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虹
儿童文学是爱的文学,它能帮助儿童认识爱、理解爱、拥有爱;儿童文学是美的文学,它能充分满足儿童的审美需求,引导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儿童文学又是快乐的文学,它能给儿童带来幸福和快乐。可以说,有了儿童文学,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便有了健康而斑斓的色彩。我校作为一所农村小学,自2012年起开始建设“书香校园”以来,积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多措并举,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为什么喜欢看电视呢?是因为电视节目能够吸引他们,对很多孩子来说,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可能很枯燥,如果强制他们阅读,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要引导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首先要让他们喜欢儿童文学。例如:本人所带的班级是从一年级开始带的,在低年级阶段,我就经常为学生朗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我希望这些故事能伴随他们成长,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引人入胜的朗读中,学生渐渐知道了丑小鸭是怎样成为白天鹅的,白雪公主是多么的善良,三毛受过多少苦难,这些故事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接着,我让学生轮流在自己的学习小组内讲一个故事,每组每天一个人讲,其他人听。这些故事可以是长辈讲的,也可以是自己从其他渠道听到的。这样一来,学生就有了阅读的动力,一段时间之后,我们班的学生都爱上了读书。
二、精选好书,推荐阅读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需求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应当重视这些差异,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地阅读。例如:我校二年段的教师就能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给他们推荐儿童读物,因为他们正处于知识的渴求期,对许多东西如天体宇宙、自然世界等未知的领域充满好奇,每天都会有好多新的“为什么”。教师让学生家长带学生去购买注音版《十万个为什么》《动物世界的秘密》等书,鼓励他们自己去书中寻找答案。三年段的教师把《伊索寓言》《阿凡提的故事》《福尔摩斯探案集》等作品介绍给学生,他们读得有滋有味。四年段的教师从上学期开始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名篇,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普及本,结果许多孩子都着迷了,有些学生甚至还看完了《水浒传》原著。五年级的教师经常结合课文内容为孩子推荐文学作品:读过《蜜蜂》,向学生推荐《昆虫记》,看了《狱中联欢》,告诉学生《红岩》的内容,不知不觉中,学生读过的书越来越多了。
三、注意引导,陶冶情操
儿童文学能教会学生好多道理,但是儿童文学中那些深层次的东西,学生是不容易读懂的,此时,教师就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读懂儿童文学作品的真善美。记得一年级时,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听完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后,告诉我:她很想和小矮人交朋友,因为小矮人善良,很有爱心。我认为,一个经常阅读童话的孩子,长大以后是不会成为一个狠毒自私的人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儿童文学中学会审美。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教授曾经说过:“一个很少阅读童话的民族,他们的审美趣味是会有问题的,整个民族缺少一种诗意的状态,就连造房子、设计桥梁都会有问题!”我很赞成他的观点。一部好的儿童文学作品会给孩子带来许多美好的东西。如,《丑小鸭》a这个故事就让孩子们知道在困境中不要绝望,只要不懈努力,“丑小鸭”也会成为“白天鹅”。一个童年的时候从来不看童话的孩子和从小读着童话长大的孩子,他们生命里会有很多东西不一样。儿童文学的意义其实就在这里。
四、监督评比,形成竞争
要培养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习惯,学校管理者就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下功夫,我们学校推行两种朗读制度:晨读与自读。早晨鼓励学生放声有感情地朗读佳作美文、古代诗词等;午间则让学生默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各班都要组织学生订阅《中国少年报》《儿童画报》《小学生周报》《小火炬》等适合学生阅读的刊物。此外,还要加强家校联系,让家长在家里也订些书报,让孩子利用零散的时间,扩大阅读量;读累了还可以看看少儿频道的《蓝猫的故事》《宝莲灯》等儿童电视节目。教师家长还应该经常关心孩子的阅读情况,及时肯定孩子的阅读成果。这样既可以检验他们是否认真看书了,又可以培养他们的阅读成就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爱上儿童文学。
(作者单位:福建泉州市惠安县东桥学区坑尾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