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丽群
摘 要:针对当前拼音教学过程中实际发现的困难,找到拼音学习的性质、类型,从而解决拼音教学的高效问题。
关键词:拼音教学;学习结果分类;高效
众所周知,汉语拼音是学生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汉语拼音真可谓语文学习道路上的第一道难关。声母、韵母形近易混淆,四种声调难以读准,要做到熟练拼读音节则更为不易。有经验的教师凭借教学经验,能在这些教学重难点上多下工夫,教学效果要稍稍好些,但如果是年轻教师,就不能得心应手了,经常会出现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厌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不清楚其中所蕴藏的学习规律。如果能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找到其中的学习类型,即找到学的规律,就能对症下药,突破难点。
一、认读——符号表征学习
新课标中关于拼音教学的目标“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这一项属于符号表征学习,是言语信息的三个亚类之一。因为“读准”即“准确地认读”,就是要在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与其读音之间建立联系,反复认读,不断纠正,使学生一看到它们,就能准确地认读出来。在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分类中,这种学习属于机械学习。重复练习和反复纠正是这一类学习的最重要条件。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虽然是一种基本方法,却较为枯燥。在这里,教师所起到的最重要的作用是要教给学生一些记忆的“金钥匙”——给学生呈现正确的联想。
如,教学“b-d-p-q”这四个声母时,教师可以同时出示广播、闹钟、小车上坡、气球的图片和“b-d-p-q”这四个字母,在抽象的字母与具体的图片形象之间建立联系,并辅之以儿歌:像个广播bbb,像个闹钟ddd,小车上坡ppp,像个气球qqq。这里,想说明的是儿歌的编写和图片的选择是有特别用意的,相比较另一首儿歌“左上半圆qqq,右上半圆ppp,左下半圆ddd,右下半圆bbb”,虽然也能较好地区别四个形近字母,但却没有前者结合图片具体形象,而且又与读音挂钩,方便记忆。
如,教学“iu”这个复韵母时,教师可以把它与学过的复韵母“ui”作比较,通过比较,发现两者的不同,一个是“i”在前,“u”在后,一个是“u”在前,“i”在后,它们的位置不同,所以发音也不同。发“iu”的时候,先摆好“i”的口型,再快速滑向“u”,不能发成两个音。发“ui”的时候,先摆好“u”的口型,再快速滑向“i”,同样也不能发成两个音。学生掌握了这样的记忆方法,“ie-ei”“ün-un”等其他容易混淆的符号学生也能记忆。
根据机械学习的特点,学生对此类学习内容易遗忘。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提供给孩子巧妙的记忆方法,还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将枯燥的记忆活动与有趣的游戏相结合,引导复习巩固及运用,强化记忆。
二、读准——动作技能学习
新课标中关于拼音教学的目标“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这一项同时又属于动作技能学习。动作技能学习主要出现在体育、音乐、美术、劳作等课程中,但语文学科中的读与写也有动作技能的成分。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动作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能力,是按一定技术要求,通过练习而获得的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能力。影响这一技能学习的因素有教师的言语指导、示范,学生大量、充分的练习。它要经过多次重复练习与反馈和纠正之后动作达到自动化阶段。
在拼音教学中,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以及四声都是比较难以读准的,基于动作技能的教学原理,最有效的教学就是做到有效的言语指导和发音示范,并给予学生大量、充分的练习。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情境创设、故事导入以及动画媒体的设计,课堂华而不实,却没有抓住这一类学习规律:示范—模仿—练习。
怎样的指导和示范才是有效的呢?不应是简单示范让孩子一遍遍机械模仿,更不是向一年级的小学生生硬地讲发音技巧,而是针对一年级孩子形象思维的特点,利用孩子原有的生活经验及发音水平,为孩子的学习创设具体的语言环境,帮助准确发音。如,教学“á”:
师:á戴上了第二顶帽子,就像小熊在山坡上骑车(出示小熊骑车图),这就是第二声。读的时候就像有人问你话,没听清时,你会问:“á,你在说什么?”就是这个音。领读,模仿,轻读,读准á。(教师发音,学生跟读,并配以手势助读)
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针对动作技能的学习做了有效的指导和示范,有效性就表现在:能针对一年级孩子形象思维的特点,配以小熊骑车的图片和做手势,区别了四种声调的不同发音方法,降低了学习难度。同时,能利用孩子原有的生活经验及发音水平,为孩子的学习创造具体的语言环境,帮助准确发音。
三、拼读——基本智慧技能学习
新课标中关于拼音教学的目标“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属于基本智慧技能学习。基本智慧技能指运用概念和规则办事的能力,拼读教学所要教给学生的是拼读的规则,即将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一个音节并将它拼读出来的方法。规则学习有两种方法:例—规法,规—例法。针对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让其自己从例子中去发现规则比较困难,一般采用的教学方法为“规—例法”,教学流程为“教学规则—验证规则—运用规则练习巩固”。因为智慧技能一般不能通过模仿习得,不能搞机械重复的练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面对拼读困难的学生不能简单处理,不能请其他学生帮他或教师代替他来拼读,结果解决了问题,实际上该学生并没有在拼读中掌握规则。所以应该指出学生拼读中所存在的问题,让其尝试在变式条件下反复运用,最终达到自动化程度。
如,教学拼读三拼音节:
教学规则:出示图片(声母、介母、韵母的三张图片),图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猛推卡片)说明三个字母要快速拼读才能读好。讲解三拼音的要领:一是要快,二是连,要一口气连读成一个音节,中间不能中断。顺口溜: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得很顺当。验证规则:示范三拼音节guó:分析音节:g声母,介母u,韵母ó。回忆方法,拼读音节(指名拼读,火车读,齐读)。运用规则练习巩固:学习三拼音节拼读,方法同上:d—u—ō→duō t—u—ō→tuō n—u—ō→nuō(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有一名学生将d—u—ō拼读成“guō”,自己却不知道错了。教师不慌不忙地指导:别急,把声母d的音拼出来,再试一次。
这类教学方法可以简化为“举一反三”,教师结合具体的例子教授规则,再呈现若干例子反过来理解规则,然后运用规则去同化更多的例子,直到学生达到自动化程度。
综上所述,科学取向的教学论在决定采用何种教学策略之前,先要分析教学目标中蕴含的学习类型,正如医生给病人开处方,只有在对疾病进行正确诊断与分析之后才能开出正确的处方。教学策略的确定也一样,只有进行正确的任务分析之后,才能选择正确的策略。这样有针对性的教学,才是真正掌握了“高效”的秘密。
参考文献: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5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