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荣
在当代的大教育环境下,数学作为一门技术学科,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现在的数学教育不光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并且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以求得数学的社会效用的最大化,这是数学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宗旨和目标。学生的兴趣、水平和学习能力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连续性因素,高职学生存在着底子薄、基础差、接受能力较低这几个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广泛关注自己上课所讲的知识,学生能否有效地接受。如何搞好课堂内外教育是很关键的,让学生走上社会成为有用之才,是我们这些奋战在一线的教师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建设创新型人才,完善数学教学,是我们用笔墨写不完的课题。
一、高职数学中存在的问题
俗话说得好,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全不怕。简而言之,数学是学习理工科的基础,也是目前相当受用的学科,因此,数学的地位不容小觑。而且,目前高职教学的学习过程中有两个相当严重的问题,第一是学生的接受能力存在差异,第二是教学的过程太过理论化。综合大环境来看,高职院校学生的数学整体水平不高。根据调查发现,这类学生的接受能力往往不高,数学是一个举一反三的过程,常常弄懂一道题就可以解决同一类型的很多题,但是他们由于接受能力偏低,所以需要花很大的工夫去理解,造成课堂知识不容易及时消化的现象,出现了学习吃力,学不进去的困难情况。而且数学的立体图形等是需要想象思维的,由于想象力受到局限因而也造成学习难点。甚至更严重的还有好些学生,破罐子破摔,上课睡觉不认真听讲,课后作业抄袭,也许连正常的完成学习都成为问题。另外,现在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实践性创新型人才,但在传统的高职教育中,往往出现偏重现象,更多的是通过一些枯燥不堪的理论来代替有趣的实践,常常只需记些公式,背些概念来达到记忆和掌握知识的目的。但这只是浮于表面的学习,这些高职学生并不能够清楚地说出公式的由来,很少有人对数学有真正的了解,因此缺乏学习的兴趣,缺乏学习的创新性和主动性,只是被动地接受着这些所谓的真理,并不会去多问几个为什么,缺乏探索真知的实践和动力,约束着数学创新型人才的发展,很难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为了有效解决高职数学教育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二、转变高职数学教育理念
创新改革高职数学教育需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培育出高职数学的创新型人才。在目前的教育模式下,我们应倡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鼓励学生开展教学探索活动,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根据高等教育改革标准,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教学教学活动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面对不同的高职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开展切实有效的教学计划。高职学生的学习情况各不相同,学习能力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他们的自身情况,因材施教,合理引导,是他们都能准确的定位好自己的社会位置,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创新的高职数学教育应该和生活紧密相关,激发学生能通过现实生活能架构起一定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学分析来更好地了解生活,引导学生通过数学知识来解决其他理科的难题,实现数学和其他学科的互通。高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使枯燥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一些琐碎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丰富高职数学教学方法
就像人的生活习惯一样,一旦习惯了某样东西,总会经久不衰地把它延续下去,一些高职教师可以一套教学方法用几十年都不曾改变,这是极其可怕的现象。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注入新的血液,让课堂教学不断焕发出生机。教师需要利用多种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不断学习和思考,同时,教师之间也应该开展学术交流会,汲取一些教师的宝贵经验,为了促进教师的教学改革动力,还可以进行教学成果评比,杰出的教师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
四、广泛的运用多媒体技术配合教学
随着电子媒体的迅速发展,我们的教学也应该符合当下培养人才的潮流,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易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形成数学的知识记忆链。
综上而言,就当下高职数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我个人的意见。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我们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高职数学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引领我们的高职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做一名社会有用之才。
(作者单位: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