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学良
摘 要:关于公共性概念,马克思并没有使用过,但关于公共活动、公共利益等与公共性问题相关的概念可以在马克思的著作中看到。从这些概念和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关于公共性问题的丰富思想,还可以看出马克思所揭示的代表公共利益的共同体将经历的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即由“虚幻的共同体”向“自由人的联合体”发展的历史趋势。马克思的社会公共性思想在当代仍然体现出巨大的价值,提出了大力发展经济以建立高度发展的物质生产条件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是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当代价值体现。
关键词:公共性;公共领域;公共利益;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4-0023-02
我们知道,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来源于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思想,而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超越和发展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思想,并且补充和发展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思想。黑格尔对国家与社会或者说对国家与资产阶级市民社会的区分,以及黑格尔关于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理论,被马克思吸收和发展。马克思曾经指出,市民社会是一个由社会存在决定的领域,特别是资产阶级的市民社会领域,是一个非政治的社会领域,资本主义的社会现状是怎么样的,由此相应的市民社会就是什么样的。这就决定了由市民社会所产生的公共领域会随着市民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所以市民社会为公共领域和公共利益的存在提供了物质性的基础,也提供了合法性的基础。同时,市民社会又是建立在私有财产之上的利己的“市民社会的人”的活动领域。“每个人不是把他人看作自己自由的实现,而是看作自己自由的限制”。
市民社会的本义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城市平民的社会生活和观念形态。城市平民包括城市资产阶级、手工业者、帮工与师傅、城市无业者等被排斥在封建政权之外的人群,从这里我们可以认为资产阶级的市民社会一开始就是作为与封建政治相对立的领域而存在,是一个从封建社会关系中自发产生和发展的私人自治的领域。而封建权力的边界在市民社会那里止步,正如马克思所说,“市民生活和市民活动在哪里开始,行政管理机构的权力也就在哪里告终。”市民社会与封建的国家和权力是分开的,市民社会独立于封建国家与封建权力之外。从这个角度看,市民社会是非政治的和私人的领域。这样,市民社会的出现意味着社会存在的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市民社会的存在必然要求建立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包括反映其共同利益的公共领域。马克思在论及政治革命时指出,“政治解放同时也是同人民相异化的国家制度即统治者的权力所依据的旧社会的解体。政治革命是市民社会的革命。”从此可以看出,市民社会必然要求建立相应的公共领域,即建立公共权力体系。
一、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公共利益
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存在如个人、家庭、工厂、生产生活的方式,已经不是像以前的封建社会那样由封建君主、地主或大地主官僚资产阶级所拥有,这些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要素上升为国家生活的要素,即大多已经由私人所拥有,个人也拥有无限多的自由权利。他们对国家的关系,决定了他们在政治生活中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简要的概括为资本主义的市民社会与国家相分离和排斥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在18世纪没有把个人的劳动或家庭的私有财产这些社会存在的要素上升到社会或国家的层面,但却完成了市民社会与国家整体的分离,使它成为社会中的特殊社会。政治解放就是这个特殊社会的革命。资本主义的政治革命解放了资本主义社会,每个人都从与国家的关系中解放了出来,成了自由自在的人,具有更多的主体性,可以为自己的一切利益而不懈追求。与此同时,新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市民,产生了新的政治要求,获得了新的政治参与,每个人都有义务和要求去参与公共事务,分享公共权力,这样必然发展出适合其要求的公共领域。资本主义市民社会把他们所要求的原则上升为普遍的原则,把他们的要求上升为普遍的要求。这样,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市民社会这种社会存在的扩大,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也就扩大,公共领域根源于市民社会,是以市民社会为基础的,市民社会的局限必然带来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局限。马克思之所以批判鲍威尔混淆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之间的关系,指出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的区别,就是为了指出市民社会以及建立于其上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局限性。现实的人成了利己的个体和抽象的公民,从而使得资产阶级公共利益具有虚幻性,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只是形式上平等的虚伪的公共领域。由此马克思揭示了建立在市民社会基础之上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这一最大的历史局限,就是构成市民社会的无产阶级被排斥在公共领域之外。
二、公共利益、人类共同体和国家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共同体这种形式也不断发展。马克思揭示了这种人类共同体发展的历史现象,就是从一开始的原始社会的自在自然的共同体发展到奴隶社会的人身依附共同体到封建社会的有一定自主性的人身依附共同体,再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依附共同体最后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自由人的联合体这样的发展逻辑,其所面对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致可以划分为自然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这三种关系形式。由此我们知道,国家共同体的这种形式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变化,人改造自然的手段不断进步,在社会分工和阶级出现之后才出现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政治国家是一种组织形式”“国家是建筑在社会生活和私人生活之间的矛盾上,建筑在普遍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上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国家共同体的形式是为了缓和社会的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以及普遍利益之间的关系的必然結果,是社会矛盾发展的不可调和的产物。