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研学小组合作模式的应用

2016-05-14 05:32黎红苑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6年5期
关键词:综合评价班级管理

黎红苑

【摘 要】班级管理小组合作模式是指班主任根据班级情况以及学生特点,让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学生通过小组形式参加学习、活动和班级管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发展目标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笔者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在借鉴其他班级管理模式基础上就小组合作管理班级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班级管理;研学小组;综合评价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取适当的方法手段,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建构良好的班级集体,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得当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一、班级管理研学小组合作模式的理论基础

1. 教育理论基础——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小组合作班级管理目标就是实现从管理学生到学生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

2. 心理学基础——群体效应。心理学认为群体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表现在使个体之间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和得到支持的力量。在班级小组化管理中不但小组成员之间存在这种群体效应,而且小组与小组之间也存在这种群体心理效应。

3. 社会基础——社会竞争与合作。社会竞争与合作理论认为整个社会都充满竞争与合作,任何人都处在竞争与合作之中,这一理论反映到教育的班级管理上必然要求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而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

4. 人本管理理念。班级人本管理是指班主任把学生是班级管理主体作为基本出发点及核心,由此围绕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及个性发展而展开一系列活动,班主任只有用这个理念来指引自己的工作,才能把绝大部分学生培养成为能力突出,人格健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

5. 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为目的的教育,小组化班级管理正是为了体现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师生合作性,管理民主性。

二、研学小组组合的原则和方法

(一)小组分配,成员组合

第一阶段,采用“互补式”的分组,即把在智力发展水平、学习情况、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所处层次不同的学生排在一起的排座方式,有利于班级总体素质的较快提高。这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分层排座方式,有几种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1. 让调皮的、自制力差的学生与稳重的、自制力强的学生坐在一起。2. 让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坐在一起。3. 让思想品德修养悬殊的学生坐在一起。4. 让学习差异较大的学生坐在一起。5. 让胆小的、讷言的、性格内向的学生与胆大的、善言的、性格外向的学生坐在一起。当然,每一种分层排座方法是根据班级在一定阶段内需要整体优化的某个方面来进行的。第1、2种方法主要是针对班级的纪律、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需要加强而言的。第3种方法主要着眼提高全班学生的道德素养。第4、5种方法,则主要着力于整体提升学生的文化成绩。这几种分层排座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不利于素质高的学生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特别是第4、5种方法,对于文化素养高的学生而言,学习中和同学探讨、质疑的机会变少了,明显不利于他们的文化成绩快速提高。从而到了一定的时机,就得采用第二阶段的分层方式。

第二阶段,采用“协补式”分组法,即把在智力发展水平、学习情况、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素质所处层次相同的学生排在一起的排座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使某方面素质处于同层次的学生得以更快地发展,同样在这一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它也可能使某方面素质同处于偏低层次的学生变得更糟糕,还需要班主任对这样的小组多方面地进行关注与指导。

第三阶段,是“自由式”分组法,即让学生自由组合的排座方式。古语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以这种方式坐在一起的学生常常志趣相投、习性相近或是学习情况大体一致,易于相处。但两者不同的是“协补式”对学生而言是被动的,而“自由式”则是学生自愿的,是主动的。因此,此式没有和“协补式”相同的短处,它的不足主要是容易形成非正式团体,这又在某些方面不利于班级的管理了。不过,有了第一、二阶段的准备和基础,再加上班主任的引导,这就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排座方式。

(二)组内分工,明确责任

一般“小组合作”就是以4人为一组。首先要选择其中一个当小组长,这个小组长必须得到每个成员信任与信服,还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较好的学习成绩,具有专长,口齿清楚,说话流利的学生当组长,并进行积极培养。而其他成员也得分工,有主管纪律的,主管劳动的,主管学习的等,让组内成员每个人都担任一定的职责,这样既树立了个人的信心,同时增强了小组内成员的责任感。实现“组内的事,事事齐心干,组内的人,人人当组长。”

(三)组内分析,团体进步

组内分析的具体做法是:组内某一学生犯错误或失误时,以及自己对自身的与外界的某一问题或现象感到不解或困惑需要帮助时,小组集体讨论解决,并写组内分析,逢周六、月末、学期末、学年末也要写组内分析。

通过学生阶段性、及时性小组分析,不仅让每个人的头脑刮起“风暴”,同时让小组内进行了一次调整,让每个学生发现自己的心灵所需,认识自我,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扬长避短,不断创新发展,以完善自己。这样,不仅让学生在自己发展的极限内达到卓越,而且培养了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

三、班级管理小组合作模式的操作方法

(一)竞选聘任,构建小组

一个班45人,分成4个大组,11个小组。面向全班物色,通过自愿申请,竞选投票产生4位1号大组长,再由每位1号大组长招聘2号小组长,一共产生11位大组长。大组长都是素质高,能力强,有责任心,群众信任而又愿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每个大组的两个组长商量,各招聘1号小组长,11个小组长。每个小组的两个组长商量,再招聘两个组员,组成前后方4人小组。在组员的选择上要做到男女搭配、素质均衡、行为习惯相对平均。实际上,只要让组长们轮流“招兵”,就能照顾各组的平衡。最后,各小组组长根据小组成员视力、高矮、成绩和习惯,本着互相帮助利于合作的原则安排座位。这样,以大小组长为指导,每组四位组员组合的一个新的集体就产生了。

