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统计内容的教学研究

2016-05-14 11:44尚学鹏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统计分析课堂教学

尚学鹏

摘 要:21世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数字信息化技术随处可见,因而集收集、分析、研究于一体的统计学就成为教育课程必不可少的内容。高中数学的统计内容具有基础性、引导性的特点,也应引起教育者们的重视。文章针对高中数学教学现存的问题,研究出行之有效的改善措施,并鼓励将措施落到实处,为培育人才打下牢固的基础。

关键词:统计分析;课堂教学;育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4-0290-106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统计的相关知识在社会应用和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数学的统计内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课程结构内容更加具有逻辑性,统计内容的分量有所增加,对统计技术的要求也有所提高,等等。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树立崭新的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宽松、有趣的学习环境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下面从高中数学教学中现存的问题出发,简要探讨一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统计内容的教学效率。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了解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方法,已经会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样本数据特征和简单的统计图表(如扇形图等)描述数据。高中阶段,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统计,不仅学习更多的统计知识和方法,更注重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及其特征的统计思想,体会统计思维与确定性思维的差异。顺着这条线索,我们可以整理出高中阶段统计学习的知识结构图。

统计所涉及的知识位于必修三和选修2-3的相关章节。(对于文科来说,是必修三和选修1-2。)文理对于统计部分的要求相同。统计在教学内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课程标准中指出:统计已成为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之一。

因此,在高中阶段,学生应通过对统计知识的学习,不仅学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学会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做出准确的判断;同时也要逐渐形成数据意识,学会用数据说话,将统计知识主动运用于实践。这就是统计教学的重点。而统计不同于一般的数学内容,统计思维不同于确定性思维,统计推断有可能犯错,教学中如何把握统计思想,而不是把统计教成画图表或按照公式计算,则是统计教学的难点。

二、高中数学教学现存的问题简述

(一)教学方式陈旧,未能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方针

新课程改革以来,不少教师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开始尝试转换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实际上,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却不明显。基于成绩和升学的压力,教师依然是课堂上的控制者和主导者,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没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

(二)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

初中数学内容相对较少,学生负责听,教师负责讲,然后便是重复的练习。到了高中阶段,数学教学内容多了,而且较为复杂,但教师和学生依旧按照旧模式,学生只会盲目地听教师讲课,没有自己的思考空间,课堂气氛沉闷,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高中数学统计内容教学改善的具体措施

(一)改善教学方式,树立以育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符合现在的教学实际,也不符合时代的发展。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从课堂教学中获取真知。例如,在教学《简单随机抽样》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获得简单随机抽样的真切体验,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调查实践。教师可以假设要抽取10位学生去参加学生会议,将全班学生的名字分别用小纸条写下来并揉成纸团,放到一个不透明的箱子里,每一位学生被抽取的机会均等,邀请若干位学生逐个不放回地抽取纸团,抽取到的10位学生就要去参加学生会议。在课堂互动中,教师还可以点明一下抽签法的优点和缺点,边实践边教学,让学生从实际实践中学到数学,应用数学,爱上数学。

(二)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营造活跃、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

活跃、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是上好一节课的基本条件,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动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带领学生进入数学的世界中,有助于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奥秘和创造,有助于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克服难题的良好学习习惯。例如,在教学《系统抽样》这一课时,教师在引入新课的时候可以先进行有层次性的提问:抽签法可以抽取自己所需的样本,那当总体数量过多的时候还适合用抽签法吗?系统抽样的定义是什么?系统抽样的步骤有哪些?系统抽样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交流和讨论,最后派代表总结发言。在学生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巡视并做出相应的引导,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积极营造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三)关注学生的实际能力,将教学内容具体化、简单化、生活化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仔细观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相关反映,了解学生对哪一部分知识存在疑惑,并有针对性地深入讲解。另外,数学的统计内容具有规定性、繁复性的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例举比较具体化、生活化、贴近学生实际的例子,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例如,在教学学《统计图》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设计各种各样的互动探究环节,可以在课前时间提前安排学生做一个问卷调查的任务,问卷的内容是调查全班每一位学生最喜欢的音乐类型是什么。然后,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统计图的相关知识,进行理论解析。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做的问卷调查制作一个扇形或者线性统计图。这样,既创设了情境,简化了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又加深了学生之间的了解,使学生在互动交流和探究中得到创造性的启发。

四、结语

新课程改革是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实践、教学评价等的全面改革,不仅要在教材上有所改变,还应当将新课程改革全面落实到课堂教学当中。加强高中数学统计内容的教学研究,改善高中数学统计内容教学的方式,走进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数学人才的培养、业务精英的造就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文义.基于新课标的高中数学概率统计教学方法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1(1).

[2] 尤小平.高中数学新课程统计内容教师教学情况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2).

[责任编辑 张文娟]

猜你喜欢
统计分析课堂教学
如何发挥新时期统计工作的作用之我见
以统计分析为基础的房地产税收优化分析
SPSS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