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导入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析

2016-05-14 02:06顾敏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6年5期
关键词:前导矛盾效率

顾敏

初中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少时期,而语文这门学科由于日常接触和比较枯燥的原因常常让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将思想完全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的思想和精神完全集中到课堂中,保证学生的课堂活跃度和听课效率,让学生能够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和教学实际,归纳整理出一套适应不同教学环境的课前导入策略,让学生集中课堂注意力,提高教师教学效率。

一、课前导入对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俗语云:良好的开始即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这门学科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仅仅是干巴巴的文字,语文考试也不过是将语文教材上的知识点背诵下来誊写上去,而实际上,学生的这种消极错误的想法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是有着必然联系的,教师没有贯彻落实新课改的中心思想,没有制定出一套有效策略来纠正现今学生“为考试而学习”的想法。而课前导入策略的有效运用可以使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能够在课堂的最开始抓住学生的眼球,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上,让学生对语文产生真正的学习兴趣,能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发掘问题和研究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能够保证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主体作用。

二、课前导入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1.课前设问,引人入胜。

初中生总体来说仍然是孩子,具有很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让学生发挥好奇的本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课前导学。学生会对未知的问题产生好奇心,能够促使学生针对问题而进入状态一探究竟,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前向学生设问,将本节课想要讲解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传输进学生的头脑,吸引学生自己在教材和课文中找到答案。

例如,进行《桃花源记》讲解之前,教师向学生设问:为什么文中生活在世外桃源的人们不知世事?刘子骥为什么“寻病终”?作者为什么描述这一副不得世人而知的桃源景象?让学生自己通读全文,在文章中找到问题答案。这种课前导入的方法会让学生对教师的设置的问题产生好奇心理,从而靠自己的力量,以自己的角度分析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在学生思考之后再引导学生逐字逐句深刻理解文章的意义和深刻内涵,学生听到教师讲解后恍然大悟,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将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

2.利用矛盾,巧妙质疑。

矛盾是问题产生的根源,也是吸引学生能够讨论和质疑的关键所在。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可以利用所讲解文章内的矛盾点,让学生对矛盾提出质疑,学生在质疑的同时就会回到课文中寻求答案,或者根据自己的见解解释矛盾点设置的意义,这种课前导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极大地发挥自身的自主认知思维,加强初中对初中语文的理解能力。

例如,《孔乙己》这篇课文中,就存在一个自相矛盾的重点,“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本身矛盾重重,教师在课前导入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读课文最后这句话,学生自然会发现这句话有些矛盾,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并用自己的见解回答为什么会说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教师利用课文的矛盾,能够让学生通过质疑和分析的过程学习语文,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3.情感迁移,课文导学。

初中学生的感性思维比理性思维要明显,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情感故事迁移的方法来进行已知课文的导学。曾经学过的课文在学生头脑里已经有了知识和情感体系,将这些课文用于新课文的导入,可以让学生能够结合头脑中的体系对新课文进行梳理。

例如,《背影》讲述了深沉的父爱,《小巷深处》讲述了细腻的母爱,教师可以在讲解《背影》这篇课文之前引导学生回忆《小巷深处》母爱的表现手法,让学生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这种课前导学方法能够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更加立体,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前导入的策略有很多,但策略并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教师应当明确课前导入的重要性,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课前导入方法,让初中语文的教学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单位:江苏沭阳县华冲中学。

猜你喜欢
前导矛盾效率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小学数学课前导入改进措施分析
矛盾的我
基于“三思而行”的数学章前导学课设计——以《数的开方》(导学课)为例
“矛盾多发”可怕吗?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NB—IoT系统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设计
跟踪导练(一)2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