都完成自己所要完成的作业,才能使每个人都能有收获,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4. 缺乏适量性

由于受到考试评价体系的影响以及“量变引发质变”、多劳多得的思想作祟,部分初中数学教师没有从量上进行“调控”,机械的不必要的重复性练习还是屡见不鲜,教师要结合课堂内容与学生状况,进行合理筛选,兼顾作业的典型性、全面性和系统性,在作业的选编上既考虑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又要注意体现启发性、巩固性的原则;其次,又有考虑“量”的问题,素质教育的最大障碍是如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在作业量上要考虑学生素质、年龄特征和所教具体内容等多方面因素,精心选择辅导资料,先保证作业的“质”,然后合理安排作业的量,以质定量,从根本上把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对策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在预留和布置作业时一定要充分灵活的兼顾到针对性、多样性、层次性和适量性原则,同时亦可在作业批改方面引入多样性原则,激发学生积极性能动性的同时也给教师减了负,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保证作业设计的“质”,有效做到量和质并驾齐驱,并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引进和实施合作型作业,有效补充和弥补布置作业的盲点

数学作业,教师过于片面地强调独立思考,没有将合作作为重要的素质来培养。对于自主型的作业,我们完全应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完成作业的方式,鼓励他们与人交流,进行有效合作。笔者曾尝试让学生以同桌两人合作的形式编制每日一题。两人各自在前一天出题后第二天抽时间完成,并在课间活动时间进行评判,然后各自订正,错题改正时要注明错误原因。也可让四人小组编制周测试卷,在编制过程中,学生在学习小组长的带领下复习本单元内容,找重点、易错点,选择题型,忙得不亦乐乎。编制试卷的过程,是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也是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一份试卷的编制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的意识得到了激发和增强。

2.尝试新型的作业批改方式

(1)小组合作批改。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多人智慧胜一人,与人交往合作也是现代人必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应从学生学习生活开始。把班级学生分成6个学习小组,各组选定组长(有领导能力,学习能力较好的成员)、督查员(督促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小组活动)、记录员(记录每一次合作学习情况)等,我布置数学作业后,学生个人先做,做完后先进行小组讨论,有问题的作业修改后统一上交,教师再进行批改。这样的好处是:学生数学课堂作业错误率明显降低,通过小组讨论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巩固了所学知识和技能,教师批改也轻松了。

(2)自主批改。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数学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合作者。我在教学中发现,有时我在学生数学作业的错题上画问号和横线,让学生订正,效果不是很好,说明学生对数学作业批改结果不重视。数学学习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重视程度再高,没有学生自己重视有用。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参与批改数学作业,把学生分成三大组,一次抽一组,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作业批改。批改时我把题目讲一遍,示范改两到三本,提出批改要求,学生改过了,我再查一遍,批改不规范的地方当面指出。学生在批改过程中,巩固了知识,拓宽了思维(因为不同学生对同一题目有不同的做法)。同时意识到教师工作的辛苦,懂得要珍重教师劳动,以后作业中见到问号和横线学生能及时订正了。通过自主批改,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也是一个促动,提高了他们学习主动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优化数学作业的设计”也将会成为越来越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通过优化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数学作业的有效性将大大提高,将不再是学生的负担,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将会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将会不断提高,学校才能培养出更多会思考的、具有创新的人才。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初中数学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