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孟谋
【摘 要】语言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方法,对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好坏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个性化和艺术化教学语言的必要性,进而探究了小学语文教学个性化和艺术化教学语言的特征,最后提出了培养小学语文教师个性化和艺术化教学语言的策略,为小学语文语言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艺术化;教学语言
1 小学语文教师个性化和艺术化教学语言的必要性
1.1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语文是学习母语的重要学科,也是小学生重要的学习科目,占据着小学课程的很大部分时间。然而正是由于语文教学课程多,小学生自控能力差、自学能力不强,导致长时间的枯燥语言教学学生出现严重的疲惫感。因此,学生的学习效率差,质量得不到保证。采用个性化和艺术化教学语言,使语文课程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学生思维得到启迪,也将我国语言的艺术魅力得以表现,吸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艺术情操、艺术魅力,大大的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1.2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
老师通过个性化和艺术化的语言教学,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积极的去思考。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充满着探索精神,如果一味的采用平淡无奇的教学语言,势必不会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小学语文有几百篇,国内的国外的,诗词歌赋、散文、寓言、小说等等种类很多,只有老师采用个性化和艺术化的教学语言,才能使这些作品的文学魅力和精神思想得以体现,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1.3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鲜活的示范
语言是人类思想得以表达的载体,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未来职业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老师的语言艺术魅力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因此小学语文老师的个性化和艺术化的语言教学会为学生学习语言和表达语言提供鲜活的示范作用。小学生最爱模仿,他们喜欢幽默的语言,喜欢令他们印象深刻的话,因此个性化和艺术化的表达方式对小学生的语言学习有着强大的促进作用。
2 小学语文教师个性化和艺术化教学语言的特征
2.1讲究变化
小学语文选材不同,有小说、散文、诗词歌赋、故事、寓言等等,如果采用一种腔调、一种语气、一种叙述方式,势必会让语文课程变得枯燥乏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个性化和艺术化教学语言的首要特征就是要讲究变化。例如,在讲授《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需要老师庄严沉重、悲痛的语调,同时配上千万人民送总理的录像视频和讲述总理为新中国成立所作出的贡献,这时老师在告诉同学们,周总理有句名言“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他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将对所讲述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会树立同学们向周总理学习的志向。然而,在《狼和小羊》一文中,老师就不能用这种腔调继续授课,而是对小样和狼采用不同的语气和声调,同时让学生们参与到表演当中,不仅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教会他们如何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2.2幽默风趣、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
前苏联学者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助手就是幽默”,幽默的语言往往令人记忆深刻。小学语文教学的个性化和艺术性的重要表现就是赋予语言幽默风趣、生动形象,带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将课文静止的文字变得栩栩如生。例如,在辨析“躁”与“噪”时,如果老师仅仅告诉同学这两个字都读作“zào”则学生很快就会忘记两者的区别,如果老师说前者有个足字,说一个人着急上火,到处乱跑,特别的“急躁”,后者有个口字,如果你们在下面总是说话,那是不是教师就出现很多“噪声”,这样的造句和辨析会使课程变得生动形象,同时也对学生具有启发性的指导作用。
2.3富有美感
美感是语文本身的特质,同时也是汉语文的艺术魅力,但是如何将语文中的美感激发出来就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努力地方向。语言要讲究艺术性才具有美感,而只有富有美感才能让语言变得艺术性。例如,在老师朗读优美的诗词时,如果配上音乐、钢琴曲,将会使整个朗读变得诗意盎然。老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也要发现美,塑造美。
3 培养小学语文教师个性化和艺术化教学语言的策略
3.1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树立优化教学语言的意识
我国经过多次新课改,为的是改变传统的“师本主义”和“填鸭式”教学。培养小学语文教师个性化和艺术化教学语言的重要前提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优化教学语言的意识。只有从理念、意识上着手,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个性化、艺术化教学语言的理念。改变教学理念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需要教育局和学校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配合、并且严格监督,这样才能真正得以实行。
3.2精心备课,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个性化和艺术化语言教学的基本前提就是教师语言的缜密、简洁、得当,在此基础上需要教师能够对课本的中心思想、人物情感、语句名词等有很好的把握,最后经过查阅文献和相关资料进行补充和拓展,发展成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和艺术化语言。这些就需要教师在上课前进行精心的备课,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对课堂学生需要掌握的东西和需要讲解的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预设和生成,这样才能把课文和课堂时间得以充分的利用。
3.3积累语言素材、储备广博的知识
个性化和艺术化的语言教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的很好的,需要教师努力学习,积累大量的语言素材,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这样在讲授知识的时候,能够旁征博引,知会古今中外。教师可以阅读国内外名著、小说,同时还需要对寓言、故事等进行研究,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还可以通过与其他教育工作者进行讨论,拓展自己的思维范围。只有教育工作者本身具有良好的知识储备,语言素材,才能发展个性化和艺术化的语言教学。
3.4提供教师培训机会,引进优秀人才
培训有利于教师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掌握更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因此需要长期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可以将教师送出去学习,回来后进行授课演示,不仅可以带动其他老师学习,还可以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长期发展。为了注入新鲜的血液,学校还需要聘请优秀的人才,尤其是在个性化和艺术化教学方面有造诣的教师来校任教,这将会带动整个学校教师的发展,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4 结语
小学语言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方法,提高语言教学的质量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个性化和艺术化的教学方法,同时提出了培养教师个性化和艺术化语言教学的策略。开展小学语文教师个性化和艺术化教学语言的必要性,不仅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还能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鲜活的示范。小学语文教师个性化和艺术化教学语言的特征包括讲究变化,幽默风趣、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及富有美感。培养小学语文教师个性化和艺术化教学语言的策略主要有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树立优化教学语言的意识,精心备课、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积累语言素材、储备广博的知识,提供教师培训机会、引进优秀人才等。因此,本文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段静静.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晋桔.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评价语言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3]徐品品.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语用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4]王清.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创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5]张丹.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审美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