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占分
摘 要:中学思想政治教师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就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文章论述了提高中学政治教学效率的三个策略:一是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二是要在政治课中渗透阅读教学,让学生通过阅读能力的提高来提升政治学习能力;三是利用谚语故事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关键词:中学政治;思想政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4-0290-065
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深入研究、大胆创新,有许多新的教育成果,许多更科学、更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推崇,并在各地深入实施。然而,以笔者看来,教学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事情,学生许多能力的获得都得益于更广泛学习技能的迁移和影响。这需要教师开阔视野,变换思路,从更有效、更灵活的角度去研究政治教学。
一、明确具体目标
仔细研究学生的试卷,会发现他们有许多丢分的共同特点,但是稍加整理,就可以发现原因不过以下几种,一是基础不扎实,许多本来应该拿分的题也容易丢分;二是学生不能熟记考点,不能够熟练画出每个模块的知识体系图,不能掌握基本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审题能力有待提升,未能养成基本的学科思维和学科素养;三是审题不仔细、术语用不好、要点不突出、思维不灵活、书写不规范。学生在这些小细节上丢分是很普遍的现象,而这应该成为我们训练的重点。针对这些,教师应该在备课中把教学目标细化和明确化,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首先,要以学科价值为依据,整合和强化重点考点。教师要整合重点考点,形成综合性知识专题,对某一方面相关知识进行专题式、综合性的整合,对考纲中相关考点按照教材内容和时政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在综合性知识专题整合中,教师要抓住重点,主干知识与核心知识相结合,宏观把握和微观切入相结合,强化综合知识与时政热点相结合,还要适当补充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其次,要以核心价值和社会价值为导向,选择和解析重大考点。教师要精选重大时政,确定热点专题,对热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剖析,以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以学科价值和选拔价值为参照,提升学生的能力。教师应根据考试大纲能力测试目标与要求,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概括能力、综合能力、归纳能力和演绎能力。
二、在政治教学中渗透阅读教学
不少政治教师单纯地认为阅读应该是语文学科的事儿,但仔细想来,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很多学生考试失误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没有认真审题,不会正确审题。因此,利用好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助力他们政治成绩的提高。
首先,在常规政治课堂上,学生要阅读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根据自学互学的问题阅读课本,找准答案;深入学习中要认真阅读易错易混知识,再读教材明辨是非;迁移学习中学生要认真阅读材料和设问,读出材料的主旨或规律,读懂设问的范围、主体、方向,以此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审题能力。
其次,关于课本综合探究内容的阅读教学。新课程改革后,每单元后都有综合探究的内容,但很多教师对综合探究的教学存在问题,甚至有的教师只是简单圈划一下重要语句。在阅读教学理念下,我校政治组关于综合探究的教学取得了很大进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得到升华。比如,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综合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民主进步的保障》中有两个要点:一是国家机关领导人的产生过程;二是五年规划的通过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这两个案例,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决能把一、二、三单元的主体:中国共产党、人民、人大、人大代表、政府、政协等之间的关系有机统一起来,既理解这六大主体的职能或权力的区别,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在现实中我们国家的政权是如何运行的。这样的设计既不仅把高深的知识通俗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问题的热情,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法定程序、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之间的关系,真正理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再次,阅读教学在政治复习课和习题课上的应用。在复习课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理清知识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师要让学生阅读教材,给学生发挥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热情。在习题课上,针对学生做错的选择题和失分严重的非选择题,要进行二次阅读,二次审题。
最后,阅读教学在时政链接方面的应用。几乎每一道政治题都有一定的时政背景,因此时政知识的学习至关重要。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我们的假期作业中就有时政资料的搜集要求。比如,以励志小组为单位,教师列出当前的热点问题作为探究题目,让学生自己选择或者寻找问题。
比如,在上一次的假期中,我就列了九个题目供学生选择,有习近平访美、俄罗斯出兵叙利亚、新疆自治区成立60周年、93大阅兵、双创、新一轮国企改革、一带一路、亚投行、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学生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既加大了阅读量,也增强了学习主动性,还提高了学习能力。对时政作业的检查就是要求学生把搜集的资料做成PPT,学生自己做自己讲,为了表达清楚,他们会把问题分成几个层次,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就提高了阅读能力、知识整合能力、材料的组织能力等。
三、利用谚语故事进行教学
谚语典故是人们经过千锤百炼形成的富有表现力的含义深刻的语句,言简意赅,具有启发性、说服力、趣味性、幽默感。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谚语故事,能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问题通俗化,可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深受学生的喜爱。比如“掩耳盗铃”试图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又如,“有志者,事竟成”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会推动事物的发展进程;反之,会阻碍事物的发展。又如,“水滴石穿”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即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的变化。。
谚语典故的考察经常出现在政治高考题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强化和渗透这方面的知识,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范红军.高效备课:营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前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0(11).
[2] 蓝丽.浅谈高中政治新课程实施中的课堂教学策略及方法[J].新课程:教研,2011(11).
[3] 陈慕春.对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3(12).
[4] 王兴宇.对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探讨[J].教学研究,2012(9).
[责任编辑 赵景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