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对教育的改变将是根本性和颠覆性的。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会性媒体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方式,新型互动方式中个体自我必然呈现出与传统社会不同的心理特征。目前对基于新型社会性媒体教育技术的研究需要摆脱技术的视野,转向对教育技术的主体——学习者自身的认识和研究。本文拟从社会互动入手,分析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性媒体互动中个体人格所呈现的馈赠和分享精神、协同合作精神、利他行为增多、扮演他人角色增强的新特征,以期为基于新型社会性媒体的外语教学设计提供有益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社会性媒体;个体心理特征;外语教学设计
教育的核心是人,教育的表现方式和呈现方式受到教育技术和教育主体两个因素的制约。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的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技术对教育的改变将是根本性和颠覆性的。伴随互联网成长的教育主体的个体心理特征是基于互联网的教育研究中不能忽略的重要课题。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型社会性媒体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载体,是个体自我心理特征研究的重要样本。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4高等教育版》指出,地球上有近40%的人口经常使用社会性媒体。全世界排名前25的社会性媒体平台共享了63亿个账号。社会性媒体网络服务,全称为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在社会性媒体中,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沟通,网民自发贡献、提取、创造、传播新闻资讯。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微博(MicroBlog)、微信(Wechat)就是典型的社会性媒体。
新型社会性媒体正在逐渐改变着人们交流信息、表达思想、共享资源、呈现信息以及判断内容质量和价值的方式。新媒体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也正日益显现。《报告》指出,“未来1至2年,在线学习、混合式学习和协作学习将会成为主要的教育范式……世界各地大学校园教学实践的焦点正在发生变移。学生通过制作和创造的方式进行更为投入的学习,而不再是现成课程内容的消费者”。今天的互联网不再只是一种信息发布、接收电子邮件、出售商品的“推媒”,个体既是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制造者。
一、基于新型社会性媒体教育教学研究现状
社会性媒体在教育中的应用正在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Gabriela Grosseck和Carmen Holotescu研究了Twitter在教育中的应用,其研究结论认为Twitter是专业发展和学生合作的有效工具,可以用于课堂班级教学、阅读反馈、跨校跨国合作、文献检索等15个方面。Kelly Walsh收集相关研究成果,总结了微博教育应用的100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包括课堂教学、学术研究、图书馆管理等方面,涵盖大学、中小学和幼儿园各个领域。拉里·约翰逊(Larty Johnson)博士提出了未来学习的三个特征: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特征的个性化,以协作学习为特征的社会化,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化。蔡英歌、王世群等学者从不同角度的研究表明,微博独有的“关注”式单向传播机制以及“互听”式双向传播机制为信息的流向提供了多种可能,突破了传统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时时交互、多媒体、多维度的信息交流,学生的思维更容易发散和扩展,学习局限性下降,能有效促进信息交流。胡钦太等学者的研究指出,在教育传播中,微博的使用影响了教育传播主客体关系,其传播内容能够促进“微型学习”,促进跨文化交流传播等。刘荣国等学者的研究表明,基于微博的教学能有效实现师生角色转变,学生与教师的传播主客体地位相互转化,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传播主体。方雅青的研究表明,微博的应用范围广泛,例如非正式学习(informal learning)、交互式学习、历史、语言、医学健康和计算机等特定课程学习、第二课堂、学术交流、课外拓展学习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郁晓华等学者提出了聚焦模式、关联模式和发散模式三种微博社会网络教育应用的模式。此外,关于微博应用于元认知训练、写作教学、教学评价、课堂反馈、师生互动、翻转课堂、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也不断涌现。
