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师宗县“绑神猴”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2016-05-14 09:33李桂仙
人间 2016年5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民俗文化

李桂仙

摘要:“绑山花子”这个称谓是师宗县当地群众根据这项目民俗活动的形象性为其所取的一个别名。其活动举行的意义深远,为人民祈福,带给人民幸福、和谐,对未来美好生活愿景充满希望,有一定的社会价值。该活动深受当地人民喜爱,积极健康,寓教于民,具有积极的宗教信仰理念,是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精髓,文化价值丰富。

关键词:“绑神猴”;民俗文化;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243-02

在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雄壁镇堵杂新村及附近的干彝人(彝族的一个支系)居住的村寨,每逢大年初一,都会举办一种被称之为“绑山花子(方言)”的民俗活动。“山花子”是师宗县民间尤其山区农村对猴子的称谓。所谓的“绑山花子”就是用俗名“过山龙”的山藤来捆绑“猴子”,而“猴子”则是由人来扮演的。“绑山花子”这个称谓是当地群众根据这项目民俗活动的形象性为其所取的一个别名。

一、“绑神猴”民俗活动概述

“绑神猴”的发源地——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位于滇桂两省区结合部、曲靖市东南部。这里历史悠久,早在3500多年前就有人在此繁衍。师宗素有“楹联之乡”、“帝师故里”的美誉,民俗风情浓厚,境内居住着壮族、彝族、苗族、瑶族、回族5种少数民族6万余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17.14%,素有“十里不同族,五里不同俗”之说。正是这样独特的历史与人文文化环境,造就了极具地方民族特色的“绑神猴”祭献仪式。

(一)历史渊源。

“绑神猴”是当地干彝人的一种节庆祭祀、祈福的民俗活动,具有浓厚民族特色,是一种集娱乐和纪念为一体的文化现象,世代相传至今,从未间断。“绑神猴”是世代相传而沿袭来的传统活动,具体起源时间已经无法溯源。而“绑神猴”的由来有两种传说。

一种传说大堵杂村始建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70余年历史。据说是当时在大理有兄弟三人,一人留在大理,一人迁居路南,一人来到了现在位于师宗县的堵杂新村。所使用的语言除本民族语言外还使用汉语。

彝族人的祖先迁来定居后,受到外族人的侵犯死伤过多,抵挡不住,剩下的人便退进了密林之中,四处躲藏,追兵随后赶来,彝家人祖先便躲进“过山龙”丛中,但“过山龙”只能遮住身体,脸还露在外面,眼看追兵就到,急忙从身边树上摘下一块树皮挡住脸部,这时猴子从树上跳下向森林深处跑去,追兵以为是人便跟着追去,他们的祖先躲过一劫得以生存下来,后来人们认为是猴子救了他们的祖先,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和猴子,便扯来藤条制作面具,装扮成猴子跳跃玩耍,世代相传至今。“猴子”彝语叫“阿奴”,经过演变,现在叫“阿奴得”,汉语叫“装扮猴子”,再者干彝人把“猴子”当做神,所以现在叫做“绑神猴”。

另一种说法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安定后方,以图中原,公元225年,亲自率军南征,一路攻打到孟获的家乡。据说在诸葛亮 “六擒六纵”后,孟获犹豫不决进退两难之时,一向偏居南蛮荒芜之地的南夷乌戈国主,对孟获甚为景仰,知道孟获连番兵败,便亲率三万藤家兵前来支援。孟获大喜,便摆酒设宴,敲锣打鼓,夹道欢迎藤甲兵进村入寨。没想到诸葛亮最后用计上演了历史上著名的“火烧藤甲兵”“七擒七纵”的一幕。而今天干彝人的“绑神猴”民俗活动,其实就是纪念当年孟获率族人欢迎藤甲兵进村入寨时的情景。

藤甲兵本身是人,那么为何干彝人称其为“神猴”呢?《三国演义》有这样的描述:“此去东南七百里,由一国,名乌戈国。国主兀突骨,身长仗二,不食五谷,以生蛇娥兽为饭;身有鳞甲,刀剑不能侵。其手下军士,俱穿藤甲;其藤生于山涧之中,盘于石壁之上;国人采取,浸于油中,半年方出晒出之;晒干复浸,几时余遍,却才造成铠甲;穿在身上,渡江不沉,浸水不湿,刀剑皆不能入:由此号为藤甲兵。”;“其洞无宇舎,皆居土穴之内。”从上面的描述可以得知,唯“不食五谷,以生蛇恶兽为饭;其洞无宇舎,皆居土穴之内。”者,“猴”也;而“身长仗二,身有鳞甲,渡江不沉,浸水不湿,刀剑皆不能入。”者,“神”也。故干彝人称其为“神猴”。

