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教学中环保意识的培养

2016-05-14 19:07白士同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白士同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在中学生中进行环境教育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呢?我认为以现行中学生物教材为基础,按照“渗于其内,寓于其中”的教学方法,把环境保护意识、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环境保护技术基础知识有机地渗透到生物教学过程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七年级开展以动植物学为基础,进行热爱环境、关心环境的主题教育;八年开展级以生态学基本观点为主要内容,初步进行科学环境观、人口和资源观的教育,了解环境污染的生物因素,进行环境卫生防护、防治污染教育。通过以上切入点,结合不同的环境教育内容,适时地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一、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形形色色的植物的时候,除了让学生知道植物对人类有很重要的作用外,通过课堂教学渗透植物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让学生知道森林的作用和破坏植物资源引起的危害。我在教学中给出了学生这样的例子:1株50年龄的树木,1年产生的氧气价值3.2万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3.25万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万美元,各种生态效益达19.695万美元,而该树被砍伐后的木材价值却只有几千元,进而介绍我国森林覆盖率仅12.7%,远远低于国际标准30%的要求。而毁林速度却处于世界前列,联系我国1998年长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灾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长江上游近年来掠夺式的砍伐树木,有些县财政收入的90%来源于木材,昔日的青山绿水,变成荒山秃岭,水土流失,河床升高,这次特大洪灾给国家造成几千亿的损失。与此同时,也介绍日本人爱树成癖,长期坚持植树造林,使其森林覆盖率高达68%,逐步变成森林大国的事实。通过以上事例介绍及对比,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热情,使学生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花草树木,阳台养花种草,植树节每人争栽一棵树,把爱护、美化我们的环境变成了一种由衷的自觉行为。同时,也把《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条例向学生加以说明,让学生懂得破坏环境也是违法行为,使他们从小树立法治意识,以此来促进环保意识的养成。

在教学内容较少的情况下,利用余下的时间针对同学们熟悉的身边的环境问题进行讨论。如焚烧秸秆现象,近些年来各地时有发生,甚至因此而引发火灾。同学们由于有亲身感受,所以讨论异常热烈,纷纷争相发言,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大大提高了他们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深化环保意识

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其力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课堂教学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环境教育。

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抽时间进行环保教育专题讲座。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例子说明环境保护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

2.讲解《环境保护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

3.环境污染的主要形式、危害及预防方法。

4.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环保素质……

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配合学校德育工作,长期在学生中开展“环保之星”评比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环保习惯。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包装;节省使用纸张,打印文件或者写字尽量两面使用;不随意丢弃垃圾,按规定分类存放、处理废弃物等。

配合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爱鸟周、植树节等节日开展一些公益性活动,让学生去宣传、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环保工作,如义务植树、本地公民的环保意识调查、自己生活区域内外的生活垃圾污染现状调查、捡拾废旧电池和塑料袋等,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接触社会现实,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之中去。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其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同时更增强了教育效果。

总的说来,对中学生加强环境教育只要坚持“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教学原则,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和途径,在生物教学中切实渗透环境教育,那么就能够引发中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从而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长大成人后就会自觉把环保的重要性体现在生活事业中,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第六中学)

猜你喜欢
中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