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国制造2025”:形势、目标与路径

2016-05-14 11:16江小国洪功翔
当代经济管理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创新发展

江小国 洪功翔

?眼摘 要?演制造业是国民经济重要基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建设世界强国的根本途径。“中国制造2025”面临着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基础与差距并存、潜在需求与供给约束并存等客观形势,需要在科学的指标体系与战略目标的引领下,走创新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的“四化”发展道路,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眼关键词?演制造强国;创新发展;智能制造;制造业服务化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6)05-0001-06

一、引 言

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2010年制造业产值的全球份额就已超过美国,并且制造业占我国GDP的比重高达40%以上,直接为1.3亿人提供了工作岗位,是支撑我国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石。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最大困境有两个。一是PMI制造业指数持续走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年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创下了自2012年8月以来40个月新低。正因为这一指标的不景气,席卷制造业的低迷导致对经济整体的不安,金融市场似乎强烈反射出“中国制造业风险”的存在。二是产能过剩成为“中国制造”的硬伤。其中,钢铁行业、汽车行业、家电行业以及风电设备、太阳能光伏发电用多晶硅等行业产能过剩尤为严重,可以说,当前,产能过剩已经直接导致了制造企业“去库存”压力的加速聚积。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在高库存的情况下,企业仍然要把产品源源不断地推向市场,影响企业的资金流,企业经营压力在不断加大,经济增长也因此受挫。

世界强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与发展实践表明,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一个国家的繁荣与富强离不开发达制造业的重要支撑。可以说,打造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提升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建设世界强国的根本途径与必然选择。为全面贯彻党的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路线和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2015年5月,国务院提出通过“三步走”的发展模式,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左右时,完成中国制造业由制造到创造、由数量到质量、由产品到品牌的关键转变,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战略目标。“三步走”的概念规划为:第一步即到2025年时,进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即到2035年时,在世界制造强国行列中达到中等水平;第三步即到2045~2050年时,跻身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中国制造2025”分两阶段。第一阶段(到2020年),我国制造大国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进一步融合,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工业化得到基本实现;掌握一批重点制造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增强一批优势制造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大幅提高产品质量与技术水平;进一步降低重点工业行业单位增加值的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水平。第二阶段(到2025年),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与整体国际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形成一批优势明显的跨国公司和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实现大步攀升,产业附加值得到进一步提高;重点工业行业单位增加值的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二、“中国制造2025”形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与工业化不断推进,我国大国地位与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升。但是,我国制造业仍然处于大而不强的发展阶段,在创新能力、资源效率、技术及信息化水平、品牌国际化程度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均存在较大差距,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无疑任重道远。

(一)发展机遇与面临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与商业模式正在逐渐形成,制造方式正在朝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方向转变。同时,产业价值链体系正在重塑,价值形成出现诸如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控等新增长点。我国有望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及创新力度而在包括智能终端产品设计制造、三维打印、互联网+、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诸多新兴领域获得先发地位和领先水平。由此可见,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将迎来重大机遇。

然而,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与形势也比较严峻。2008年前后的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解决失业问题、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纷纷踏上“再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从而推动着新一轮全球化贸易及投资格局的加速形成。与此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尽快融入全球价值链,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谋得利益,也纷纷加快战略谋划和布局,积极承接产业、资本转移,加快“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实施,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努力在全球产业再分工中寻求到有利定位。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制造业的今后发展带来了双向挑战,我国需要基于全球视野,积极部署全球化发展战略和抢占竞争制高点,推动实现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二)发展基础与现实差距

目前,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制造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位,是全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经济体。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制造业结构从主要是原材料粗加工向中高端制造发展,装备制造业比重不断扩大,已建立起了门类齐全的工业、制造业体系。随着我国研发投入力度的持续加大,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也大大增强了我国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和优势领域的比较竞争优势。如在载人航天、卫星导航、大型飞机、超级计算机、高端装备等重大技术装备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相关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实践表明,我国已具备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所必需的工业基础和发展条件。

