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泰元
英文词汇是个大熔炉,炉子里除了本土的英文元素之外,还糅杂着世界各地的语言成分。上一期我们谈了最重要的外来成分拉丁文,这一期我们来谈谈与拉丁文不分轩轾、甚至更胜一筹的法文。
英文里的法文举目可见,从日常生活的table(桌子)、chair(椅子),到统治阶层的government(政府)、officer(官员),例子多到不胜枚举,不知从何下手。我们现在讨论语言,language(语言)就是个来自法文的字眼,最终来自拉丁文的lingua(舌头)。
咦,法文来自拉丁文?是的,不只language如此,连上述的table、chair、government、officer都是如此。這怎么说呢?事实上。法文和意大利文、西班牙文一样,同属拉丁语族。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之后,原本统一的拉丁文也就因地域的不同,而逐渐分化衍生出不同的方言,这些方言就是现代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的前身。所以我们简略地说,法文来自拉丁文。
公元1066年,欧洲发生了诺曼征服(Norman Conquest),法国的势力进入英国,统治了英国上百年,法文对英文的影响既全面又深入,英文的面貌从此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日耳曼的色彩日趋黯淡,拉丁的特质则益发凸显。后人不明就里,甚至误以为英文跟拉丁语族的法文血缘关系近,反而跟同属日耳曼语族的德文血缘关系远。
法文词汇在英文语系中有近千年的历史,早已与英文融为一体,难以分辨彼此,这些我们不予探讨。倒是英文里新近的法文词汇,还保有较为鲜明的异质色彩,如déjàa vu(似曾相识),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些法文性格鲜明的字眼。
先说déjàa vu(似曾相识)。这个名词词组本义为alreadyseen(已经看过),déjàa已经”:vu是法文“看”的过去分词,是英文view(看,观点)的源头。人、事、地、物已经看过,曾经见过,就是一种“似曾相识”之感。
这个déjàa两个元音字母正上方的撇号,还有一些其他的“变音符号”,是法文词汇的重要成分,无可避免,让许多人头痛万分。因此在正式介绍英文里的法文之前,请容许我先花点篇幅理清概念,解释源流,让不谙法文的人能找到记忆的线索,让懂法文的人能豁然开朗。
以下所探讨的词汇,其血统是法文,目前拿的是英文的护照,就像篮球明星林书豪,他是华人的血统,拿的是美国护照一样。
法文的变音符号有5个:(1)左下撇(2)右下撇(3)尖帽子(4)上两点(5)挂尾巴。大方向是。前三者(左下撇、右下撇、尖帽子)代表的是历史上有字母省略或遗失,“上两点”代表的是该字母要单独发音,“挂尾巴”代表的是该字母要改变发音。
(1)左下撇:只出现在e这个元音字母上,如élite(精英)。后面的子音字母消失后,历史就在前面的e上方加个“左下撇”为记。此élite由古法文eslite演变而来,é头顶上的左下撇就标记着消失的s。
(2)右下撇:可出现在a和e这两个元音字母上,如alacarte(according to the menu“从菜单点菜的”)。这里的à源自拉丁文的ad(如adhoc“特别的,临时的”),基本的意思为to/toward(朝,向)。同左下撇,拉丁文ad的d消失后就在前面的a挂个“右下撇”。
然而这左下撇、右下撇有时并不代表字母省略,而是一种发音上“开音节”、“闭音节”的标记,如cause célèbre(喧腾一时的案件,字面famous case [知名的案件])。这里的canse就是英文的case(案件),célèbre就是英文的celebrated(著名的),célèbre的音节拆成cé-lèbre,前面是开音节é念[ei],后面是闭音节,è念[?]。
(3)尖帽子:可出现在不同的元音字母上,一样代表后面的子音字母消失,如h?tel(旅馆)。早期英文的hotel就拼成h?tel,这“尖帽子”的原拼法代表的是o后面的s省掉了,也就是h?tell,作hostel。现在hotel(旅馆)和hostel(青年旅馆)系出同源,意思接近,原因如此。
(4)上两点:可出现在不同的元音字母上,纯粹是个发音上的标记,表示有“上两点”的字母要单独念一个音节,?念[i],?念[?],而不跟前后的元音一起念,如na?ve[na'iv](天真的)、No?l[nouv'?](圣诞节)。
(5)挂尾巴:只出现在c这个子音字母的下方,也是个纯粹发音上的标记,表示原来在a、o、u之前该念[k]的c,在此要念成[s],如soupcon(一点点)、facade(建筑物的正面,假象)。
英文里的法文,我们还没进入正题,只做了观念上的介绍,下期再聊,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