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建霞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主要方式,在人们理解他人的语言时,语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关系到人们对语句中所表达含义的理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对此,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采取有效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提高语感。文章列举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几种有效措施。
一、重视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学生在朗读文章的过程中,要将文字信息变成声音说出来,学生在说的时候会有充分的时间理解每一个字的意思,这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而正确地明白文章的语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此外,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需要用眼去看字形,然后在脑海中思考字的读音和意思,最后发出声,并由耳朵接收,再在脑海中判断自己读音是否正确,语言是否能够表达出文中的情感,这一系列的活动,需要调用学生很多思维和感官,这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朗读《咕咚来了》这篇课文时,课文中有各种的小动物,在不同场景发出的声音也是不同的,教师在领读时,要注意表达出角色的情绪。在咕咚来了时,小兔子发出的声音应该带有十分恐惧的情绪,教师在读小兔子的话时应当注意语调,然后读到动物们纷纷逃跑时,教师应该语速加急,表达出动物们心中的紧张和慌乱,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朗读时,深切感受到文章中角色的心理,提高学生的语感。
二、增加背诵训练,培养学生语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许多课文的语句都是非常优美的,教师在教授这些文章时,可以让学生把经典的语句背诵下来。背诵经典文章,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效掌握文中的优美词句,方便在写作中应用,还可以让学生在一遍一遍的背诵过程中,熟悉语句,培养学生的语感。此外,教师还应当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背诵习惯,不要只是重复而不带情感的读,而要在背诵过程中,慢慢品读文段中的含义,理解文章传达出的作者情感,在理解文意的情况下再进行背诵时,就能够与文章内容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背诵出的语句也就自然会带有情感,这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有很大的意义。教师在进行学生的背诵训练时,可以采用分组的方法,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小组成员协作背诵。在学生自主背诵结束后,教师可以举行一个背诵比赛,每个小组都背诵一段内容,小组内可以以接龙的形式背诵,一句接一句,这样小组成员协同合作,可以让枯燥的背诵变得趣味十足。在小组背诵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背诵情况,从流畅度和语言情感两个方面进行打分,最后将所有小组的得分进行比较,给得分最高的小组一些奖励。如此一来,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背诵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加强词汇积累,培养学生语感
语言是由一个一个的词汇串联而成的,培养学生的语感,需要加强学生的词汇积累。对此,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做摘抄和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学生在看书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比较经典的词句就可以抄写到摘抄本上,如果对文章内容有什么特殊的理解或者情感共鸣,也可以记录下来。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的前面几分钟让学生朗读自己摘抄本中的内容,如果有摘抄比较长文段或完整的文章,也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朗读,分享给班里的其他同学,这样一来,学生的词汇量就会大大增加。
四、进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语感
写作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良好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应用词语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掌握,这在对学生的语感培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师在为学生安排写作训练任务时,可以有很多形式。第一,比较基础的,可以先给学生一段文字,让学生根据这段文字的形式进行仿写,增强学生对语言结构的把握。第二,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篇文章,让学生在读完这篇文章后,根据自身的情感共鸣写一篇读后感,这能够帮助学生灵活应用语言表达自身的情感。第三,教师可以在学生参与一个活动后,对这一活动的过程和学生自身在活动中的感想进行描写,例如春游,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以运用优美的词句,描绘春游中看到的美景,可以用细腻的笔触,描写自身在看到美景时内心的情感。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充分发动思维,思考生活中的素材,再使用适当的语言描写出来,这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帮助,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以朗读训练为基础,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与文字和语言产生直接的联系,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触,提高学生的语感;以背诵训练为辅,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语言情感的把握;加强词汇积累,通过写作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强化学生的语感。
(作者单位: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陈俊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