虽然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但工业化进程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制造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很明显,相比于以上国家,我国制造业仍然是大而不强,有关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的自主研发、创新能力较弱,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健全;产品层次不够高端,中国制造的世界知名品牌比较缺乏,产品附加值较低;制造业的污染物排放形势严峻,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不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制约制造业的高端化、高效化发展;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的覆盖领域较少,融合程度需要进一步深化;制造业国际化程度不高,大型跨国公司较少,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强。

(三)潜在需求与供给约束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带动了巨大规模的国内市场需求,这为我国制造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空间与美好前景。在“四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我国的群众消费、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国防安全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领域都会产生新的需求,这些新的需求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市场空间,当然新的市场需求会要求制造业在技术、质量、服务、安全、绿色环保等方面要取得突破与创新,以达到相应条件和水平。为此,我国制造业需要全面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面向潜在市场需求,释放发展活力和激发创造力,实现制造业的创新升级与转型发展。

然而,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不能过度追求增长速度,需要统筹考虑速度、效益与质量,在维持中高速经济增长态势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经济增长效率,降低资源耗费代价。我国原材料、能源短缺,环境恶化已到了临界点,在此条件下,制造业发展面临新的资源和环境约束的挑战,高能耗、高排放的制造业需要转型或改造。同时,随着人口红利拐点的出现,劳动力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制造业成本优势不再明显,主要依靠加大资源及要素投入与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需要进一步优化制造业结构、提升制造业技术和服务水平,培育我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新优势。

三、“中国制造2025”指标体系与战略目标

中国要成为制造强国不是一个口号,而要有具体的内涵。一是要拥有雄厚的产业规模,表现为制造业规模较大,在全球制造业中占相当比例,制造及生产性服务体系完善;二是要拥有合理的产业结构,表现为各产业之间关联性高,产业链各环节之间联系密切,基础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水平较高,各产业的组织结构与竞争态势合理;三是要拥有良好的质量效益,表现为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及产品质量水平高、生产效率高、产品附加值高、占据价值链高端环节等;四是要拥有持续的发展能力,表现为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资源依赖程度低,走上绿色化、可持续发展轨道。

“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以促进创新为主题,以提高质量与效益为中心,以信息化建设为主线,以推动智能化、服务化为转型方向,通过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增强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科学的指标体系是制造业发展好坏的评价依据,更是制造业发展的方向引领。为此,本文以创新能力、质量效益、两化融合、绿色发展等四个维度作为一级指标,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应二级指标,从而构建两层次指标体系(表1的左半部)。“中国制造2025”要求各项指标在2025年要达到的目标值见表1。

四、“中国制造2025”实现路径

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需要遵循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自主发展与开放合作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发展原则,走创新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的“四化”发展道路。

(一)创新化路径

1.推进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

需要加快建立完善由创新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工程数据中心等构成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首先,要以制造领域重大共性技术需求为导向,以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为主体,以创新型科技人才为引领,充分发挥已有科技资源作用,形成一批不同层次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的应用示范;要通过建设一批公共服务平台与服务标准体系,有效提供有关技术价值评估、交易咨询、质量认证、人才培训等专业化服务,促进制造业协同创新及其成果转化;最后,要加强重点制造领域的工程数据中心建设,加强重大科学研究实验设施建设,为有关企业提供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资源和创新服务。

2.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开发

引导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的决策和实施,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创新基础作用,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建立一批基于产、学、研协同的技术创新中心,在此基础上,打造出成效突出的产业创新联盟;加大科技计划专项基金投入力度,支持重点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先进设计技术的研发,获得对产业竞争力具有全局性影响的关键性技术的自主权与独立性,降低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

3.加快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适时制定和出台有关政策及实施意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及其产业化推广应用;建立完善科技创新成果的对外发布和展示平台,健全基于市场交易需要的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服务体系;引导“政产学研用”加强合作,鼓励企业、社会资本按照市场化运作规律对从事技术集成、熟化和工程化的中间性试验基地进行投资建设;健全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评估、市场定价机制,为科技创新成果拥有者提供应有的利益补偿,形成规范、有效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市场化运行和价格机制。