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对国家共同体的概念作了描述和概括。在书里面他把国家看成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陷入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当中,而社会又无法摆脱这些矛盾,解决这些问题,包括社会中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至于在各种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全部毁灭,就需要有一种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缓和冲突和矛盾,解决社会问题,使社会维持秩序和保持稳定,这种从社会中产生出来而又居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就是国家。这种共同体就是国家共同体,它具有公共权力,可以代表公共利益和普遍利益。
三、国家共同体公共利益:现实性与虚幻性
马克思认为,国家共同体产生之后,社会公共利益就由国家共同体来代表和实现。国家共同体一方面是以普遍利益、公共利益的形式来解决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以及不同共同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体现了国家共同体作为解决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稳定的角色作用。但是,国家共同体实质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共同体用来维护和实现本阶级共同利益的工具。国家所代表和实现的公共利益实质是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共同体的利益,这种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对于其他的被统治阶级共同体,特别是无产阶级共同体来说是虚幻的、不真实的。“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取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而这始终是在每一个家庭集团或部落集团中现有的骨肉联系、语言联系、较大规模的分工联系以及其他利益联系的现实基础上,特别是在我们以后将要阐明的已经由分工决定的阶级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些阶级是通过每一个这样的人群分离开来的,其中一个阶级统治着其他一切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国家成了虚幻的共同体,国家所代表和实现的公共利益也成了虚幻的公共利益。
四、马克思社会公共性思想的当代价值体现
(一)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
私有制的条件下,借助共同利益而实现的人类结合体,从根本上看是与现实的个体的人相对立的。国家共同体或政治共同体作为虚幻的人的联合形式,只是人类共同体发展的一个阶段,人类最终要向符合人的需要的联合体形式发展。只有自由人的联合体才是符合人的需要的真正的人类共同体形式,它需要两个基本的条件,就是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彻底消除。只有在这种条件下,人的本质才在人的真正的共同体中得以实现和得到保障。在当代中国,我国的生产力还不是很发达,科技水平还不是很高,还要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发展我国的生产力。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就是为了更好地破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以让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更多更好的适合于我国人民群众需要的产品,促进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解决。
生产资料私有制在我国现阶段还有存在的必要,我国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不是很高,私有制的存在有利于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我国可以越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而通过三大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生产力的发展阶段无法逾越,借助私有制的存在发展经济最终有利于我国到21世纪中叶建成中等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建立高度发展的物质生产条件
马克思立足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创造了社会财富这一事实,认识到人类劳动特别是无产阶级劳动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中的巨大作用,高度赞扬了人类劳动以及无产阶级劳动,劳动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劳动在马克思的视野中具有双重含义,他认为,一种劳动只是人类谋生的手段,体现着人类的不自由和动物性的一面;另一种劳动意味着它成为人的类本质,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成为目的本身。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把前一种劳动称为“物质生活的生产”,而把后一种劳动称为“自主活动”或“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成为手段,物质生活成为目的的现象,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们“只能用摧毁生命的方式来维持他们的生命”。马克思也有对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肯定的一面,即马克思认为人的自主活动还需要建立在高度发展的物质生活生产上。对于我国现阶段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主要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高度体现了我国以人为本,把人当作目的而不是手段的思想,而我国现阶段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体现了我国建立高度发展的物质生产的思想,我国集中精力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正是马克思关于建立高度发展的物质生产的根本体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郁建兴.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J].社会学研究,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