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永留
小学数学涉及许多非常基本、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方面。概念教学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体会数学思想、形成正确数学观的重要载体。那么,在数学教学中,该如何进行概念的有效建构呢?笔者在进行二年级下册《倍的认识》一课的磨课中,作了一些探索与思考。
一、第一次教学:概念在模仿中机械建构
(教师出示2只鸡和8只鸭)
师:开心牧场里养了2只鸡和8只鸭。如果把2只鸡看作一份,那么鸭有这样的几份?
师:鸡有2只,看作一份(动画演示将2只鸡圈起来),鸭有4个2只(动画演示每2只鸭一圈,圈成4份),那么鸭的只数是鸡的4倍。
(揭题:倍的认识)
师:谁能像老师一样,说说鸡和鸭之间的倍数关系?(指名两名学生说,同桌互说,再分男生、女生说,最后全班学生说)
(教师出示2只鸡和12只鸭)
师:如果有12只鸭,那么鸭的只数是鸡的几倍?你能在作业纸上用刚才圈一圈的方法解决吗?(学生汇报)
(教师出示3只鸡和12只鸭)
师:如果增加1只鸡,现在鸭的只数是鸡的几倍?在作业纸上试试看。
几个环节进行得很顺利,学生用圈一圈的方法,都能正确地求出两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但是在练习环节,问题出现了。
题目是:
很多学生将4个白萝卜,每2个一圈,圈成了2个圈,对应的红萝卜也是2个一圈,圈成了6个圈,得出了红萝卜是白萝卜6倍的结论。
二、我的思考
学生为什么没有将4个白萝卜看成一份,而看成2份2个呢?课后,我对学生进行了调查。
问:“你为什么不把4个白萝卜看作一份,4个一圈,而把白萝卜2个2个地圈呢?”
学生反问道:“刚才2只鸡和8只鸭,还有2只鸡和12只鸭,不都是2只一圈吗?”
噢,原来学生没有真正地理解“倍”的含义,没有正确地建构起“倍”的概念。
接着我又问:“为什么3只鸡和12只鸭时,你没有2只一圈,却3只一圈呢?”
学生答:“我开始也是2只一圈的,但后来发现不可能,12只鸭是2只鸡的6倍,3只鸡了,不可能还是6倍。”学生的话引起了我的反思。
1.学生的认知障碍在哪里
教学前,我以为这个知识点很简单,学生通过圈圈画画、数数算算应该可以轻松地学会,没想到却出了大问题。学生在建构“倍”的概念时,认知障碍究竟在哪里?
通过学生的错误分析可以发现,学生主要对“倍”这一概念中的两个核心要素没有理解,即“一份数”和“总数”。只有找准了“一份数”,再看“总数”中有几个这样的“一份数”,就是这样的几倍。看来,要想清晰地建构“倍”的概念,要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找准“一份数”。
2.简单的模仿能正确形成概念吗
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概念建构的主要手段是“模仿”,学生出现大面积的错误就不难理解了。
教师告诉学生“2只鸡和8只鸭”的倍数关系,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反复记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刚刚形成的肤浅认知,寻找“2只鸡和12只鸭”的倍数关系,学生便“依葫芦画飘”,画了6个圈。“3只鸡和12只鸭”的倍数,学生在“合理性的推测”中找到了倍数。但当学生独立解题时,没有形成对“倍”的正确理解,就只能机械地照搬刚才的错误经验,还把2只看作一份。
经过反思,我认识到:在教学中,我把概念的建构单纯地依赖于外部作用的反复刺激,让学生通过不断模仿来建构概念。事实上,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都是个性化的,它是学生思维过程的产物。唯有针对学生的认知障碍,在不断对比中理解知识的本质,让学生经历概念的“精致”建构过程。
我找准了本节课中学生的认知难点——“一份数”和“总数”的关系,设计了不断对比、辨析的环节,让学生在不断对比中深刻建构起“倍”的概念。
三、第二次教学:概念在对比中精致建构
1.圈圈画画,在对比中初步建立“倍”的表象——“一份数”不变,“总数”变化
(教师出示2只鸡和8只鸭)
师:如果把2只鸡看作一份,圈一圈,那么8只鸭可以圈出这样的几份?
师总结:把2只鸡看作一份,鸭有4个2只,也就是这样的4份,所以鸭的只数是鸡的4倍。
(教师出示2只鸡和12只鸭)
师:鸭的只数是鸡的几倍?先估计一下,比刚才的4倍多?还是少?
(教师出示2只鸡和8只鸭、2只鸡和12只鸭的对比图)
师:同样是2只鸡,为什么第一题里鸭的只数是鸡的4倍?第二题里是鸡的6倍?
生:鸡有2只,看作一份,鸭有几个2只,就是鸡的几倍。
(教师出示2只鸡,鸭是9个2只)
师:如果鸭的只数是9个2只,那么鸭的只数是鸡的几倍?
