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口算能力的策略

2016-05-19 14:41古丽江·阿曼吐尔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口算能力提高策略

古丽江·阿曼吐尔

[摘 要]《新课标》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甚至对小学生的口算速度做了要求:“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口算”每分钟8~10题。《新课标》会有如此要求,就是因为口算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口算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经过实践,我们总结了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几种方法:一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主要是正确的握笔和书写姿势;二是认真检查的态度,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三是多样化的小方法,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主要是多样化的课堂游戏、多样化的训练方法和多样化的奖励方法。

[关键词]提高;口算能力; 策略

《课程标准》强调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有了口算的基础,计算能力就不会差到哪里。《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应突出体现数学的基础性和发展性。”

一、小学生口算能力现状

随着课程标准的实施,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正在不断地探索中。但是,扎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仍然是数学教学中一块难啃的"骨头"。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计算中(特别是口算)反映出计算能力不高、正确率低、速度比以前的同年级学生慢等情况,非常令人担忧因为这甚至影响到其以后高年级的计算学习。《新课程标准》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如在学习《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一课时,有一位学生板演36+24×5这一题,他的计算过程是36+24×5=36+100=136。在进行讲评时,全班40多位学生竟然有一半同意他的这个答案,这真的令我太吃惊了。究其原因是把24×5误算成25×4了。这是学生在计算中经常碰到的一个例子之一,让我吃惊的不是他们一次算错,而是我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可见,现在学生的计算能力着实令人担心!

二、造成目前这种状态的原因分析

1.教师对于口算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 (1)误认为口算就是简单的笔算。 “口算,就是边心算边口说的运算,它不能再借助其他工具(笔和纸),只凭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口头说出结果,就是与笔算有了很大的区别。学生用笔算思路做口算,虽然也能得到正确的结果,丢掉的却是有价值的思维锻炼过程。如长期用这种方法做口算,那学生的口算能力的发展影响很大。如学了万以内整千整百整十加整千整百整十的口算,3200+5400=( )时,让学生订正时,学生居然有一部分人用笔算,不会运用合理的口算方法,这样的口算能力将影响他以后的笔算、估算。(2)对口算的重视度不够。专家调研认为:“不重视口算教学,将其视为浅层次的、甚至是附带的教学内容等片面认识,普遍存在教师心中。”在日常教学中,不少教师很简略地处理口算教学内容,把口算教学内容与下一个教学内容合并成一节课来上的现象很多,使学生对口算方法和笔算方法的认识不清,就不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口算方法。其次,口算检测的手段单一,基本上都是用笔直接写出答案,在卷面上分值也不是很高,许多教师误认为培养计算能力就是培养笔算能力,只要答案对了,方法不重要。(3)口算练习形式单一。现在的口算教学中,大量采用视算的形式,就是教师出示口算题,要学生用笔写出答案的形式,这样的练习方法与生活实际不符,因为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口算时,往往是口算者听到几个数据后,经过大脑思考后,快速、准确地报出答案。如:计算56+27时,假如在一个生活情境中,只听到56和27两个数据,看不到这两个数字时,要直接说出答案,我们只能选择比写竖式计算简便灵活的口算来计算了。学生日复一日的视算练习,在一定的层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口算能力。

2.学生自己对口算重视度不够。口算练习同样也会"熟能生巧",只要练习达到一定的量,学生的口算速度、正确性都会大大提高.有些学生思想有一定的惰性,对老师提供的练习量不能按时完成;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做口算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做题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敷衍了事,这样必然引起计算错误。有些学生对概念法则掌握不扎实,导致计算错误.如4+6×8=,学生会先算4+6=10,再算10×8=80,这里学生把运算顺序理解错误。又如320÷30 =10……2,在有余数除法中,虽然运用了商不变的性质,但是余数的处理与直接运算的方式混淆了,使余数错误.有些学生只求速度而正确率不高,做完后又不会好好地检查。如3×9=24,24×5=100,23+27==40。 等我们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并未达到目标后,于是再进行大量的训练,大大降低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似乎还有种得不偿失的感觉。

三、提高小学生口算能力的教学策略

1.传授,是教师根据教材的思路教给学生一般的口算方法。在学生掌握一般方法的基础上,启发学生通过横向思维、逆向思维进行思考,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比较,找出比较简便的口算方法.通过这个阶段的教学,使学生达到懂理、会算。并使学生在学习口算方法的同时,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能力都得到锻炼,促进智力的发展。例如,教学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四册第四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加法例1“64+25”。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按照教材编排的思路,把第二个加数25分解成20和5,然后,用64加20得84,再用84加5得89.使学生懂得这种方法的计算道理。然后再提问学生:“你们还有别的算法吗?”这时,学生可能说出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比如,有的会说:先用60加20得80,再用4加5得9,然后用80加9得89;还有的会说:先用64加5得69,再用69加20得89,等等。在学生说出几种不同的算法后,教师应该先充分肯定学生的计算方法,对他们积极思考的精神给予表扬。然后再启发学生进行分析、比较:这几种计算方法中哪种比较简便?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计算步骤少的比较简便。接着,教师抓住时机对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进行小结,并向学生说明,在以后计算时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但应该尽量用比较简便的方法。

2.初练,是在学生掌握了口算方法之后进行的初步练习。这时的练习,重点是要求计算正确,不强求计算的速度.练习时应注意:(1)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多安排些习题,使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逐步掌握计算方法;(2)让学生适当地说一说口算的过程,以加深对口算算理的理解;(3)练习中要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习时,可选用下面几种练习形式。①看口算卡片算.口算卡片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反复使用。②用口算簿进行口算.使用时,教师翻动口算簿,先出现题目,再出现得数,最后让学生自己订正。③用活动口算卡。用两块大小不同的圆形纤维板或胶合板等,中间用钉或螺丝固定,大小圆板上分别写上不同的数字。中间写上运算符号.使用时,教师可任意转动圆板,组成需要的题目。④用口算板.口算板上是0~99的100个数字.教师任意指两个数,说出运算符号,让学生口算出得数。⑤用口算表进行口算.一张口算表可以组成各种类型的口算题,便于对学生进行口算基本训练。

3.活练,是在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口算之后进行的经常性练习。在每节课前,要根据新课内容的需要,有目的地安排口算练习,使学生能 根据不同的习题,灵活地使用口算方法,使计算合理、灵活、迅速,进而达到教学目的。

总之,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该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只要认真钻研教材,领悟《新课程标准》要求,认真挖掘计算题中的能力因素,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一定能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

[2]《小学生口算能力培养之我见》《当代教育理论研究》文海山2003.05.

[3]《口算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赵青燕,《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第31期.

[4] 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数学学习与研究,陈春风 2012(4).

[5] 中国学术期刊网 2010年.

[6]《低年级数学教学加强口算能力的培养》,卢凯月,《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0年,第7期.

[7] 当代教学论坛 2011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口算能力提高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