哈佛大学教授约翰·帕尔弗里(John Palfrey)在其著作《网络原住民》中将20世纪80年代甚至更晚出生的人称为“网络原住民”(Digital Natives)。具体到中国,90后出生伴随web2.0技术成长的个体就是中国语境下的“网络原住民”。这些未来教育的主体所具有的人格特征必然对教育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同时给教育变革、教学设计带来新的挑战。然而纵观目前基于新型社会性媒体教育技术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研究主要还是从教育技术及其应用的视角展开,尚未能摆脱技术的视野,对于教育技术应用中“人”这一核心因素的研究尚显不足。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说“人是悬挂在由他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从社会心理学互动理论来看,社会互动方式发生改变时,社会中个体自我的心理特征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基于新型社会性媒体的社会互动,也将产生新型的人格心理特征。本文通过对社会性媒体互动方式中个体自我人格的分析认为,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性媒体互动中,个体自我更多呈现出馈赠与分享精神、协同合作精神、更多的利他行为和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增强的心理特征。新型互动方式中的个体自我所呈现的新特征将为基于新型社会性媒体的外语教学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二、自我研究主要理论回顾
人类对自我的研究源远流长,涵盖哲学、伦理学、宗教、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诸多领域。就心理学取向而言,对自我的研究主要流派有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S.Freud)有关人格发展的精神分析理论。在弗洛伊德看来,“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协调代表原始欲望的本我、代表良心和道德的超我以及现实三者之间的关系。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阿德勒(A.Adler)认为自我是活动的唯一动机,自我调动个体的全部力量去追求优越。埃里克森(E.H_Erikson)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强调自我的自主性,认为自我具有独立的结构和功能。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A.H_Maslow)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推动个体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一种内在驱力。罗杰斯(C.R.Rogers)的自我理论表现出现象学的特征,他认为个体生活在其个人的主观世界中,自我概念是个体对周围环境的主观知觉的产物。马尔库斯(H.Markus)从认知行为取向提出了“自我图式(self-schema)”理论,提出了可能的自我与动态的自我概念。库利(C.H.Cooley)与米德(G.Mead)对自我的研究则采取社会文化取向。米德最主要的贡献在于阐释了自我从行动中产生的过程和机制。米德认为:“自我,作为成为它自身的对象的自我,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结构,并且产生于社会经验,完全是社会的产物”。自我研究的后现代取向主要表现在格根(K J.Gergen)于1988年提出的“饱和的自我”的概念。
社会性媒体(SNS)包含四个最基本的要素:描述个人的资料(profile)、关系(relationship)、互动(interaction)、共享(share)。这四个要素的结合使得社会性媒体完全区别于传统互联网。传统互联网更多是作为一个信息、通讯平台,而社会性媒体将现实世界的真实关系带入到互联网中,带有现实社会人际互动特点,是社会人际互动的一种延伸,向“人联网”迈进。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性媒体互动中包含自我性碎片化的信息、多层次的人际互动、群体行动和群体心理,跨越个体、群体、社会三个层面。通过对自我理论的梳理和新媒体互动特征的分析,我们认为社会文化视角的自我研究对微博中个体自我特征的研究具有较好的恰适性,其中以米德、戈夫曼(E.Goffman)为代表的符号互动理论尤其值得关注。
三、新型社会媒体中个体心理特征
1.微博互动中的馈赠、分享与协作精神
Facebook的创建者扎克伯格在谈及互联网思维时多次提到“夸富宴”。“夸富宴”是夸求图印第安人(Kuakiutl Indians)的一种重要仪式。夸求图印第安人居住于英属哥伦比亚的温哥华岛。由于海陆资源极其丰富,他们的物质生活很容易满足。或许正因为如此,他们更热心追求社会地位,夸富宴就是这种追求的表达手段。在这类宴席上,主人请来四方宾客,故意在客人面前大量毁坏个人财产并且慷慨地馈赠礼物,其形式可以是大规模地烹羊宰牛,也可以是大把地撒金撒银,目的只有一个,让那些受邀而来的宾客蒙羞,从而证明主人雄厚的财富和高贵的地位。而下一次“夸富宴”的主人不仅要回请这次宴会的主人,而且要回赠更多的财物,否则就被视作有失礼数。
Web2.0技术的创始人之一Tim O'Reilly指出,Web2.0的主要原理就是“利用集体的智慧即源于用户贡献的网络效应”。以“脸书”、微博为代表的社会性媒体中,用户发布信息、转发他人的信息、评论信息、关注他人,其行为可以归结为分享和馈赠信息。这种基于web2.0的“夸富宴”中,供人们分享的东西从金银等实物变成了信息。馈赠、分享信息并不会减少自身拥有的资源。相反,通过馈赠和共享信息,个人如“夸富宴”一样能够提高其社会声望。在社会性媒体中,馈赠和分享越多的信息,就获得越高的人气。Wikipedia(维基百科)的创始人吉米·韦尔斯凭借知识共享和集体协作,以“突破自私的人性,发挥互助团结、鼓励自由集体创作”的精神成就了维基百科。维基百科的成功说明:“在社会性工具中一个群体可以不追求金钱不在制度框架内创造巨大的价值;互联网成为爱的大本营,它构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自愿项目之一”。
米德的自我理论认为“自我是一种关系的结果”并阐释其形成机制。米德认为,有声姿态(语言)孕育了心灵(精神),而心灵(精神)的反身性又产生了自我。自我并非是“主我”对环境的反映,而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逐步形成的。正是通过有声姿态的自我刺激作用,个体在调整他自己行动的过程中采取了他人的态度,“扮演了他人的角色”或者说采取了“泛化的他人”的态度。这个“泛化的他人”的态度就是整个共同体的态度。也就是说,自我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社会经验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步产生的。在基于web2.0的社会互动中,个体在调整他自己行动的过程中采取了他人的态度,“扮演了他人的角色”或者说采取了“泛化的他人”的态度,这个“泛化的他人”的态度是基于“夸富宴”共同体的态度,从而在个体自我中逐形成了馈赠、分享和协作精神。如何在教学设计中应对教育主体的改变,充分利用其人格中分享、馈赠和协作的心理特征,成为互联网+教育领域亟待思考的问题。