2.错例辨析,在对比中突出“倍”的意义——“总数”不变,“一份数”变化
(教师出示3只鸡和12只鸭)
师:与上题相比,谁的只数变了?现在,鸭的只数是鸡的几倍?有两个小朋友也圈好了,你同意哪个小朋友的圈法?(学生都同意小明的圈法)
师反问:鸭不是有6个2只,不就是6倍吗?
生:鸡有3只,应该把3只鸡看作一份,鸭就3只3只地圈。
(教师出示4只鸡和12只鸭)
教师引导学生用计算的方法求鸭是鸡的几倍。
(教师出示前三题的对比图)
■
师:鸭的总数没变,都是12只,要求的问题没变,都是求鸭的只数是鸡的几倍。但为什么有的是6倍,有的是4倍,有的是3倍呢?
生:鸡的只数虽然变了,但是不管怎么变,我们都是把它看作一份,鸭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几倍。
3.变式练习,在对比中深化“倍”的内涵——“总数”或“一份数”不确定
(教师摆出6个圆片)
师:有6个圆片,圆片的个数是三角的几倍?试试看。(生沉默后,发出抗议:这题不好解,不知道三角形的个数。不知道几个看作一份,就不好求圆片是三角形的几倍)
师:是呀,几个三角形看作一份,还不知道呢!那你觉得三角形可能是几个,你在圆片下试着摆出来,再算算,圆片的个数是三角形的几倍。
学生汇报,分别呈现结果,引导对比。
生1:摆了1个三角形,圆片的个数是三角形的6倍。
生2:摆了2个三角形,圆片的个数是三角形的3倍。
生3:摆了3个三角形,圆片的个数是三角形的2倍。
生4:摆了6个三角形,圆片的个数是三角形的1倍。
师指着最后一个答案:这种方法比较特殊,6个圆片和6个三角形,我们把6个三角形看作一份,圆片的个数是三角形的1倍。
师:如果我们把圆片看作一份,那么三角形的个数是圆片的几倍?
生:1倍。
把圆片看作一份,三角形的个数是圆片的倍数,你可以怎么摆呢?
改进后的教学设计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个环节,“一份数”不变,“总数”不断变化,再引导学生对比,用语言及时提炼与反思自己的感知,“总数”里有几个这样的“一份数”,就是几倍。于是,有关“倍”的表象便初步形成。
第二个环节,教师提供两种不同的圈法,让学生辨析,帮助学生从对错误的反省中引起对知识更为深刻的正面思考:圈不是随意的,要根据一份数来圈,“倍”的内涵也就在这样的思辨中被强化。接着,教师又呈现了“总数”不变,“一份数”变化的情境,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无论一份数怎样变,都是进行“总数”与“一份数”之间的比较,巩固了“倍”的数学模型。
第三个环节,创造了变式情境,让学生在困惑中感受“一份数”的重要性与关键性。在看似简单的操作中,学生对倍的认识展开了更为广泛的概括,获得更一般的理解。尽管这里的概括与理解是以内部语言悄悄地进行的,但学生已经深刻地体验到:这里的“倍”指的是每份数的几倍,每份数不一样,圈出的份数就不一样,倍数关系也随之变化,为下一节课学习过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作出了有效铺垫。
四、我的再思考
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是培养数学能力的前提。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引导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概念,同化数学概念,以实现数学概念的有效建构。强化对比,促进学生对概念中每一个要素的认识,无疑是实现概念精致化建构的有效路径。
1.纵向对比,沟通概念的脉络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生遇到新概念时,总是先用已有认识结构去同化。因此,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概念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促使学生展开有意义的学习。“倍”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包含除”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教师课始让学生利用学习“包含除”时的认知经验进进圈圈画画,从而初步理解了8只鸭是2只鸡的几倍,实际上就是8里面有几个2。“包含除”与“倍”,在前概念与后概念的纵向对比中,沟通了两者的联系,初步建构起“倍”的概念。
2.横向对比,揭示概念的本质
抽象与概括是形成和掌握概念的前提。如果相关的概念始终停留在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未能帮助学生实现必要的抽象概括,那就不能认为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概念。所以,在教学中除了需要给学生提供适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新颖有趣的实例外,更重要的是在抽象与概括中,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去除概念的非本质属性,发现共同属性,形成概念。本课的第二次教学设计中,让学生经历“一份数”不变“总数”变化、“总数”不变“一份数”变化的两次对比,虽然条件不停地变化,但是本质属性是一定的,“总数”除以“一份数”得到“倍数”。
3.多元对比,拓展概念的内涵
概念教学不是教“形式化的定义”,而要追求思维上的真理解。所以,应该利用各种方式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做尽量详细的“深加工”。通过多元化的对比,让学生在不同的对比中逐步把握概念的深刻性,从而更清晰地理解概念。本节课的第一次教学中,由于未通过必要的对比,学生只停留在机械的模仿层次,导致未能真正理解概念。第二次教学中,教师在多次对比的基础上,设计了“摆三角形”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多元化的对比,拓展了学生对“倍”的理解,提升了本课的思维含量,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