(二)祭祀活动流程。

每年的大年初一,都要开展这项活动。开展此项活动前,把原有面具找出洗净晾干后用通草、山药、毛发等进行粘贴,再用色料绘制备用。如原面具损坏或不足,另找木料重新制作,面具由村里威望极高的长者专门制作,制作时(除徒弟外)不允许其他人观看,制作好后由本人保管,在年三十晚上凌晨后送入村外林中(一年在东方,一年在西方),分别藏好后回村,面具的制作,讲究两头尖中间宽,根据人的大小,面具的长短不等,“神猴”头领和准头领所戴面具较为特殊,分别插三根和一根羽毛。

天亮后,由村里的男女老少在一些根据自愿原则选出来充当“猴子”的10至40岁男性青年身上绑扎,从头到脚都绑满青藤,扎成猴子模样,不能有任何身体外露,即使是脚掌上也要穿上当地人民特制的草鞋,最后戴上特制的面具。在捆绑的时候,要选择一处不能见到任何建筑物的地方,因为装扮中的“猴子”一旦见到世俗的人烟便会失去了“神性”,因此一般都选择避开人群、较为隐蔽的山林里。

当所有的猴子都捆绑完毕后原地待令,随着三声火药枪(或者鞭炮)的鸣响,猴子的扮演者们学着猴子的模样从树林里又跳又叫的向村里进发。进村时,早有准备的干彝人会自发地到村口敲锣打鼓、鸣放鞭炮甚至鸣枪迎接神猴的到来。进村后,猴子们首先要集中到村里一处比较宽敞的场地上自由自在的追打嬉闹一番,随后举行祭献礼仪,主祭由村中最有名望的老者主祭。祭献仪式相对比较简单,在祭祀场所摆一供桌,桌上用青松毛铺盖,供桌上摆放一碗米饭、一块肥肉和一碗自制的甜酒,主祭者念着一直传承下来的祝词,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满门,六畜兴旺,此时猴子们就开始有序地跳跃传承下来的具有一定固定模式、程序化的动作,并由三名由当地人民推选出来的“神猴”接受祭献。主祭者将甜酒斟三杯,分别敬给三个“神猴”,三个“神猴”相互搂肩搭臂下蹲三次,向主祭者跳三次,再返身向后跳三次,表达向祭献者和村民的敬意,然后接过酒杯,把酒倒在地上,这一套动作表示敬天敬地。主祭者顺手抓起桌上的青松毛撒向“神猴”,表示把不好的东西、不吉利的事请“神猴”带走。

然后,所有猴子们来到村中空旷的地带与村民一齐耍闹嬉笑,人猴共娱。之后,猴子们便三人一组开始分别到村中各家各户登门拜访,因此这种习俗很受村民的欢迎。每到一家户主点上香烛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葱、蒜、糖、肉、粑粑等东西(作为谢礼),让三位“神猴”拿在手中,分别向前、向后三作揖三跳。葱表示聪明;蒜表示能说会算;糖表示搪塞,不如意的事都由“神猴”搪掉;肉、粑粑表示五谷丰登、平平安安、无灾无难。猴子到来时,主人家还要鸣放鞭炮表示欢迎。猴子们挨家挨户跳跃庆贺的动作基本一致,进屋后先面向供桌跳三次,然后在屋里中心起舞,最后对着门外跳三次,之后收受赠礼对主人家说几句封赠吉利的话再转到下一家。

“绑神猴”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在于对新婚夫妇家庭的祝贺,与一般家庭的祝福动作有所不同。首先要挑选一组年轻健壮的猴子来承担这一任务,祭祀的动作更加奔放,还伴有嬉闹追逐的游戏成分,甚至可与围观的青年女子一起来跳跃完成这一祝福祭祀的活动,而猴子所得到的谢礼也会比其他家庭丰厚。

待猴子们到各家各户耍跳庆贺完毕后,便要“杀猴”也就是由本村青壮年及长辈手持刺刀,把绑在“神猴”身上的藤条割断以示驱邪除魔。“杀猴”毕,全体扮猴的人员集中聚餐,整个“绑神猴”活动到此结束。

(三)传承范围、传承人。

“绑神猴”是当地干彝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彝族同胞们表达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的一种艺术形式,世世代代伴随人们的生活流传至今,有较强的宗教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无文字记录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口传心授传授本民族的历史功能。

目前“绑神猴”主要的传承人叫张荣华,男,彝族,1953年10月生,小学文化,农民,自幼就跟随叔父学习技艺,并在多年的“绑神猴”祭献仪式过程中不断完善、保护着这一宝贵的民风民俗,形成了更具干彝特色的传承文化。

