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2016-05-14 11:02李亮
文教资料 2016年5期
关键词:网络文化协同高校

李亮

摘 要: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普遍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如人员不足、技术不足、创新不足、导向不足等。要加强学校网络文化建设,破解上述问题,应推动工作队伍建设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平台搭建模式创新,做到建立互联网思维,做好统筹谋划,优化职能布局,盘活资源配置,理顺工作机制。

关键词: 高校 网络文化 创新 协同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要渠道,也是高校增强自身软实力的重要举措。目前,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一方面进展迅速,另一方面普遍面临各类问题,亟待提供有效对策加以破解。

一、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现状与主要问题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是大势所趋,在内容和形式上正不断拓展,但其仍处于建设初期,只有不断应对新挑战,才能迎来大发展、大繁荣。

笔者于2015年11月对辽宁省16所高校①宣传部门开展了网络文化建设问卷调查(以下简称“问卷调查”),反馈结果显示:第一,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整体水平与目标尚存一定差距且各校发展不均衡。各校对自身网络文化建设水平的自评打分结果为:1所高校60—70分,8所高校70—80分,5所高校80—90分,2所高校90—100分。第二,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存在较多共性难题而缺乏有效破解方法。在分析实际困难时,15所高校认为“人员不足”,10所高校认为“创新理念不足”,9所高校认为“技术不足”,8所高校认为“资金不足”。第三,多数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正处于转型过渡期。有、无网络文化建设专门方案的学校各占8所。在网络文化建设的重点上,10所高校选择了传统校园网,6所高校选择了“两微一端”,8所高校认为最受本校师生喜爱的网络文化品牌产品是官方微信公众平台,3所高校认为是校园网,其余高校未能给出明确答案。综合上述调查结果并结合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现状的分析,可将主要问题具体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心有余而力不足

高校网络文化是应时、应势产生的新事物,随着现代科技手段不断进步,除了对文字与图片的需求量加大外,对于创新思维和纯技术方面的要求也日益提升。目前,普通高校宣传思想文化部门一方面人员不足,造成相关工作投入的精力有限,难以形成高水平、有特色的网络文化产品,另一方面是技术力量不足,现在岗位人员多数来自思政、文学、新闻等人文社科专业,对于程序开发、平面设计、音视频制作、大数据应用等技术不够精通。

2.创新还是模仿

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易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成功的网络文化产品在传播过程中成为模版被迅速、广泛效仿,其原创性、权威性最终在群起而上的仿效者竞争下被大大消解;二是精心策划出的网络文化产品一经推出,却发现各高校在同一领域、同一题材上“英雄所见略同”,在大众分享的传播模式下,主题撞车带来的影响之一便是受众的审美疲劳;三是在快速更新的压力下,创意的生产速度往往跟不上更新的实际需要。

3.吸引眼球还是吸引大脑

高点击量是多数高校在网络文化建设中追求的重要目标。吸引点击量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迎合读者群的兴趣需要。大学生群体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深受社会流行文化影响,据微信产品和技术团队针对微信大数据统计得出的结论:80年代出生的人群最关心国家问题,而90年代出生的人群最关心名人绯闻。青年一代在文化特征上表现出的非主流性和青春叛逆性,其实正是网络文化育人的重点所在,但在高点击量的目标下,部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把打造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混同为“内容”,在官方语言“萌萌哒”化的同时,内容也趋于庸俗化,忽略了教育引导的本来目的,不自觉地偏离了主旋律而开始向社会流行文化靠拢。但同时也有另一种倾向,即一味追求正统的严肃性和权威感,造成不接地气而无法赢得受众——不能吸引眼球的花再美也只能是孤芳自赏。

4.“互联网+”与“+互联网”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实践成果,即: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出新的发展生态,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一整套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扩散应用。也就是说两者起的是化合作用,而不是简单的物理相加。“互联网+教育”也好,“互联网+宣传”也好,都是基于以互联网思维对信息生产、传播、反馈、再加工,以及此过程中所有信息参与者线下反应的系统化设计与实践,目的在于创造一种全新的更有效的体验方式。如果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未能把握上述规律,将“互联网+”简单理解为把线下产品加到线上,例如把一篇稿件同时发布到校报、校园网、微信公众平台,或者把将各类移动互联平台简单视作工作管理或信息传播工具,则远未达到网络文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二、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要破解上述现实问题,应推动三大模式创新,做到建立互联网思维、做好统筹谋划,优化职能布局,盘活资源配置,理顺工作机制。