(二)动态管理,量化考核

每个小组,1号组长负责操行考核,主管语文,2号组长主管数学,其他科目与事务共同分担。当组内意见无法统一时,少数服从多数,1号组长具有决策权。为了减轻组长压力,增强组员的主人翁责任感,实行动态管理,让每一位组员都得到锻炼。一周以后,两位组长互换职务;再过一周,两位组员分别成为1号组长与2号组长,原来的两位组长成为组员,接受管理,但要负责指导;第四周,新的两位组长互换职务。这样,一个月循环一次。小组的管理,实行量化考核。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规》是小组长的管理依据。学年初,由班主任提议,并草拟《班规》(即《操行评分细则》)。然后交全班学生讨论,试行一周再改,全班投票通过后正式生效。当然在班规执行过程中,仍然需要不断征求意见,集体讨论通过即可进行修改。这《班规》,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象圣中学百分考评》,结合学校和班级具体情况集体商量制定,涉及清洁、学习、纪律、安全、礼仪等方面,对学生的活动情况与操行表现进行量化考核。它是具体可行而又自觉自愿遵守的一种约定,是每一位学生自我管理的内在需要。这样,老师便巧妙地把“要学生怎样做”变成了“学生要怎样做”。1号小组长和班委成员一起,对组员每天的表现情况进行考核记录,每周小结,每月总结,分数上墙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三)制定组名、公约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同样作为一个小组也应该有自己的章程。有了响亮的组名,小组内的每个成员就像找到了组织一样。有了公约,首先是每个成员自觉遵守,同时也为成员间的互相监督创造依据。

(四)制定小组的共同奋斗目标

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大家才有了方向,有了方向就有了动力。当然,奋斗目标既有长期的又有短期的,长的可以是一年的,短的可以是每一天的,甚至于是每一节课的。

(五)评价方法和评价细则

1. 评价方法

(1)大组长和小组长轮流,每人负责一天,用记正负分的方法记录组员每天的得分情况,做到一天一统计,一周一小结,一月一总结。

(2)各小组每周评出得分最高的学生和得分最低的学生各1名,周一早上把名单上报班主任。

(3)各组得分最高的学生提出表扬,各组得分最低的学生,则进行下一周的教室卫生或清洁区打扫。

(4)每个月评出两个优秀学习小组进行表扬,并给予适当奖励(或组员合影,或免一次扫环境区任务)。

(5)每学期评选出优秀学习小组两个,优秀个人15名(组员合影、个人拍照,照片张贴光荣榜。)

每一节课的最佳展示团队、最佳质疑对抗团队;每一周的最佳展示团队、最佳质疑对抗团队;每一个月的最佳展示团队、最佳质疑对抗团队;每一学期的最佳展示团队、最佳质疑对抗团队等等。这个可以由老师们自由发挥,只要达到激发小组间的竞争,激发每个人的学习热情就可以了。

2. 评价细则(分数既加到个人身上,也加到组内。组长记个人得分,值日记分员负责记录全组得分)。

加分:

(1)小组交流时,能积极参与,大胆发表自己见解且正确记1分,不正确不计分。

(2)学习小组成员能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且答对的记1分。

(3)能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敢于质疑和辩论的学生记2分。

(4)全班交流时敢对同学发言提出疑问和不同见解,并能进行正确的解答和评析的记2分。

(5)全班交流有组员进行有效展示的记1分,如果是小组轮流展示,展示非常成功的记2分,基本合格的记1分,展示比较差或无效的不计分。

(6)单元测验达到优秀等级(单科90分及以上)的每次记1分,单科分数提高20分以上的(含20分,以下相同)每次记1分,提高10分以上的加0.5分。期末与期中相比总成绩在全年级进步幅度分别在50名以上加5分,40名以上加4分,30名以上加3分、20名以上加2分、10名以上加1分、5名以上者加0.5分。

(7)按时圆满完成公共区打扫任务或大扫除任务者,则每人次记1分。

(8)一周内没有扣分记录的同学记1分。

扣分:

(1)上课迟到每次扣1分,旷课、逃课者按每节课扣2分。

(2)在课堂上做与学习完全无关的事、说与学习完全无关的话,被老师点名批评每人次扣1分。

(3)上课做小动作影响别人、打瞌睡、吃东西等,被老师点名批评的每人次扣1分。

(4)带手机、mp3、小型游戏机、打火机之类的物品进入教室的每次扣1分。

(5)迟交作业或抄袭作业者每次扣0.5分,不交作业每次扣1分。

(6)课间(含课间操、午休、下午的体育锻炼时间)在教室内追赶打闹者每人次扣1分。

(7)没有按时完成打扫公共区或教室的任务(特殊原因除外),则每人次扣1分。

(8)在校园内乱丢乱扔者每人次扣1分。

如果发现小组长不能胜任,要及时做出调整;如果哪个组方向不明确,管理混乱,教师要给予指导;如果发现哪个同学在组里不合群,教师也要及时地解决问题。总之,分组管理对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又是一项大的挑战。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尚在探索尝试过程中,它在许多方面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如在操作过程中,如何将合作学习小组考核的内容量化等,尽管问题不少,但我个人认为这种小组合作学习仍不失为当前班级管理方法中很有效果的一种。

小组合作在班级中的实施对我来说还是一个开始,还是一个起点,要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对班级管理的促进作用,还需要不断地去发展、不断地去发现问题、不断地去充实与完善它!

参考文献

[1]刘吉林,王坦.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人民教育,2004(02).

[2]王明林,李艳萍.合作学习的教学与管理策略[J].吉林教育,2009(01).

猜你喜欢
综合评价班级管理
陕西省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
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综合评价应用探究
基于熵权TOPSIS法对海口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