2.微博互动中的利他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巴特森(CDaniel Batson)指出,利他行为一般不图日后他人的报答,助人者看到他人处于困难的情境时会产生一种专注于自我的内心焦虑或专注于他人的同情情绪。利他行为有两种取向,即自我利他主义取向和纯利他主义取向。自我利他主义(ego-altruism)取向是指助人者为了减轻内心的紧张和不安而采取助人行为,通过助人行为来减少自己的痛苦,使自己感到有力量,或者体会到一种自我价值。另一种情况是助人者受外部动机的驱使,看到有人处于困境而产生移情,从而做出助人行为以减轻他人的痛苦,其目的是为了他人的幸福,这种被称为纯利他主义(pare-altruism)取向。德国心理学家黑克豪斯(Jutta.Heckhausen)指出利他行为有六种特殊的动机,即利益、代价、个人烦恼、他人评价、自我评价以及移情。
需要指出的是,“利他行为”在传统互联网中也存在。有研究指出:“网络中虚拟自我人格塑造的理想化,使得许多人在网络空间中可能表现出道德心态和利他行为,而且不求回报和嘉奖,这在现实生活中有时是很难做到的。比如无偿提供信息咨询、免费提供资源共享……”然而,在传统互联网中,利他行为往往是一种虚拟人格的理想化,个体表现利他的行为,往往是出于热心,与现实世界的功利并没有关系。但在微博中,用户分享、馈赠信息的行为与现实世界密切相关。微博用户的每一次互动都是在“观众”(粉丝)的关注下进行。当用户做出馈赠、分享的行为,他清楚地知道这一行为将为自己的“观众”知晓。因此,与传统互联网中匿名的利他行为相比,微博中的分享与馈赠更贴近现实中的“仪式”,即对共同体道德价值的重申和表达。
从仪式的角度来看,微博中的分享与馈赠是典型的戈夫曼所说的“自我印象管理”——力图塑造一个富有爱心的形象,并为“观众”所知晓。戈夫曼拟剧论指出,恰恰是反复的自我印象管理塑造了自我的人格。当面具一直戴在个人的身上,它最终将成为其自身的一部分。但在社会性媒体出现之前,分享与馈赠的本性一直被资源稀缺与“观众”缺位所抑制。在社会性媒体出现后,信息资源的无穷性与社交圈子的“关注”将个体馈赠与分享的本能极大激发出来。与传统互联网相比,社会性媒体中的捐赠、慈善行为并不仅仅为匿名的道德楷模“独享”,而是成为一种人人投身的行为。正如克莱舍基所言:“渴望成为群体的一员,在群体中与他人共享、合作、协调一致地行动是人的基础本能,而此前他一直受到交易成本的抑制”。新型社会性媒体大大降低了在传统方式下互惠互利所需的成本,消除了群体形成、群体互动和群体行动的障碍。
因而,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利他动机,实现教育主体的转变是未来基于新型社会性媒体的外语教育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3.微博互动中扮演他人的能力增强
唤起利他行为产生的媒介之一就是助人者对被助者的同情。米德从自我产生的角度指出,同情是自我融合、自我统一的重要途径和机制。米德的自我理论认为:自我是在“主我”与“客我”的互动中形成,“主我”与“客我”的融合才是自我认同的动力,完整的自我是“主我”与“客我”的统一。自我既是“主我”又是“客我”;“客我”规定“主我”对之作反应的情境。“主我”和“客我”都包含在自我中,且在此互相支持。在米德看来,主我与客我之间融合,并统一于自我之中是通过由同情所引发的一种友善与乐于助人的态度实现的。米德认为,同情出现在某人由自身唤起他正予以援助的个体的态度,也就是说在某人援助他人时采取他人的态度。我们同情他人,我们能使自己设身处地,是因为我们由于自己的态度而在自身唤起我们正在援助的那个人的态度。当个体在他人身上唤起的反应与个体在其自身唤起的反应相同,个体的反应在他人和他自身唤起同样的态度时,“主我”和“客我”发生了融合,“主我”和“客我”的融合导致强烈的情绪经验,并伴随着这自我与他人的完全认同。
在微博中,每一种情感、情绪的表达,都是用户对自我体验的分享。微博用户互为主体,通过关注加粉丝,被关注者就成为与我有关的人,产生“共情”的情感体验,个体扮演他人的能力被不断强化。在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性媒体互动中,个体的自我人格发生了跳跃式变化——原本存在于卡里斯玛人物身上的“大我”呈现大众化的倾向。在微博世界中,每一个用户都拥有一个“大我”,每一个用户都具有卡里斯玛气质。
语言教育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的培养,还包括健康人格的培养。如何在课程设计中,激发个体人格中的“大我”,提升学生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促进同情的产生继而培养学习者社会责任感,是未来外语教育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四、结论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认为,在新型社会媒体互动方式中,馈赠与分享成为举手之劳,协同合作成本日趋降低,个体扮演他人能力的提升,利他行为增多,其结果就是个体道德自我被强化,民主人格日趋形成。就外语教学而言,大量研究已经证明,为了学习的评估(Assessment For Learning)、同伴评价、合作学习、师生合作研究等学习策略是语言学习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但这些方法和策略在中国的高等教育课堂应用中却遇到了较大的阻力,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症状。基于新型互动方式的个体自我所呈现出的新的心理特征,将有效解决制约中国学习者应用这些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瓶颈问题。
[责任编辑: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