1.工作队伍建设模式创新

首先,应将网络文化建设视为一项重要的、独立的,且具有较高专业技术含量的工作,将网络文化建设工作队伍一定程度上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中。学校可根据实际,将宣传部的部分管理岗位调整为专业技术岗位,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单独设置网络科,从而为专门技术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其未来职业发展建立保障,确保工作队伍趋于专业化、稳定化。

其次,应以项目为牵引,整合校内优质资源,组建多支高水平、高效率团队,壮大网络文化建设工作队伍。虽然具体职能部门面临着人、技缺乏的瓶颈,但高校作为人才洼地,本身拥有丰富的人才、技术资源。学校可采取立项方式,将网络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任务委托校内师生团队完成。

再次,应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鼓励广大师生自觉投入到学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中。高校要“探索建立优秀网络文章在科研成果统计、职务职称评聘方面的认定机制”②,鼓励教授专家、教学名师、优秀导师、思政教师撰写网络文章,开展和参与网络文化活动。大学生是网络文化的教育对象,同时也应成为网络文化建设的主体构成之一,应加强对相关学生社团的引导,重点扶持若干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不断推出师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优秀作品。

2.管理模式创新

网络文化建设管理包括学校层面的宏观管理,主要是抓方向、抓落实、抓责任,同时也包括具体工作中的微观管理,侧重在抓规律、抓“粉丝”、抓“痛点”。

在宏观管理上,网络文化建设包含大学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教育信息化等宽广领域,涉及部门众多,学校应将此项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学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相关制度,统筹协调重要问题和各部门分工,审定重要项目,巩固和加强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

在微观管理上,要以“运营”理念代替传统工作理念,重视和擅长对“粉丝”的关系管理,准确抓住“粉丝”的“痛点”,生产出具有“引爆点”的内容。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对校园网络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分析、挖掘和预测,一方面跟踪用户习惯,为师生量身打造更实用的网络文化产品,通过“嵌入式”手段进行宣传思想引领。另一方面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动态,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错误观点、言论或者可能发生的状况。另外,还要引导好学生社团、教师联谊组织、党团组织等积极发挥其在校园网状结构中的重要节点作用,并使网络文化阵地本身也成为这些群体更好开展活动和扩大影响的有效平台。

3.平台搭建模式创新

首先,加强校内协同。高校内部网络文化平台数量众多,高校一方面要加强统一管理,明确责任体系,严守意识形态阵地,另一方面要有效整合资源,优势互补,避免重复浪费。校内协同不仅是网络文化平台间的协同,还包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平台与网络文化平台间的协同,如把校史馆、思想理论读物、思政文化课程等进行数字化、视听化、网络化改造,推动校报、校刊等传统媒体数字化建设。此外,要致力打破部门间的职责壁垒和物质条件的空间局限,构建起有利于师生共同参与、充分交流的网络文化大平台。

其次,加强校校协同。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既有自身特色,又有共通之处,目的都是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文化资源分布不均、建设水平存在差距的情况下,倡导校校协同,是促进教育公平、满足大多数受教育者利益的重要手段。各高校可以区域划分,也可以学科类型划分,通过网络文化建设联盟等形式,依托重点高校的技术和内涵优势,集中各校的相关资源,开发并推广联盟平台。通过联盟平台,可开展参与面更广、影响力更大的文化活动,可实现学术讲座、图书文献、公开课程等文化资源共享,还可促进跨校的师生文化交流互动,是探索高校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

最后,加强校政协同。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应主动寻求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一方面通过校政协同开发和引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剧院等地方优秀文化资源,开阔师生文化视野。另一方面应积极主动向外输出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产品,引领文化潮流,繁荣地方社会文化事业。

注释:

①参与本课题问卷调查的高校为: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沈阳化工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大连大学、鲁迅美术学院、辽东学院、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②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147/201501/183166.html.

此文章系“2015年度辽宁省社科联与高校社科联合作课题”立项项目,立项编号:lslgslhl-028。

猜你喜欢
网络文化协同高校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浅谈当代网络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
网络文化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