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生活化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和研究

2016-05-14 01:32付轶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探究教学高中化学生活化

付轶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科教学“回归生活”的主题日益明确,让化学课回归生活,符合新课程发展的趋势,更是符合化学教学的本质,从生活中来,最后回归于生活。本文就高中化学学科课堂中开展生活化探究教学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解释了生活化探究教学的内涵,简要说明了它的重要意义,结合有关理论分析和阐释了生活化探究教学的基本教学流程,即唤醒生活体验、创设问题情境、引领生活探究、拓展生活视野和学会应用化学参与生活。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探究教学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强调:“要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下面我就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探究教学作一些探讨。

一、生活化探究教学的内涵

陶行知先生强调:“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带着问题探究,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生活化问题探究教学就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化学教育“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归于生活”两者基础上的教学法:以源于生活的问题或任务出发,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情感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运用书本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化学,体会到化学大课堂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化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化学的真正魅力。

二、生活化探究教学的意义

1.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教材设置与原来教材编写体系的最大不同点是:新课程教材是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的。每个模块都有其确定的多个研究主题,目的是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而教师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注重知识与技能,对教学内容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挖掘与实施不足。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转变学生面向考试背书做题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思考创造,尤其是强调探究式学习,正日益成为世界范围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育专家指出:有思考性是课堂的生命力所在。学生若能够积极思考,主动质疑问难,就能一改“被动接受”为“主动发现”,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3.使化学知识真正有效地应用于生活

化学新教材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强调“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从自然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应用”。而现在的中学生普遍存在着缺乏生活实践、学习与实际生活严重脱离的问题,生活化探究教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归于生活”,强调在化学课教学中将学生课堂学习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结合起来。

三、生活化探究教学的基本流程

1.唤醒生活体验

书本知识都是对生活中各种知识的抽象高度概括,如果在课堂一开始就直接讲授新课,那对于学生来说,可能理解难度就较大,即便当时理解了,但是在理解程度上可能还是不够。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搭起书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对生活与知识的密切联系有所感知,让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去认识和理解书本知识,那么,学生学习就有了兴趣,我们的课堂有效性也肯定会有所提升。其实,很多学生并不是没有生活体验,而是缺少对生活的发现和感悟。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2.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问题情境是问题的导火索,是问题的催化剂。而问题源于好奇心和怀疑精神。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问题,点燃思维火花,挖掘 “新、奇、趣、疑、险”的教学素材,利用风趣幽默、形象生动的语言等多种形式制造问题情境,使问题情境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3.引领生活探究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的所有需要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意义。学生是我们在实施教育教学中的现实个体,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力军。

4.拓展生活视野

“会学”是不够的,还要实现对知识的“再创造”,这才是教学的真义所在。正如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不是简单的“输血”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5.学会参与生活

知识只有在应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学生也只有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才能把知识学活,才能提出新的问题。

总之,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课堂是向未知方面挺进的旅程;课堂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

[2]董军主编.《新课程有效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探究教学高中化学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例谈高中数学的探究性教学
谈高中历史课中的问题式探究教学
有效掌握科学概念的教学实践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