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事故

2016-05-19 14:10马岩虹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安全事故小学体育教学预防

马岩虹

[摘 要]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是学习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体育课上,老师稍有考虑不周就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因此预防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事故应引起每一位小学体育老师的重视。

[关键词]预防;小学体育教学;安全事故

目前,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的安全与健康尤为关心,而学生在校内发生的伤害事故又同体育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体育锻炼对学生体质的增强、身心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但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学习过程,教学中稍有考虑不周,就易发生伤害事故。因此,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保证学生在活动中的安全,减少、避免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成为学校体育管理中的重中之重,这是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思考、分析、研究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树立“防范为主,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客观地看待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正确对待安全事故,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减少事故的发生。这里我就如何预防体育教学中的安全事故谈几点看法。

一、小学体育教学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大部分的小学学校因对体育课程不是很重视,使得体育教师在进行授课时没有标准的授课场地,是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又因现在许多体育运动中需要借助体育器材,如果使用了问题器材更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另外,天气也是影响体育课堂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之一,如果学生在在积水没干的场地进行运动也容易发生摔跤、跌倒等意外伤害事故,因天气原因在室内进行体育课教学,有时会因场地过小或不标准也容易产生意外伤害事故。

二、预防安全事故要做到

1.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安全责任感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如:有的小学生上课调皮,站队时相互推撞认为好玩,他们根本不知道掌握力度和分寸,再加上有的孩子本身平衡协调能力就差,很容易因碰撞而摔倒,造成身体损伤等安全事故。为此教师就应在迅速制止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不仅让学生明白这是错误的行为及其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同时要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这是不安全的行为,杜绝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这样通过一些事件及时的教育和随时的提醒使学生思想上引起认识和重视,才能时时保持清晰的安全意识,不做有危险的事,促使学生高度的安全意识得以形成,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做好防范措施,将危险系数降至最低

体育教师上课必须强化纪律教育,要求学生穿运动服上课,身上不能带有小刀等锋利硬物,不要佩带胸针等饰品,不要留长指甲等,上课要听从指挥、遵守纪律,严禁学生有嬉戏取闹、任性蛮干、动作粗野、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

切实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有病史的学生进行监控。患有某些疾病的少数学生不能参加体育活动,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学生,不能上体育课和参加体育竞赛。课外活动也要在体育教师指导下进行,参加运动量不大的保健活动;患肝炎、肾炎、肺结核等刚病愈的学生,不能参加剧烈体育活动;感冒发烧的学生也不宜参加体育锻炼等。如果体育老师不了解情况,而让这些学生进行剧烈运动,不仅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反而会使这些学生加重病情,也有可能导致晕厥甚至出现生命危险。因此,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平时除了注意观察外,还应在开学初向班主任及家长了解学生是否存在先天性或危险疾病,并及时、认真做好记录,建立特殊学生档案,做到心中有数,练习有度。另外,在教学中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对于一些能力差的学生或特殊学生要适度安排或暂停某些剧烈的活动,尽可能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3. 充分考虑各环节的安全因素,做到有备无患

场地器材的准备是最基本的安全预防,也是引发安全事故最主要的外部因素,是可见的,也是可预防的。在上课前我们教师必须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如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再进行组织教学。如跳远时沙坑有没有平整好或沙子过少或者沙坑中有没有同学玩耍时留下的砖头、石块等;学校的单杠、双杠、爬竿、爬绳等,日晒雨淋,天长日久就会生锈、腐烂,有没有先检查器械,排除安全隐患等。

教师设计的活动项目要避免不符合学生身体素质实际和超强度的体育锻炼,如小学低年级开展篮球比赛、在双杠上做翻越训练等。

教师对体育活动的规则、方法以及要注意的安全问题的讲述,强调要到位。如教学掷铅球时,对观看的同学站在什么位置,铅球在滚动时怎样让它停下来等,说得要具体,督促要到位。在投掷项目的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程序、原则进行,对学生的位置要严格限制,让学生远离危险区,严禁对掷,要告诉学生等同组同学都投掷完以后再统一捡回器材,或者安排见习生帮助,队伍中其他人不可乱跑、抢掷。对某些意外伤害事故的苗头应及时制止。

4.注意发现并处理好学生体育课中的异常现象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异常现象。例如:在体育课中,有些孩子由于对身体的认识不足或缺乏言语表达等因素,有时出现如心悸、头晕、头痛、气喘、恶心甚至呕吐、上腹部疼痛等不适,他们也不知告诉老师,如果教师不留心观察,往往就容易发生事故。再如,现在的小学高段学生较早熟,特别是女生还出现例假现象,由于害羞不敢告诉老师,也不敢向教师请假,硬着头皮参加运动,往往给身体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都应留心观察他们是否有身体不适的异常情况,以便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5.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现在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抗挫折能力比较差,自我保护意识薄,因此体育课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必不可少,如身体失去平衡应立即向前或向后或向左向右跨出一大步,以保持平衡;从高处跳下时要用前脚掌先着地,同时屈膝缓冲。另外,要教会学生互相保护帮助的方法,真正做到预防安全事故。

总之,学生许多的安全事故和伤害是可以避免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学生活动时,只要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在思想上重视学生的体育活动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教学中认真组织、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带着责任感去上好每一堂体育课,时刻注重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加强体育课堂教学的管理,这样就能够减少和避免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学生更安全、更开心地上好体育课。

参考文献:

[1]侯渭蓉.注重体育课中的安全保护[J].学周刊,2014,5.

[2]谢庆芝.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危害与防范[J].教学与管理,2013,12.

猜你喜欢
安全事故小学体育教学预防
电力企业人身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探讨
短绳在体育教学中“一物多用”的具体案例分析
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浅谈如何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