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永明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中学语文教学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开始转向对学生知识能力、自我发展以及情感体验的重视与培养,这也是新课改语文教育价值观念的深刻表现。作为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对知识掌握的一个有效体现。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作文内生力,增强其情感体验和语文感悟,深化语文教学价值。
关键词:学生作文 内生力 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价值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它涵盖的知识面较广,综合运用了语文教学中的修辞、结构、主题等多方面的知识,是将模糊的、杂乱的思维意识形态化的一种文化活动。新课标的实施,对学生自身发展的内生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作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内生力,使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能够汲取情感力量,体现语文教学的有效价值。
一、内生力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内生力”这一词语,最早是作为经济学的术语出现的,从宏观上看,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我经济发展能力。具体来说,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不依赖外资、进口,不引进外来的先进设备,完全靠内部的经济实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自主创新、自力更生,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而内生力在教育中的应用尽管与经济学有着明显的差别,但仍然受经济学内生力的影响。
学生的内生力,简单来讲就是自身成长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实际上,可以将学生看作是一个经济体,而外资、进口、国外先进技术这些因素则属于外驱力。当前,学生的发展是内生力与外驱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是内生力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文化知识素养的一种彰显。学生间存在着鲜明的个体差异,生活经历与感悟也千差万别,这就造成了学生的作文创作与语言发展的异同。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于内生力的表达,将自己的生活感悟、心理体会转化为一种稳定的语言能力,并在写作中得以应用,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从文本阅读中汲取生命能量
作文写作与文章阅读是分不开的,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为写作积累素材,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将这些情感蓄积,并能在写作中得以应用。因此,阅读文章时,不能仅仅是对文章的认识与理解,更应注重体会文章带给我们的精神体验和深刻启发。比如,在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时,教师要根据文章所表现的主题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作者在文章中探讨了生命与苦难的问题,地坛作为作者活动的一个重要区域,他在这里见证了形形色色的人对于人生的不同感悟与认知。生命看似漫长,却又转瞬即逝,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命运,但却有着相同的归宿,只有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于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困境,才能让生命永恒。作者对生命的认知最终上升到了一个高度,将自己人生道路的阴霾一一挥尽,从心底为自己找到了一条通往幸福的出路。在教学时,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文章主题外,更应启发学生重视对生命的思考,促进学生内生力的发展。教师可以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讲述自己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体会与感悟。有的学生提到了文章第五小节的内容,这部分主要是对公园中小动物的一段描述,尽管它们很渺小,但它们却有着独特的生存方式,生命是如此丰富多彩。实际上,它们同人类一样,在属于自己的圈子里享受着快乐。正是这些微小的生命构成了鲜活的世界,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使作者拥有了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正视苦难。对文章的深度理解不仅是知识目标的要求,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将这种对生命的感悟转化为一种内生力,在写作中应充分地应用。
三、从情感体验中积累生命情愫
语文教学价值还体现在:要求学生不仅要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更要与周围的生命与事物相联系,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在我国古人的作品中,不乏忧国忧民、关心百姓疾苦之作,其中杜甫、陆游、辛弃疾等人的作品较为突出。到了近代,抗日战争的爆发,激起了一大批爱国志士共同参与到救亡图存的运动中。尽管战争年代已远离我们,然而这种博大的胸襟以及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却永远值得我们学习。通过对这些诗词或文章的阅读,学生的人格能够得到升华,思想境界能够得到提升,这也是学生内生力的一种有效激励方式。比如,在学习《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时,文章主要表现了爱国女青年刘和珍不惧危难、团结友爱的高尚品质与伟大灵魂,为了宣传救国,她屡遭反动势力的迫害与打击,最终用自己的生命来呼唤人们的救国热情,这种精神境界是常人难以达到的。在那个战争年代,自保已经成为难事,而她却为了正义不惜以生命为代价,这使得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极大的心灵震撼。刘和珍君只是千千万万爱国分子的一个代表,他们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与前途,将个人的生命上升到国家危亡的高度,这种精神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生力,将这种生命情愫扎根于学生心底,利于学生在写作中抒发情感,这也是语文教学价值的有效体现。
四、作文写作对生命激情的抒发
作文写作实际上是对心灵的真实反映,它不仅与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有关,而且与学生的生活经历、人生感悟密切相关,要想在作文写作中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除了大量阅读、积累知识,还要做一个有心人,多感悟、多观察、多思考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新课改下,作文教学目标不再是让学生简单地掌握修辞方法,更要让学生学会选材立意,启发学生体验生活、思考生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学生的内生力。以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为例,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主要是对聋盲人海伦·凯勒生活的介绍,让学生走进了一个没有光明的生活世界,了解了她的生活与困难,而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凯勒的求学经历,同时还穿插了一些丰富多彩的生活故事。她致力于慈善事业,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阅读完文章后,学生被海伦·凯勒的这种身残志坚、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所感染,她那种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是学生内生力所需要的,这也是作文教学的一个新方向。学生写作的灵感与思路也正来源于此,这种强大的内生力将会为学生注入源源不断的写作动力,丰富并升华学生的情感,提高其思想境界,让学生更好地领悟生活、思考生命。
五、结语
新课改的实施,对作文教学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作文不仅仅是学生思想意识的表达,更是学生价值观、生命内生力的彰显。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语文教学价值观念出发,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平时的文章阅读中,多引导和启发学生,使学生形成自我的内生力,汲取写作的动力,将自己的情感融于文章写作中,这也是作文教学所追求的一个思想境界。
参考文献:
[1]金晓玲.内生力:语文教育价值的新触角[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3,(3).
[2]华祝瑛.浅谈情感教育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3).
[3]马海云.试析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J].作文成功之路(旬刊),2014(10).
[4]姚军秀.激发学生作文的内驱力——“少学多教”的作文教学效用分析[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