二、“绑神猴”民俗保护性开发所取得的成效

二十世纪九十年,随着国家加大民族文化的发展建设和社会、科技的进步,当地人民开始注重群众文化的开展,从原来逢年过节才有的热闹活动,发展为日常欢聚庆祝、老少皆宜的表演节目。并将文艺生活视为日常不可缺少的休闲娱乐项目。因此,各村寨都陆续组织了演出团队,并将独有的“绑神猴”习俗进行了艺术加工和创作,进而形成了干彝最具特色的舞蹈节目,才将这项民俗活动慢慢的宣传开来,逐渐走出山寨,为人知晓。同时也通过民俗的艺术产业化转变,增加了当地人民的经济收入,解决了剩余劳动力。更凝聚了人心、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促使人民自发的、有意识的开始发掘并保护各类地方民风民俗特色,为民间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作为一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征的活动,“绑神猴”近年来也获得了各大媒体及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与支持。

2003年,云南电视台与台湾文化传播公司专门到云南省师宗县雄壁镇堵杂新村对这一个民俗活动进行专题拍摄。

2005年大年初一,中央电视台又专门到该村进行专题拍摄。

2006年,雄壁镇人民政府拿出专项资金对这一个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将“绑神猴”项目创编成为舞蹈,初次搬上舞台,并荣获了曲靖市2006年文艺节目表演二等奖。

2007年12月,乡风民俗——师宗《绑神猴》录入《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内,此书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曲靖市文化局、曲靖市文化馆编著。

2012年,在保留原始风格的基础上,二度加工《绑神猴》舞蹈,并荣获曲靖市第四届少数民族歌舞乐展演活动金奖。

2012年7月26日在《云南日报》之《民族时报》以“绑神猴迈入文化大舞台”为标题刊登了图文报道。

2013年,中央电视台4套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栏目摄制组也走进了师宗县雄壁镇堵杂村,跟踪拍摄“绑神猴”的整个祭祀活动过程,并在中央电视台4套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栏目中播出。如今,雄壁镇堵杂村已经被评为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艺之乡。

2014年,堵杂村还作“云南土风计划,文化传承示范”的项目实施村,获得补助资金30万元,用于该村的文化传承建设费用。

三、“绑神猴”今后的持续发展规划及建议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开始走出农村,前往大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环境,“绑神猴”这一民俗活动传承面临着后继无力的窘境。其次,随着多元化的娱乐方式的不断入侵,作为节庆期间的祭祀祈福活动,生存空间开始受到挤压。目前“绑神猴”活动只有大堵杂村开展得较好,而因为该村为汉彝杂居,虽然此项活动一直没有间断,但被汉化的因素在增大。而且“绑神猴”活动主要在春节期间举行,受时间限制,加大了传承与保护的难度。因此,如不加强保护力度,有可能会停断活动,导致面临变异和失传的危险。

虽然现已受到县、镇政府的高度重视,村小组领导的支持,投资60余万元修建文化活动小广场及传习所,购置打击乐及传承用具。继续组织开展好每年一次的传承活动,扩大对外宣传力度,让“绑神猴”的民俗活动越办越好。但是如何让“绑神猴”走出师宗,走出云南,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事情。

笔者根据多年群文辅导工作的基础,提出以下五点看法:

1.为了更有效、更全面的对本地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持续发展,首先应当充分响应国家相关政策和办法,并结合2014年下发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实施方案》,争取地方财政支持,逐年增加保护资金,加强设施设备建设的投入力度,扩大宣传,培养下一代对这一习俗的感情,使这一民俗活动得到有效传承并逐步实行常态化。

2.对现有“绑神猴”的音乐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适当重新配乐器,使其向精品靠拢。对现有的道具模式再细化精加工,力求提现民族特色。

3.充分争取展示平台(省级、国家级)展示“绑神猴”舞蹈,将它的文化风采一步推广。只有不断增强“绑神猴”的文化影响力,才能更好的让“绑神猴”立足于它本身的发源地,不断增添新鲜的传承力量。

4.请相关专家对舞蹈进行视察并给予意见和建议,培养专业的舞蹈演员,对演出服装进行优化设计,及相关的舞台美术设计优化。

5.政府进行有理的引导和推广,结合师宗凤凰谷和菌子山等国家旅游风景区,形成旅游产业一体化,不断将“绑神猴”推广出去。

四、结语

“绑神猴”这一传统民俗活动记录了雄壁、丹凤一带彝族同胞的发展历程,对于研究彝族文化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其活动举行的意义深远,为人民祈福,带给人民幸福、和谐,对未来美好生活愿景充满希望,有一定的社会价值。该活动深受当地人民喜爱,积极健康,寓教于民,具有积极的宗教信仰理念,是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精髓,文化价值丰富。是真正意义上传统习俗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因此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和有效手段,加大对该活动的保护与宣传力度,并进一步通过艺术发掘、加工和再创作,将其打造成具有更高表演价值和观赏性的舞台剧目,力争成为师宗乃至云南特有的民俗艺术瑰宝中一个闪亮的新星。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民俗文化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城市化进程中的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对策分析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和实践述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的传承及发展探讨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浅谈湖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