4.强化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

知识产权是制造业持续发展与“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资源和核心要素。以自主知识产权增强产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能够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从产品输出向产业输出的转变。为此,需要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创造储备,培育一批在知识产权方面具备优势的企业;推动科技创新主体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充分挖掘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评议机制,构建知识产权运用的公共服务平台。

(二)智能化路径

1.完善智能制造的发展规划与推进战略

以智能化、数字化、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为支撑的先进制造技术是提升我国制造业整体效率和适应新需求的关键。首先,要通过制定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大布局和重点任务,同时加快制定智能制造的生产技术及生产管理标准体系;其次,要尽快谋划与建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实现智能装备及产品的研发、制造、技术服务的协同推进;第三,要进一步促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企业全业务流程和全产业链中的应用;第四,要重视智能制造的网络安全问题,加强建设智能制造控制系统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2.深化互联网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首先,要加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与布局,建设完善可靠的工业互联网;其次,要制定和明确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方向及发展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现代化新型制造模式和平台化电子商务直销模式,支持消费者和制造商直接交互、信息数据实时共享;最后,要加快开展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实施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工业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实现重要软件与资源的开放共享,形成互动发展局面。

3.加速推进制造过程的智能化

智能制造系统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智力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系统,以一种高度柔性与集成的方式,借助计算机模拟智能活动,进行分析、推理、构思和决策,实现制造过程智能化。首先,要在部分重点领域建设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开展试点工作,加快智能技术和智能装备在工业制造过程中的应用,推动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实现制造过程的自适应数字化控制;其次,要利用网络化的云服务平台,将机床连在一起,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接口技术和智能应用来实现智能设计、智能加工、智能检验,最大限度挖掘数控设备的潜能。与此同时,要加快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及企业治理中的应用,实现管控全程智能化。

4.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

加大对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智能装备、智能化生产线的研发与推广力度,培育一批智能制造样板企业;突破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伺服电机等智能核心装置,推进其工程化和产业化;加快机械、航空、船舶、电子、汽车、轻工、食品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升级改造,提高精准制造能力和生产效率;加强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机械、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用电器、智能装饰、可穿戴智能设备等的研发及其产业化发展。

(三)服务化路径

1.准确定位服务化内容和战略

对制造业企业而言,并非任何企业都要向服务化方向转变,更不能不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而盲目追求高度服务化或去制造化,企业必须根据自身所掌握的优势资源与技术水平,选择性采取服务化转型发展战略(见表2)。

2.加快向柔性化现代制造模式转变

当前,全球经济呈现出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发展趋势,制造业的价值创造从“有形产品”向“无形服务”的方向发展。为此,需要面向顾客需求,实施定制化的生产方式,实现制造业服务化转变,从以产品供应为中心的传统制造模式,向柔性化的现代生产制造模式转变,如大规模定制模式、零库存的敏捷制造模式、“企业—客户”协同制造模式等。其中,大规模定制要求企业协同制造资源、服务资源与市场需求信息资源,使企业能为顾客提供个性化产品,同时实现大规模生产带来的低成本与规模经济;敏捷制造模式需要企业提高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企业—客户”协同模式需要客户参与产品设计。

3.努力实现向全球价值链两端攀升

全球价值链两端业务环节的附加值大大高于中间的生产制造环节。为此,一是要大力推动大中型骨干企业、“专精特新”科技型优势中小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人才优势,向研发、设计等价值链上游攀升;二是要鼓励、引导制造业企业围绕产品功能扩展服务业务,搞好营销服务与品牌推广,发展故障诊断、检测维护、远程咨询、仓储物流、在线商店等专业服务和增值服务,向价值链下游拓展。与此同时,通过发展科技成果推广、工业设计服务、科技管理咨询等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以及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为外部提供信息软件、技术咨询等服务,推动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与转型升级。

4.加强生产、服务流程的知识交互融合

服务型制造会面临企业与客户互动、产品与服务融合、全程服务、柔性生产、主体间协调等重要活动,要想顺利完成,企业需要处理好服务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知识管理问题,包括顾客知识、产品和服务技术开发知识的表达,工艺流程与业务流程的无缝集成,制造及服务规范的建立。因此,企业在服务化转型过程中必须构建知识管理系统与共享平台,涉及到产品设计知识、制造过程知识、顾客需求知识等,同时需要通过不同流程相互之间的知识对接,实现流程间相互协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与服务水平。

5.打破传统销售观念与树立服务市场意识

首先,对市场要有深刻认识,把握市场就是要深入了解客户真实的、差异化的需求,真正满足客户所需要的东西,使客户感到满意,而不是把产品卖出去就表示有市场观念;其次,对服务要有深刻认识,消费者购买产品追求的是“产品—服务”价值包最大化,因此,制造企业一定要重视服务,如同重视技术与产品质量一样,要对产品销售、维护、回收等全程贯穿优质的个性化增值服务,依靠“服务”品牌吸引更多消费者,并使消费者对企业产生持续、强烈的偏好;最后,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客户,牢固树立“客户就是资源”的客户管理理念,不断培育客户对企业的信赖度,努力与重点客户形成战略联盟或利益共同体。

(四)绿色化路径

1.加强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等行业,2012年能耗占工业总能耗的64.5%,其污染物排放总量在工业污染排放总量中同样占较高比例。为此,要全面推进上述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加快淘汰落后技术设备和产品,大力研发和推广绿色工艺技术装备,加快应用清洁高效加工工艺,实现生产制造的绿色环保;加强研发和推广低功耗、模块化、易回收等技术工艺,提升终端产品能效水平与回收利用水平。与此同时,要积极引导和促进有关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工程等新兴产业实现绿色发展,避免走传统制造业的先发展后改造的道路。

2.积极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鼓励与支持企业加强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应用,降低能源、原料、水等资源消耗水平,进一步提高低碳排放的能源使用比率,加强控制制造业的能耗和碳排放水平;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积极推动企业、园区、行业间原料互供与资源共享,加快形成耦合、共生、互补和资源梯级利用的循环架构,促进资源在产业间高效循环利用,提高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从而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规范化、规模化;大力研发与推广应用自主的再制造先进技术,总结推广适合我国的再制造模式,推进再制造产品的质量认定,实现再制造业的良性发展。

3.努力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需要着眼于绿色产品、绿色企业、绿色园区等三个层面,推动形成绿色制造体系,并积极开展绿色评价与明确责任制度。首先,要支持企业开发和生产绿色产品,提升产品节能低碳与生态环保水平,并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和低碳消费;其次,要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加快建立绿色化业务流程,建设绿色工厂,打造绿色供应链,实现厂房集约利用、原料无害、生产洁净、废弃物综合利用、碳排放降低等绿色目标;最后,发展绿色园区,推进工业园区产业耦合、共生、循环发展,降低园区对周边环境的负外部性。与此同时,需要健全节能环保法规和有关标准体系,加强节能环保监察、监管,开展企业生产的绿色评价,落实企业责任制度。

五、结束语

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是我国稳定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它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与复杂任务,需要科学的目标引领和正确的路径支撑。除此之外,还必须充分发挥制度优势,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努力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加快完善金融、财税支持政策,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步提高制造业对外开放深度与广度。同时,要建立健全组织实施机制,成立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加强战略谋划,统筹协调制造强国建设的全局性、重大性问题,并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日常工作,成立战略咨询委员会对制造业重大决策问题提供咨询、评估;要加强建设多层次、多领域、多形态的制造业发展智库,为制造强国战略实施提供强大智力支持;要建立科学评价机制,加强统计监测、绩效评估、动态调整和监督考核等跟踪工作,确保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

猜你喜欢
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创新发展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